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入局小蓝单车,让原本单车领域的“三国鼎立”上升到“四国杀”,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未来局面似乎多了些扑朔迷离。
不过,今天要谈的是关于物流末端行业的最后一公里之争:快递代收。
谈此之前,说说过去的2017,新零售一词着实火了一把。典型的有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3~5公里生活圈超市,同时提供“最快30分钟送达”服务
还有以“猩便利”为代表的办公室场景的“10米自助”即时消费
在这中间,似乎遗失了那么一段距离:介于“送达”和“自助”中间的那一公里,或者也可以说得更近一点:100米。
为了直观看清区别,我们不妨将商家和连接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服务,以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做
从跨国的海淘,到同城的天猫超市,这些已经进入百姓生活的网购消费,都离不开快递或者同城物流的支撑。然,在3~5公里之下的领域——即离消费者越来越近的这一块,新兴的送达服务,亦或者“自助”式的服务,正在悄然崛起。
回到今天的主题,谈谈离社区消费者最近的1公里~100米服务之一——快递代收(也是上图1公里~100米服务中暂时缺失的一环)。先看一组网络数据:
自2010年快递行业年度数据分析及预测
全国快递总量在2014年突破100亿大关,过去的3年每年以超过百亿的速度增加,2017年全年快递总量超过400亿,日均超过1亿票;而过去3年,在包裹迅猛增加的同时,快递员数量没有明显增加,维持在150~200万人左右。这背后,快递在消费者这端在发生一些规则的潜移默化:从过去10年快递提出的送货上门,逐步衍生出部分是由消费者到柜到点自提。
从2017年的行业调查数据来看,日均有超过5000万票的包裹代收需求;未来3年,日均包裹代收量将超过1.5亿票每天(2020年日均包裹量在2.5亿票左右)。
快递代收行业参考数据
备注:
1.当下每日4000多万票未规范待解决的代收存量市场;
2.未来3年日均超过1亿票的代收增量市场;
3.快递柜因模式太重,其投放自2017年已经进入投放增速下降期;
4.未规范市场以快递员摆摊,无序堆放物业、保安亭等形式存在。
快递代收,在社区领域,因白天消费者上班不在家,快递员与消费者之间的时差问题最为明显,快递代收已经成为社区中高频刚需的一种服务,部分城市小区已经出现单店日均500票以上的专业化门店,且单店通过这一项业务已经实现日常盈利。
这种门店,一般主要在下午5点到晚上9点,会有一波到店人流。
目前这类型门店,因为位于小区出入口或者小区内部,已经做到95%以上的包裹由消费者到店自提(消费者除上班时差外,考虑到家庭地址隐私等问题,愿意到店自提;部分客户家中有孕妇、老人等不便因素除外)。
从单店来看,单个小区的代收门店每天的500件包裹,背后对应有四五百人次到店;目前这些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公号接收包裹提货码,到店提货时出示提货吗由店内人员帮助取件。
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基本上一个月的运营,能将这个小区数千户家庭用户沉淀到对应微信公众号内,形成一个基于社区属性的中心化小群体;基于代收这最后100米服务沉淀下来的流量价值,在部分试点叠加的便利店业务和干洗业务,其导流作用显著(以干洗业务为例,在试点的代收门店中,找到同城干洗供应商后,其仅仅在门店张贴代收干洗衣服的海报,一个月试点下来,其干洗量比同城专业干洗门店还要高)。
从城市层面来看,可以在一个城市设立数千个门店(鉴于代收需求的特性,几乎每个小区都有设立代收点需求,其中一部分以专营店存在,对包裹量不足的小区选择与小区门口夫妻便利店联营合作的方式开展,从已经运营城市来看,一般20%专营+80%联营,目前小区数量过千的城市全国有120个),按照每个门店背后1000个消费家庭,可形成触达百万级家庭用户的城市公号,这样的用户群体背后,每天有代收的刚需流量不断从线上和线下双向激发,当一个城市数千个小区以点成面时,可谓是线下与线上流量合体的一个现象级入口,其在未来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商业中的想象力很大。
在此,同时顺谈下另外一个相关群体:外卖。这几年,不少快递小哥跳槽做外卖,原因无非部分区域,外卖小哥收入比快递小哥高;但与此同时也折射出,在这样靠人力派送的基层领域,想必外卖行业人员的缺口问题也一直困扰行业本身(目前快递行业,但凡快递公司老板,无一不是面临快递人员不好招,人员流失等问题。作为相关行业,面对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想必外卖未来类似情况也会愈加明显)。
之所以这样提,官方能了解到的数据显示,美团外卖日均1600万单,骑手50万,每人日均32单——若未来几年外卖的增长类似过去3年快递增长情形时,在这100米~1公里范围内,或许会出现和快递类似有待优化的情况。
回到快递行业本身,2014年顺丰推的“嘿客”门店,作为先烈虽已逝去,但后期对快递行业的最后这一公里之心未曾泯灭,2017年的“丰巢”之战也意犹未尽。
放眼望去,通达系快递公司乃至阿里,觊觎这最后一公里之心,亦然。跳出行业,从本质上来看,外卖,乃至“盒马鲜生”日后送到小区的那一袋袋生鲜,亦不妨可视为新零售趋势下的新型“快递包裹”。
这最后一公里之争,2018的帷幕,由滴滴拉起。但其背后,应不仅仅这一公里。
后记
《周礼》在给普天百姓规定职业时,第六职业曰为商贾,后有人注释“行商坐贾”,简单解释为:一种是挑着担子卖货的货郎,名为行商;开着店铺等客上门的,名为坐贾。
几千年过去,商贾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人类消费就购物本身一直围绕着“人—物—店”之间展开,至于中间是隔了几公里还是100米、服务是否到家,不能一概而论,本质上是商家与消费者,在空间距离和时间效率、服务安全性价比之间寻找平衡点。
基于“快递代收”的这最后一公里,或许就是新零售大趋势下,离消费者最近的那个平衡点。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最后一公里内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