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行业增长低迷的时期,冷链物流行业仍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行业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此外,快速成长的冷链物流还赢得了资本的青睐,资本市场整体看好冷链物流的成长性和整合机会。
列入国家战略
2016年对于冷链行业来说,可以用16个字来形容:宏观政策环境利好、冷链发展持续向好。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5年规划。根据规划提出的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方针,对冷链物流产业从政策上给予针对性的扶持。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包括冷链物流在内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将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6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加快构建跨区域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同年4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的“硬瓶颈”。同时,商务部和国家标准委也联合部署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工作,建设农产品全程冷链系统,加强全国重点农业产区冷库建设。
随着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的深度结合,国务院发出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鼓励发展社区自提柜、冷链储藏柜等新型社区化配送模式。此外,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冷链专项规划。一系列冷链政策红利的释放,无疑给冷链物流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成为资本“新欢”
2016年,冷链行业总体发展持续发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体+电商+冷链=共赢”。7月20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这是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
同时,李克强再次提到他在2015年10月考察河南期间,一家昔日从事生猪屠宰加工的企业,通过“互联网+”和众筹等方式,将空闲的货车司机组织起来,开展冷链运输,把货车空驶率从50%降低到10%。他说:“‘产品+服务’‘线上+线下’,这样就O2O了。”李克强这番话,不仅是对河南一家食品企业的肯定和鼓励,也为全国食品企业发展冷链O2O指明了方向。
二是资本进一步向冷链市场流动和集聚。目前,除了制造商直接切入、传统物流商切入、电商切入外,生鲜进口贸易商和货代、制冷设备商等也已经高调进入冷链物流行业,相信还会有继续跟进者。
随着第三方冷链、生鲜电商、冷链园区、冷藏设施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热点,资本的介入和驱动力日益加强,今后会有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携资本跨界进入冷链物流市场。
三是冷链物流抱团发展已成定势。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技术、模式、资本等因素,都与其面对的庞大市场需求不对称。市场需求大,竞争也大。如果冷链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就不被资本投资看好,那么不妨先把小企业联合起来,再去打造覆盖全国、全程、全网的产业链。
而且,冷链物流企业若抱团发展,也必定会在扩大市场规模、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上,使其自身更具行业竞争力。
在看到冷链物流2016年持续向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冷链物流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运营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冷库行业短板效应突显、生鲜电商倒逼冷链物流等问题还亟待解决。
两端延伸势在必行
有困难不怕,有挑战会让人前行,关键要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全面实施,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冷链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认为,2017年乃至在“十三五”期间,冷链物流行业将迎来三大历史机遇。
一是人均GDP不断增长。冷链成本居高不下,消费者不愿意为昂贵的运输费用买单,是一直以来限制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原因。根据冷链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来看,当人均GDP达4000美元时,冷链物流行业开始爆发进入快速增长期。我国人均GDP于2010年就已超过4000美元大关。
此外,易腐生鲜食品的需求量与收入密切相关,目前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上升,国内冷链行业已具备经济层面上的爆发基础。根据我们粗略预估,未来3年的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3310亿元、4634亿元和6488亿元。
二是资本介入力度加大。随着第三方冷链、生鲜电商、冷链园区、冷藏设施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热点,资本的介入和驱动力度日益加强,今后会有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携资本跨界进入冷链物流市场,并依托互联网经济的新思维、新模式改变原有的资本游戏规则。
三是从量变走向质变。专家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冷链将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改变。首先,从发展速度上,会由高速增长变成中高速稳定增长,从过去中低端为主的冷库建设向中高端为主的冷链发展;其次,冷链行业将从过去以冷库为中心的建设向两端延伸,包括前端农产品采摘后的预冷加工(“最先一公里”)、末端的配送和消费(“最后一公里”),逐步实现冷链的全覆盖。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