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过去十年,对快递业来说是黄金时代,那么,未来的十年,快递业将步入白银时代。
对快递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态势,有人认为将延续高速发展,有人则说,将步入萎缩衰退期,本人以为,快递业将步入后繁荣期,既不会延续前十年的升势,也不会很快走向萎缩,而是步入白银时代。
垄断将成,价格回归
2011年至今,当年近2000家注册快递企业大多数已经接近消亡,大浪淘沙之下,能依然站在市场的快递公司,不足十家。
然而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数量太多,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其快递行业均呈现头部高度集中的现象。以美国为例,前三家快递公司USPS、UPS和FedEx,合计占了美国快递市场90%的市场份额。
因此,当前,快递江湖“剩者为王”这个规律依然发挥作用,置身其中的巨头玩家们,既要力争上游,又要保证别掉队。
价格战依然是其武器,除了传统的快递巨头之外,今年开始,从印尼远道而来的快递新军“极兔快递”也加入了这个市场,带来新一轮的价格乱战。
业内人士预测,恶性价格战才刚刚开始,有望在三年内完成行业格局重塑。恶性价格战的持续也是行业即将出清的标志,是黎明的前夜。
经历价格战的厮杀后,格局优化,企业享受格局红利。留存下来的企业能以稳定的利润率享受长期增长的优势,参考海外经验,美国和日本都曾历经恶性价格战,且格局出清后,超额收益显著。
在此阶段,将是现存快递企业最艰难的时期,行业尚未完成出清,行业价格战持续,同时随着行业逐渐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过度,价格战激烈程度加剧,企业往往量升价跌,业绩承压。
因此,快递业面临转型升级,或者说是兼并重组的新阶段,竞争也会空前的激烈。高手过招往往是实力(内力)的较量,快递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激烈竞争中能够存活下来的快递企业才是将来快递行业的王者。
10月份数据可以看出,“通达系”业务量增速继续维持分化特征,韵达股份件量增速连续实现超过60%,而申通快速业务量增速虽然回升,但与其他“通达系”同行差距较大。龙头企业的分化已经显现,快递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快递行业淘汰赛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明后年才会真正迎来加速阶段。价格战进行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临界点。至于临界点何时到来?仍将取决多种因素,然而这个时间点不会等太久。
资本市场也可看出端倪,2020年,快递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正在加速两极分化,截至12月1日,顺丰、德邦、中通、圆通股价年内实现不同程度上涨,而韵达、申通、百世年内股价大幅普跌近30%。是自快递企业集体上市以来,分化最为明显的一年。
长远来看,国内快递行业很有可能跟欧美市场一样,进入寡头垄断的局面,由于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存在,头部企业得以不断以规模强化自身护城河,龙头可以越做越大,市值越来越高。一旦国内快递市场形成了寡头趋势,稳定的竞争价格必将达成,价格将回归理性。
对标国外百年老企,快递的赛道很长,中国近代快递史很短,能跑出来的企业未来100年可能都充满着机会。
人工升高,末端承压
为什么我们一些传统行业生存那么困难,就是人工的成本在增加;制造业为什么要往境外搬、往人工便宜的地方搬,核心就是人工成本增加。
快递业,作为传统产业,作为人员密集型企业,因人工成本的增加,产生了诸多问题,尤其是末端。判断快递未来的趋势,必须关注人工成本的增加这个关键。
今年快递的确很火,但是表面上看起来的热火朝天,背后却是很多快递人的心酸付出。
快递赛道处于成长期后期,头部企业新扩产能叠加新玩家(丰网、极兔、众邮)进入增加供给,导致供需失衡,恶性价格战持续,再加上人工成本的持续增加,导致网点瘫痪,快递员罢工现象不时发生。
“增量不增收”的怪像不仅体现在各大快递企业,而且在快递网点层面也有所体现,传导到末端快递员身上尤为明显。而快递员的辛苦,不只是我们平常所看见的,有的甚至是我们想不到的。一句话,快递业的钱不好赚了,究其原因,还是人工成本增速过快所致。
中国民营快递企业诞生于1993年,至今仅有28年发展历史。但28年时间里,中国快递需求端已经历经2次重大变革,第一次重大变革发生在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经济蓬勃发展,商务件需求爆发,顺丰借机发力。第二次重大变革发生在2005年,电商件需求爆发,通达系趁势而起。
在前两次变革中,产品定价稳定,收入增速快,企业只要做好成本管控,即可释放利润。
因此,市场对物流快递行业最常见的认知是景气度高,行业增速快,但到了今天,随着基数的增大,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而人工成本的持续增加,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人工成本的增加,最明显的是快递末端承压严重,于网点来说,前端收件盈利空间会越来越窄,末端派费收入越来越低,对于快递员来说,收入的减少,意味着工作积极性的降低,服务质量自然大打折扣。
