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防御性驾驶,更贴切的是预见性驾驶,即以预见性的思维驾驶车辆,从根源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车辆行驶效率。
防御性驾驶技术是将相关的驾驶技能和驾驶习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形成一套简单明了、科学系统的安全驾驶体系,能帮助驾驶员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生理缺陷”;更全面地观察并了解驾驶环境;更准确地预测不确定的潜在危险因素;更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交通事故。
防御性驾驶的核心是“预防措施”。无论行驶在何处,无论驾驶何种车辆,当驾驶员掌握了如何有效、及时地观察、预测和行动,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安全理念时,就可以防止在复杂多变的驾驶环境中发生交通事故。
而“防御性驾驶”作为一种驾驶方式的指导思想,如何落实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呢?以下五大方面将指引运输人成为防御性驾驶的高手。
第一点,是放眼远方,将观察距离确定为15秒。搜索至少15秒范围外的交通情况,保证视野开阔。对于行驶中的车辆来说,良好的视线是安全行驶的首要保障,视力差别和观察技巧对视野影响尤为重要。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行车过程中,视野范围不是以距离或速度计算的,而是用时间计算的。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以在车辆前方寻找一个参照物并计时15秒,如果车辆到达参照物时间少于15秒钟,说明还需要将观察距离放到更远的位置。
确定“15秒”距离的原因是当驾驶员要采取措施时,从他获得视觉线索,到判断是否有潜在危险,再到决定如何处理突发情况,需要经过感知、分析、决定三个过程后才会开始有所动作,因此驾驶员需要至少15秒的时间,完成上述过程并采取措施。
第二点,是要时刻洞悉四周。与前车保持4秒的跟车距离,每5至8秒观察侧、后视镜。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时刻掌握车辆周围“安全地带”的情况,辨别车辆四周相关和不相关的物体,重点注意潜在的危险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避免与两边的车辆并排行驶,保证前方及左右至少一侧,可作为逃生路线。另外,驾驶员要养成经常观察后视镜的习惯,保证在紧急时刻可以变更车道。
第三点,是要保证视线灵活,避免紧盯目标2秒以上。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保证视线的灵活才能及时发现险情。因此,需要避免紧盯同一个目标2秒钟以上,不发呆凝视、不专注凝视,更避免分心。
大多数人边缘视觉为180度,但能看清并记忆的仅为视觉中心3度范围内的景物,保持眼球移动能有效扩大视野。帮助驾驶员获得更多的道路信息,为险情做预警。
第四点,是驾车要留有余地,观察前后左右360度全范围。在行车过程中,车辆并线是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驾驶员应在车辆四周留出合适的空间。通过观察车辆的前后左右360度全范围,预判其他车辆行为,判断其超车、变道、减速等带来的影响。
第五点,是要引人注意。机动车上拥有转向灯、刹车灯、双闪、喇叭等5种以上警告装置。在行车过程中,需要引起他人注意,而后再选择合适时机变速、变道、倒车等。
以上是从安全的角度谈防御性驾驶,实际上拥有防御性驾驶思维,不但可以保证安全,还能帮助驾驶员提高对道路状况的解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帮助驾驶员做出更加合理的操作,减少非必要的制动,达到降低油耗,减少车辆磨损,提高运输效率的目的。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