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201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夏季论坛在郑州召开。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在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在近期有所调整。
近几年在政策推动引导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发展迈向从培育到成长的重要关口和新的发展阶段。不过,驶入快车道的同时,一些新问题开始显现。
宋秋玲指出,新能源汽车在安全性、一致性方面仍存在隐患,另外,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尚未突破,充电设施建设存在瓶颈,产业大而不强,重复建设、消费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难以完全依靠市场来发展壮大,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加剧,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要继续保持优势,仍需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
不过,今年年初,车企通过各种手段骗取补贴的事件,对行业造成严重影响。对此,宋秋玲指出,过分的政策补贴容易让企业患上政策依赖症、软骨病,缺乏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的动力和压力,行业容易出现低水平的盲目扩张。因此,针对新形势、新问题,财政政策急需进行调整。
对于未来财政补贴政策调整的具体内容,宋秋玲介绍说:
一是配合工信部在提高技术门槛的基础上提高财政补贴政策。
普惠财政补贴容易使企业患上依赖症,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由大变强的需要。强化补贴政策,对促进技术进步、支持规范守信的企业会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在保持2016~2020补贴方案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进入推荐车型目录的企业和产品的门槛,使技术先进、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能够获得财政补贴,相反的就得不到补贴,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优势企业做优做强。
二是完善补贴标准。
补贴标准应在弥补成本差价和促进技术创新上实现基本平衡。目前,新能源汽车成本随着规模效应已逐渐下降,部分车型的成本下降较快,有必要根据产业发展、推广规模、成本变化等因素进一步完善补贴的标准。
三是健全监管体系。
宋秋玲指出,目前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监管还是比较薄弱的,前段时间督查也发现,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日常监管方面确实存在不少的差距,还有很多的漏洞,监管手段还相对落后,还停留在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场检查阶段,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信息化、网联化的特点形成鲜明反差。有必要加快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管平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动态掌握车辆的生产、销售、安全运行、充电设施的运营情况,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这些方面确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方要发挥监管的主体责任,对车辆上牌、车辆运行、补贴申报的环节要严格把关,“在这个方面,我们的补贴政策也会相配套,以后再作假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了。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行业管理,严格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准入,加大产品一致性的抽查和处罚力度。”
四是建立市场化的发展机制。
建立市场化的扶持机制是国际的通行做法,也是中长期的政策调整方向。相比直接的财政补贴,借助市场力量激励和倒逼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上,可以避免部分企业对政策的过度依赖和骗补的行为。下一步,将积极配合工信等部门加快建立相关制度,确保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扶持的力度不断档。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