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旦前夕,深圳。
伴着来自深圳新宝安机场持续不断的飞机起降声音,芦洪伟在他空港工业区的办公室里侃侃而谈。作为一个身处中国运输行业迅猛发展时期的运输人代表,在他的经历中铭刻着时代大潮中每一次重要变革。
寻找
1983年,17岁的芦洪伟进入黑龙江省安宁市林业局小北湖林场从事林场的运输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从参加工作就开始鼓捣车”。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林地不再只是木材来源地,还拥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功能。到1993年,退耕还林成了响彻大江南北的口号,而在木材主产区的东北地区,涌现出了多个从“伐木大王”转变而来的“种树大王”。
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是深远且广泛的,在变革的时代,芦洪伟所在的林场也随之转型寻找出路。然而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停产,大批工人下岗,相比之下,小北湖林场的出路又在何方呢?将近而立之年的芦洪伟的将作出怎样的决定呢?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伴随着《春天的故事》,深圳,这个曾经的小渔村,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成为了时代的记忆。
1996年,芦洪伟来到了深圳,虽然从事的依旧是与在东北老家一样的运输工作,但珠三角快速的发展是当时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而深圳也在经历过十余年的发展之后,各方面更趋市场化。正是在这种趋向于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芦洪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
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了高速增长期,2001年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男足首入世界杯决赛圈,恰恰是从各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肯定。以此为契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每年的GDP均以接近两位数的增长率让世界瞩目。而作为曾经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自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获得了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依然是备受瞩目的经济活力城市。
2009年,在扎根深圳发展10余年之后,芦洪伟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深圳世恒达物流有限公司,而他也在这个时代的浪潮中成为了一名手握舵盘的船长。当年随着美国两大地产经纪公司的破产,一场金融危机引发的风暴席卷全球,与之息息相关的物流和采购景气指数不可避免的随之下滑。但是芦洪伟刚刚成立的新公司却没有受到影响,当年实现物流配送量产值达2000万元。如何做到的?芦洪伟表示,市场中总有利润增长点,而他恰恰发现了这些契机。
芦洪伟早在2000年就已开始经营公路班线运输,早期的运输线路涵盖了深圳至南宁、西安、天津、武汉、北京、上海等地,各条线路的成功,为世恒达积累了富士康、联想、华为等稳定的客户,还与快递业龙头企业顺丰速运确立了合作关系,这都为世恒达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公司在成立初期进入的是快递专线物流市场,公司的总部也顺势设立在了深圳机场附近的空港物流园区。2014年机场搬迁,因距离原址不远,并未影响整体的区位产业结构。但是凭借芦洪伟的人生历练,他预感到新一轮的改变即将来临。
改变
“现在物流市场的竞争太激烈了”芦洪伟说,“但是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无序竞争是常态,没有什么改变。”运价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物流资源供大于求的局面,都在提醒着芦洪伟需要做出改变。
“目前公司有三十几台进口卡车,”他说,“我们公司现在主要的业务方向是运输精密医疗设备、光电企业生产设备、精密仪器温控运输、航空发动机以及各类型的直升飞机等。”与其在低端普货物流市场中搏杀那一点点的利润,还不如依靠公司的硬件优势从事高端物流,这就是芦洪伟在又一次面对时代变革时做出的决定。
高端货物的运输除了对时间有要求之外,更要求货物在运输途中有绝对的安全保障。“我们的牵引车都是进口车,出勤率有保障,挂车都是气垫的,安全没问题”芦洪伟谈及公司的车辆时颇有自信,而这种自信不但来自于车辆本身,更来自于在业务转型中,他证明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也因此实现了公司盈利的增长。
虽然公司的发展势头向上,芦洪伟并没有如外界预想的那样,追求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张。“我们公司不会超过五十台车!”他说,“这个问题我考虑的很清楚,我做的是高端物流,做物流就是要把物流做好,盲目扩大规模不是做物流,而是玩资本。”芦洪伟表示,他给世恒达的定位是“美而精”的高端物流企业。
如果说从东北林场到深圳,是随着时代大潮略显被动地寻找出路,那么减少对普货物流市场的投入,转而深入高端物流则是芦洪伟主动做出的选择。
改变还不止于此,“公司总部要搬到前海了,以后业务将会是高端精密设备运输、精密设备温控运输和冷链物流。”芦洪伟说。
窗外,又一阵飞机轰鸣声传来,也许再来到世恒达,传来的将是前海港的轮船汽笛声。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