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果会从两个方面深耕供应链:一是生鲜品类的标准化,推出自己的“马克标准”(market standard);二是把标准开放给全行业,通过数据信息指导供应商在产量、品种、品质甚至味道上有计划地生产。
对于易果来说,生鲜电商行业在2016年遇到的困局,并不是对手纷纷死去、自己一家独大的美梦成真,而意味着更紧迫的压力。
易果未来的模式是垂直的优势和巨头的优势相互结合,优质的供应链把控结合巨大的流量入口,在效率上达到最优,这才能做好生鲜,实现盈利。
虽然易果生鲜(以下简称“易果”)获得2亿美元C+轮融资的消息早已传出,但在11月28日的融资发布会上,易果还是搞出了一个大新闻。
继2015年将物流部门独立出来,成立安鲜达之后,今年,易果又把供应链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上海易果供应链公司。
从自建物流到准备深耕供应链,从抱阿里大腿到与苏宁合作,易果在生鲜领域的布局已经不再满足于做电商,以易果生鲜、安鲜达和易果供应链为三个并行的业务线,易果企图下沉到供应链、物流生态的建设上,推动生鲜行业的消费升级。
易果生鲜董事长兼CEO 张晔
苏宁入局:易果借力布局全渠道
据易果生鲜董事长兼CEO张晔介绍,苏宁领投的本轮融资达到2亿美元,在投资之外,苏宁和易果生鲜也将围绕生鲜渠道开启战略合作。
在投资易果前,苏宁也曾试水生鲜电商。
2015年3月,苏宁超市进军生鲜领域,推出了“苏鲜生”品牌。
上线之初,苏鲜生在沪杭两地实现生鲜产品自营销售配送,其自营生鲜产品48元起免配送费。
但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苏鲜生项目看上去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苏宁投资集团投资管理部执行董事周斌表示,生鲜的模式比较重,需要更专业的团队来做。
在他看来,易果团队在生鲜领域有11年的深耕,对生鲜领域非常了解,有一整套有效的运营管理体系。
鉴于短期内很难独立建立起完整的生鲜电商体系,苏宁又不愿意错过生鲜爆发前的窗口,今年4月与易果生鲜初步接触之后,苏宁决定结束一年半的尝试,转而选择投资易果生鲜。
“苏宁目标是要做全品类电商,如果我们有能力肯定自己做,但是苏宁的强项在3c、超市等项目,生鲜领域有自己的特殊性。”周斌说。
周斌表示,易果生鲜吸引苏宁的优势,在于其全品类、全渠道、全国性的布局,借助易果生鲜在全国范围的强势布局,苏宁超市将在高频次、高粘度的生鲜领域取得突破。
据介绍,在线上,易果生鲜将成为“苏鲜生”的核心供应商,旗下4000个SKU的生鲜商品将进驻“苏鲜生”,进一步丰富“苏鲜生”的生鲜品类,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做大做强“苏鲜生”品牌。
在线下,易果生鲜将为苏宁的社区O2O项目“苏宁小店”供货,联合抢占社区市场,同时苏宁小店也将承担前置仓职能,让易果生鲜离消费者更近,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先后与天猫、苏宁超市达成战略合作之后,易果生鲜已经获得了让竞争对手艳羡的全渠道优势。
“易果对全渠道的理解就是B2C+O2O,天猫让易果在B2C渠道建立了优势,苏宁也会让易果在生鲜O2O渠道抢占先机。
以渠道流量带动规模,以规模增长实现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易果生鲜在天猫上已经成功了一次,在苏宁渠道上的表现也值得期待。
深入供应链:突破生鲜电商瓶颈
除了与苏宁的合作,此次发布会的另一项重头戏就是易果集团的架构变化。
易果集团联合创始人金光磊宣布了易果供应链公司的成立,金光磊说,这一变动“旨在建立一整套标准化体系,以推动生鲜行业商品标准化的发展。”
金光磊表示,生鲜电商的瓶颈在生鲜,而不在电商。
要打破生鲜的发展瓶颈,就必须回到底层,也就是深入生鲜供应链。
“当生鲜的生态环境升级后,无论是电商还是线下,生鲜行业都将彻底释放价值。”
在供应链环节,易果已经通过投资把控一些优质的供应来源。
今年10月,新加坡健康食品公司SunMoon公布,其已接受中国生鲜电商易果的2400万美元投资,并以每股4.5分的价格,配售3亿3330万股新股给易果,易果将拥有该公司51%股权。
另一方面,在张晔看来,生鲜的上游链条很长,涉及面庞大,不可能单纯靠投资去掌控,从易果的需求出发,与上游做合作样本,然后逐步推广到整个行业,是更现实的选择。
张晔表示,易果深耕供应链,要通过消费端数据赋能、输出标准。
张晔继续表示,易果会从两个方面深耕供应链,一是生鲜品类的标准化。
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农产品从种植、分类筛选、加工处理、到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易果也将推出自己的“马克标准”(market standard)。
