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无论跨境公路铁路、海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还是参与国际运输公约,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重要环节,在推进交通运输互联互通中,有哪些经验模式值得推广,下一步又有哪些规划?小编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
小编:在推进“一带一路”沿线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工作中,遇到过哪些难题?如何克服这些难题?形成了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吴春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地缘政治错综复杂,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这些现实因素使得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过程中,面临着不同于国内建设和以往国际合作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与沿线有关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工作机制和沟通渠道。在此基础上,我们彼此尊重,充分沟通,平等协商,达成诸多合作共识,共同推出许多务实的具体措施。
比如,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率先建立了由两国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建设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参加的工作机制,共同编制了远景发展规划,确定了重点合作领域,启动了早期收获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其中形成的经验,值得在“一带一路”其他项目建设中推广。具体来说,就是要有机制保障、要有规划衔接、要有早期收获项目。沿线各国应该确定有迫切需要且具备一定实施条件的早期收获项目,集中有限资金,重点推进项目落地,实现“共建”目标。
这是2017年4月21日,在巴基斯坦木尔坦附近,巴基斯坦工人在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木尔坦至苏库尔段)的一处工地施工。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木尔坦至苏库尔段)全长392公里,是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小编:目前,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开通了356条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如何推进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
吴春耕:国际道路运输是我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的重要载体,自1991年中国政府与蒙古政府签订首个中外汽车运输协定以来,26年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国际道路运输持续稳定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客货运量稳定增长,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6年11月22日,交通运输部联合七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加快推进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开放有序、现代高效的国际道路运输体系,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促进同周边国家经贸往来和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动力,以提高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开放互联、高效有序的现代化国际道路运输体系,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服务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国际道路运输提质增效升级。从2017年起,我们力争每年与2至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国际运输协定,通过国际运输这条纽带与沿线国家形成命运共同体。
这是2017年5月3日航拍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近十年来,通过中远海运集团参与港口的建设和管理,比雷埃夫斯港正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
小编: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中国交通企业加快“走出去”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吴春耕:至2016年,交通运输领域已连续4年成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规模最大的专业领域。该领域“走出去”的脚步遍布全球,实现了主要区域全覆盖。非洲和亚洲地区依然是主要市场,占新签合同额的90.2%,欧洲市场量小但增幅明显。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交通领域“走出去”呈现出3个特点。
一是“走出去”逐步迈向高端。充分发挥融资优势,撬动技术、标准和装备整体“走出去”。2016年10月底建成通车的亚吉铁路(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是我国在海外首条集设计、设备采购、施工、监理和融资于一体的铁路项目,标志着中国铁路首次实现全产业链“走出去”。
二是“走出去”领域不断拓宽。从铁路、公路、港口等单一设施建设,向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等综合开发扩展,以港口、铁路、公路项目带动临港产业集群和城市开发的“港口+园区+城市”综合一体开发模式,成为交通建设领域“走出去”的新趋势。
三是“走出去”方式灵活多元。从传统劳务输出、工程承包逐步转向投资、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运作;在建设模式上,除利用“工程承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传统政府框架项目合作方式外,不断尝试采用BOT、PPP、股权收购等商业运作模式。
这是5月11日拍摄的肯尼亚蒙内铁路沃伊车站。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全长约480公里,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蒙内铁路是肯尼亚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基建工程,目前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计划于今年6月开始试运营。
吴春耕:中国在运用BOT等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上积累了大量经验,也有很多成功案例,不少“一带一路”国内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就是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普遍滞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我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者、经验分享者和共建主要参与者,将在坚持互利共赢和市场运作的前提下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国内企业通过PPP等模式参与沿线国家交通建设。对于境外项目,我们也将充分尊重合作伙伴国意愿,多渠道解决项目融资问题。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