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报数据,2019年顺丰营业收入超越日本雅玛多,进入全球四强。和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三强”德国邮政敦豪、联合包裹、联邦快递相比,“坐四望三”的顺丰有哪些优势和短板?财报中的答案最直观。
比营收——顺丰增速快 “三强”总量大
2019年,顺丰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121.93元。2015年-2019年,和“三强”相比,顺丰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23.58%)遥遥领先。“三强”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和顺丰最接近的是联邦快递(10.09%);德国邮政敦豪和联合包裹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均为个位数,分别为1.60%和7.90%。
从2015年-2019年营业收入排名看,联合包裹经过2015年-2017年持续较快增长,自2018年后取代德国邮政敦豪居首位,并于2019年进一步扩大对后者的优势;联邦快递虽然一直敬陪末座,但成功收购TNT使其营业收入自2017年后增长较快,2019年营业收入和德国邮政敦豪非常接近,仅相差百亿元人民币左右。
从顺丰和德国邮政敦豪、联合包裹、联邦快递2015年-2019年营业收入比率看,分别从2015年的10.18%、11.65%和14.33%快速增至2019年的22.29%、20.05%和22.75%。虽然总量差距仍较大,但顺丰增速优势非常明显。
比结构——顺丰重拓展 “三强”重稳定
营业收入增长离不开快递业务量支撑。从2017年-2019年快递业务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看,顺丰(25.81%)同样远超“三强”。
从2016年-2019年快递产品收入占比看,顺丰、联合包裹和联邦快递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德国邮政敦豪小幅上升。
其中,顺丰快递产品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90.09%快速降至2019年的74.37%;联合包裹和联邦快递快递产品收入占比降幅分别为0.24%和0.06%,几乎不变;德国邮政敦豪从2016年的23.98%增至2019年的27.00%。
营业收入结构变化和企业产品结构密切相关。处于成长期的顺丰加速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不断拓展产品结构,因此其快递产品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和顺丰相比,“三强”产品结构更成熟稳定,因此快递产品收入占比变化均不大。
2016年-2019年,顺丰产品结构快速拓展,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配、国际产品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2.95%、52.48%、239.24%和25.92%。从上述产品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最低的是国际产品,这正是“三强”目前的主要优势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在拓展产品结构时,与“三强”的关系从竞争逐渐转向竞合。无论是与联合包裹合作开展国际业务,还是与德国邮政敦豪合作开展供应链业务,顺丰都非常重视向“三强”学习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市场特点和自身发展特征将其迅速本土化。
从“三强”2015年-2019年主要产品收入占比看,德国邮政敦豪比其他两家美国企业更均衡,德国邮政、快递、全球货运和供应链等四大主要产品收入占比均较为接近,值得顺丰借鉴。和德国邮政敦豪相比,联合包裹和联邦快递则以快递为主打。以联邦快递为例,快递单元收入占比过半,是其四大业务单元中的绝对主力。
从“三强”2015年-2019年主要产品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看,联合包裹和联邦快递比德国邮政敦豪表现更好,主要产品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均为正,德国邮政敦豪部分主要产品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负,增长略有收缩。
比机队——差距很明显 前景更可期
机队是衡量快递物流企业实力的重要象征。顺丰机队规模近年来持续扩大,对国内同业的领先优势明显,但和“三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从顺丰、联合包裹、联邦快递2019年机队数量看,三者分别为58架、261架和639架。从主力机型波音B757-200数量看,三者分别为31架、75架和119架。
特别是联邦快递,其机队不仅数量庞大,超过顺丰和联合包裹机队数量总和的2倍,机型构成也更多元。其中,既有波音和空客常规机型,也有ATR和赛斯纳等其他品牌机型作为重要补充,以满足不同类型航空货运需求。
机队是顺丰和“三强”实力对比的真实写照。要想接近和达到“三强”的水平,顺丰固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巨大潜力的支撑下,相信顺丰仍将保持增速优势,并不断缩短和“三强”之间的差距。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