在马涛小时候,每年到了收麦子的季节,父亲会带着他把卡车开到地里装麦子。那时,驾驶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从儿时开始,马涛就喜欢上了高大的卡车,梦想着长大以后,开着卡车在田间的道路上飞驰。
马涛20岁的时候考取了驾照。然而,在物流行业打拼三十多年的父亲,最初并不想让马涛品尝作为卡车驾驶员的艰辛。尽管父亲一再反对,却还是禁不住被马涛的坚持所打动。
父亲传授了许多驾驶经验给马涛,他一直强调用油门控制车速,而不是用刹车,要把车开得如行云流水般自如。此外,马涛还总是记得父亲说:“喇叭不是命令,你按了喇叭,行人不会立刻让道,反而会反感。”父亲的言传身教让马涛领悟到驾驶员的职业素养,应该是对行人的关注和尊重。
历尽波折的驾驶员之路
2002年马涛和父亲运送苹果到广东连州(当时还叫连县,后来改为连州市),卸完苹果又联系了一车木材运送到广州。在山上刚刚装好木材,大雨倾盆而下,他们只能等到雨停后再下山。而在准备下山的时候,装卸工要坐在货厢的木材上下山,对马涛和父亲说的危险性充耳不闻,依旧坐在货厢内的木材上无动于衷。
由于刚下过雨,路基变软,在一个弯道处,车外侧后轮陷入软泥路面导致车辆侧翻。车厢上坐的7人,有一个被压在了木头下当场死亡,其余不同程度的擦伤。这次事故,父亲赔偿了十几万元,也让马涛意识到:行车风险无处不在,原则性的东西是不能让步的!
2003年开始国内煤炭业异常火爆,马涛和父亲换了一台青岛解放四桥拉煤王。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运输市场似乎只有超载才能生存。马涛和父亲用钢板加固车厢,用来拉60吨的货物,马涛说:“现在想想都害怕,后来政府整治超载,使得运煤利润急剧下降,我们又私改车厢,把原来9.6米的车厢加长成12.5米的车厢,专门拉水果下南方。可谁料想,车厢刚改了半年多,政府又整治私改,没办法又把车厢改回了原来的9.6米。“
经过这些周折,马涛对从事运输行业的未来感到困惑。2005年马涛决定和妻子一起到深圳打工。妻子在一家电子厂上班,自己则在私企当行政驾驶员。马涛每天驾驶着董事长的座驾宝马X5,心里却对自己的“卡车梦”念念不忘。特别是看到深圳皇岗口岸那些往来的香港拖车,有斯堪尼亚、沃尔沃和梅赛德斯奔驰等进口品牌卡车,马涛才知道卡车也可以这么有气场。
瞄准方向再出发
或许正是眼界的开阔,让马涛又找回了对运输的热情。和妻子商量后,马涛决定走回自己的卡车路,重新做回卡车驾驶员。
这次马涛想要大干一场,回到家乡后他先购买了一台陕汽13米栅栏式半挂车,运行三年多后又换成了17.5米的大板车,还跟广州的一家物流公司建立了合作,这样往返广州-陕西的货源就不成问题了。已经在家休息的父亲为了能够帮上马涛,又驾驶起家里的另一辆大板车。马涛说:”让父亲又开始辛苦的奔波,我感到很愧疚,当时不知自己的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
2013年,马涛还经历了一次意外事故。他在盖帆布时不小心从车上摔了下来,双腿骨折,医生告诉他如果再消不了肿可能就要截肢,还好最后双腿慢慢消肿,在家修养了一年多。马涛回忆道:“那次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也让我懂得了风险处处存在,必须注意每个环节的安全。”
考虑到父亲的身体和运输行业的市场环境,2014年3月份马涛卖掉了第一台大板车,他说:”散户运输会被慢慢淘汰,摆在运输人面前的只有两条出路,要么挂靠大型物流公司,要么自己组建物流公司。“2015年马涛抱着先进入再学习的思路进入冷链运输领域。一切从零开始打拼,开始了他的转型之路。
加入瑞晨顺安冷链运输公司后,马涛从一名普通驾驶员开始做起,驾驶车辆跑广州至西安、兰州,西宁和银川的线路,运输蔬菜,进口水果、冻品和活鱼等。经过大半年的积累,他更加确定自己找对了方向。2016年初,马涛入股公司并购买了一台梅赛德斯奔驰Actros2646欧五车辆,主要用于广州-西安-兰州等地的冷链运输。
卡车就是第二个家
2016年4月,马涛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梅赛德斯奔驰Actros2646,他对车子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装。马涛说:“驾驶室就是驾驶员的第二个家。我喜欢干净,喜欢把车子改装得舒适一些,也喜欢加装一些有利于安全的设备。“马涛介绍到,“加装的视频设备就很有必要,它有记录功能,和无线传输功能,能够减少一些路上的麻烦。”
马涛说:“进入冷链公司后,一直开的就是梅赛德斯奔驰Actros,所以在驾驶上也是驾轻就熟。对车辆在舒适性、经济性上的表现感到很满意,每一次运输任务都能安全快捷送达目的地。“尽管马涛的驾驶技术上已经很不错了,但他仍然觉得自己需要培训,在操作上还可以有提升空间。
马涛说:“心态很重要,苦中也可作乐,其实卡车生活也可以很有情调。”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