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国家邮政局例行发布了《2019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全面总结、梳理了2019年快递市场的发展情况。作为对上年度最权威的数据汇总和行业分析,该报告的重要性和参考价值不言自明。这份报告中的一组数据以及这组数据背后所传递出的信号。
城市末端“拐点”隐现
新发布的《2019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在阐述国内快递末端设施建设时明确指出:
2019年,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6.6%,农村地区公共取送点达6.3万个。主要城市布设智能快件箱已达40.6万组,城市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达8.2万个。
单看这组数据,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将最近三年的同类数据进行汇总和比较后,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变化和现象。
如上所示,通过对比快递末端设施建设最近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出:
1.乡镇网点覆盖率逐年上升;2.智能快件箱投放量逐年上升;3.城市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在经过2018年的“爆增”后,2019年却开始“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增长。
问题来了:相较于乡镇网点和智能快件箱的稳增长态势,城市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止步不前”是偶然吗?
在老鬼看来,这绝不是偶然。
具体到城市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数据变或不变的背后,都与产能密切相关。一是产能的形态演变,二是产能的供需转变。
按照国家邮政局最近几年的引导方向和口径,末端投递已经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互补新格局。所谓“三位一体”,是指——
送货上门:传统地上门投递;
快件入柜:智能快件箱投递;
投递到站:公共服务服投递。
上述三种投递方式,送货上门是邮政法明确规定和要求;快件入柜和投递到站则是最近几年兴起和逐渐成熟的新业态、新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丰巢、菜鸟驿站等代表性企业在2019年拿到邮管部门颁发的新业态快递经营许可证,也意味着这两种新业态正式获得了法律地位。
问题又来了:既然都具备了合法性,为什么智能快件箱的投放量依旧高增长,而快递服务站却陷入停滞呢?2019年的“原地踏步”会不会成为快递服务站的建设“拐点”,在2020年出现下滑呢?
谁在稀释快递服务站?
好不容易获得了法律认可和地位,却开始出现“停滞”,对快递服务站的创业者们来讲,这可不是什么好信号。
到底是谁在冲击和稀释快递服务站?解锁这个问题,至少有两股力量不可忽视——
“入柜”和“到站”的博弈
作为目前快递末端仅有的两种具备合法性的投递模式和新业态,智能快件箱和快递服务站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博弈。
对比近三年的数据,智能快件箱投放量的高增长(2018年较2017年净增7.3万组;2019年较2018年净增12.7万组)态势,本身就是对快递服务站的一个冲击。
更重要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智能化操作的升级,特别是合法性的确立,智能快件箱除了派件功能外,在寄件方面也开始呈现井喷之势。比如,《2019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显示:
2019年,全国智能快件箱收寄量累计达0.5亿件,同比增长56.8%;投递量累计达67.7亿件,同比增长54.6%。
也就是说,快递服务站能做的事情,智能快件箱也都能实现,而且在“无人值守”省成本的同时,还有24小时可用等便捷优势。因此,在扩张速度和利用率上,智能快件箱对快递服务站确实有所稀释。
快递公司自建末端体系的影响
快递服务站主要集中在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玩家非菜鸟驿站莫属。除此之外,诸如熊猫快件、蓝店、小象驿站、快宝驿站、粉丝生活、快弟驿站、蜜蜂驿站、北京收发室、趣送等第三方服务/代收平台了很活跃。
从去年开始,随着行业价格战打入派费阶段,为了最大程度节省成本,同时赋能末端网点,各大快递公司都开始着手自建末端门店体系。比如中通快递超市、圆通妈妈驿站等。
不但自建门店和超市(实际就是服务站),各大快递在丰巢收购速递易一统快递柜江湖后,还开始布局自有的快递柜,如申通喵柜、中通兔喜、韵达蜜罐等。
快递公司开始发力自建末端体系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最大的影响就是从源头上掐断了很多第三方快递服务平赖以生存的流量支撑。没有了流量支撑,第三方快递服务站还能撑多久呢?结果可想而知。
此前,老鬼就接到这样一条爆料——某品牌快递于近期一口气关闭了21家第三方代收平台,力度之大、态度之坚决,让人咋舌。
城市末端恐将开启新一轮洗牌
透过数据看门道。快递服务站的“停滞”,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很多城市的第三方代收平台正在加速离场。
大浪淘沙,市场有进有退再正常不过,但问题是:当退出者的速度开始与新进者的速度持平,大面积的洗牌恐怕已经不远。
未来,缺少资金支持、行业积累或者巨头背书的快递服务站(第三方平台),也要做好过苦日子的打算和准备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作为新业态唯二代表之一,作为快递末端投递服务的有效补充,快递服务站这种模式肯定不会消融。非但不会消融,随着我国快递业务总量的稳定增长,快递服务站这个细分领域还非常有可能催生出“独角兽级”的隐形巨头。
过程固然坎坷,但前途终究是光明的。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