然而快递服务质量,最明显的是体现在末端,这是与消费者接触的一环,也是投诉率最多的一环。毕竟能否快速送达,能否深入下沉市场,都影响着消费者对公司的评价。
据说,新入局的“极兔”对快递员的派件费进行补贴,曾有业内消息称,今年七八月期间,“极兔”每天就烧掉了一个亿。
烧钱不是长久之策,快递员的收入减少,一方面是因价格战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人均工资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快递员工资相对来比下降了。
近期,“多家快递公司出现无人派送”“如何看待快递小哥罢工”成为微博热议话题,合计阅读量过亿。在这背后是快递企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快递员相对收入降低。
上市公司公布的10月数据显示,主要快递公司单票收入同比去年已跌去两三成。快递行业经历着一场颇为激烈的价格战,叠加人工成本的持续走高,服务经营越来越难了,如果说2019年可能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拉长时间来看,快递行业最大的特点赛道足够长,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市场份额越来越集中,强者越强,这是必然的规律,因为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效率导向越好,服务越好的企业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无人受限,驿站给力
对于快递业来说,工资如果继续上涨的话,很难继续沿着以往的模式走下去。业内人士给出的路有两条:一个是无人化,即用无人配送车,用无人机代替人工,另一个则是门店驿站化。
随着消费升级、人工成本上涨、操作效率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日益增大,传统快递业不得不走向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无论是京东对跨越的收购、阿里对通达的增持还是快递市场屡获融资,无一不例外的都是加强了对科技的投入,逐渐布局无人化,数字化的发展模式。
无人配送车是今年大热的题材,疫情期间美团的无人配送车在顺义落地,京东物流推出了全球首个无人车领养计划,阿里菜鸟、苏宁等互联网头部企业也纷纷推出自有品牌无人配送车。
无人车、无人机等新技术日渐普及,为缓解末端网点压力,提升投递时效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无人化对于转运中心来说,对于仓配来说,的确具有重大作用,对于走进千家万户的快递员的替代,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即便技术可以实现,但法律和用户习惯这些东西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建立,监管压力并提供安全低事故的解决方案有待持续观察。
最热门的人工智能,对于快递上门来说,也有局限性。机器人不能完全代替人,不仅是因为它的投资非常大,还因为有的工作环境复杂。
无人配送车在欧洲的一个小镇上似乎可以,没几个人,中国到处都是人,那个路怎么走。至于无人机,更需要适宜的使用环境。
相对而言,智能快递柜,实用性还较强一点。丰巢自不用说,各大快递企业也开始纷纷布局自有品牌快递柜——中通的兔喜,韵达的蜜罐、申通的喵柜,圆通的袋鼠等快递柜品牌都已入局,将作为末端服务的补充和完善。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已经建成的智能快件箱有40.6万组,投递率达到10%,有效降低了快递员的工作量,弥补了人工成本的提高。
至于另一条路,则是快递驿站。快递末端门店驿站化,成为快递企业的共识,目前有些成功转型的网点普遍推行了把承包区快递驿站化。
快递驿站化的经营管理对快递人来说是全新的课题,很多从业人士在门店驿站上吃了不少亏,但是难才更显其价值。大部分快递网点以派件为主,如何将派件工作做得更好,末端驿站是关键。对于打工一族来说,他们白天工作,对自提快件的接受程度很高。
许多二三线城市网点,借助自建末端驿站以及合作伙伴的渠道能力,融合共享,不断丰富和完善服务链条,从而巩固用户黏性。
大家都知道,快递的时效和服务基本都差不多,时效上不去,服务品质日益趋同,根本没有竞争力。将快递送到驿站,省去了和取件者沟通等待的时间,可以用来派送更多的快递,自然提高了时效。
快递驿站和智能快件箱的组合式末端服务也是一种新模式,例如中通兔喜承接乐家快递柜运营后,其快递超市和智能快件箱的“组合式”末端服务将提升末端服务质量和降低快递员劳动强度。
末端共配也是一种模式,目前很多网点都在探索末端共配。而且国家也认可和鼓励这种有益探索,共配目前在全国的县域城市成燎原之势,特别是在山东,河南,湖南,湖北等地区更是遍地开花。
面对快递江湖的新格局,行业其他头部玩家并不甘心屈于人后,除了容易复制的模式之外,肯定会祭出更多战术打法。驿站之外,还有什么新模式,我们拭目以待。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