“比如苹果,通过生产合作保证大小可控,甜度稳定,比如鸡蛋,在采购时细分品种,通过哈夫值确定鸡蛋的新鲜度,给消费者提供品质确定的商品。”张晔说。
二是把易果的标准开放给全行业。
张晔告诉小编,易果前端的消费者和市场数据将共享给合作方,通过数据信息指导供应商在产量、品种、品质甚至味道上有计划地生产。
一亩田创始人、CEO邓锦宏表示,现在国内农产品的生产链规模化、集约化的趋势正在形成,易果深耕供应链正是时候。
据介绍,现在国内有187万个通过农业部注册的合作社,比去年的140万大幅度增加,随着政府鼓励农业大规模生产,农村土地流转越来越多。
但邓锦宏也承认,中国农户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稳定的销路,“农民不知道自己种的东西几个月后能不能卖出去,所以拼命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产品品质很糟糕,进一步导致农户没有动力去做农产品的分级,制约了农产品的品质升级。”
邓锦宏告诉小编,国内的农产品生产管控还比较差,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据了解,新西兰奇异果品牌佳沛在生产上采取合作社的模式,由企业主导8000多家种植果农,依靠统一系统确保各环节符合标准,奖励产出优秀品级多的果农。在这个体系控制下,佳沛奇异果的二级品只有5%。
相比之下,国内分散的生产体系、较小的规模使得生产管控上有很多困难。
佳沛品牌有关负责人表示,一般国内的果农会看上一年的市场情况,什么卖得好就一窝蜂地种植,但佳沛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供需平衡,所有的农户严格遵循计划进行种植。
在安全方面,国内的生产管控也落后于国外同行。
据了解,国外某猪肉品牌的生猪生病需要治疗时,会有系统记录用药情况,详情上传数据中心,消费者可以上网查询,监管者也有系统接入权限,可以查看药物的使用量、购买量,出现用药异常,监管部门就会加强检查,消费者也能更加放心。
所以,尽管易果推出了“马克标准”、供应链合作等尝试,但是能否真正大规模落实到国内基层农户,并实现全品类的应用推广,还面临着生产体系建设这样的底层问题,这可不是易果短期能够解决的。
开放资源:压力中的另一种出路
易果深耕供应链并非拍脑袋的主意,对于易果来说,生鲜电商行业在2016年遇到的困局,并不是对手纷纷死去、自己一家独大的美梦成真,而意味着更紧迫的压力。
水果营行、特土网、美味七七等多家公司接连倒闭,一米鲜、爱鲜蜂等生鲜领域内的明星公司频频曝出裁员消息,此前连续拿到融资的本来生活与天天果园,也关闭了线下门店、合并生鲜业务,在战略上进行收缩和调整。
与生鲜电商的困境形成对照的是,中国生鲜电商市场的交易规模和增长率却在不断上升的,并且2018年将达到2365亿。
尤其是生鲜电商的互联网渗透率仅为3%左右,相对其他行业超高的渗透率,生鲜电商的潜力被投资人广泛看好。
但在张晔看来,易果生鲜作为行业领先者,不可能被动地等待行业发展,而是要主动去寻求变化和出路。
张晔认为,相比线下的生鲜店,电商目前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SKU,能给消费者多样化的选择和透明的比较空间。
但要想把渗透率提高到其他行业的水平,生鲜电商就必须在产品上建立起更明显的优势,这就是易果深耕供应链的深层次动机。
据易果生鲜对外公布的数据,2016年的日均GMV达到了1000万,全年业务规模将达到36亿元,规模已算是行业领先,但仍然没有实现盈利。
金光磊在发布会后对小编表示,2017年易果可以在部分城市实现盈利,在2018年实现总体上的盈利。
这就要求易果更迅速地探索盈利的方式。
金光磊认为,易果未来的模式是垂直的优势和巨头的优势相互结合,优质的供应链把控结合巨大的流量入口,在效率上达到最优,这才能做好生鲜,实现盈利。
在邓锦宏看来,易果对全行业开放资源的大胆尝试,给生鲜电商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不同地区的人喜欢的口感品味不一样,以西红柿为例,南方人喜欢大和红,北方喜欢硬和粉,现在西红柿品种是由批发商决定的,而批发商不知道消费者的需求。
易果生鲜有消费端的数据,可以指导商家选择品种、口味,进行更针对性的营销。”
易果还决定在与苏宁合作的基础上,把安鲜达的冷链物流能力进一步开放给第三方。
据了解,安鲜达目前已经在10个一二线城市布局了11仓,日均配送能力达到30万单,可以实现三种不同温层的冷链配送,通过合作能实现200多个城市的冷链配送。
物流一直是生鲜电商的重要瓶颈,易果虽然通过安鲜达解决了突破了这一瓶颈,但代价就是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向第三方开放安鲜达的冷链配送,对于易果来说,也是把自建物流由成本负担变成利润产出的一种尝试。
不过,目前安鲜达90%以上的单量都是来自易果生鲜,加上生鲜电商行业整体困局待解,安鲜达向第三方开放冷链物流实际效果如何需要打上个问号。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