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快讯 > 正文

全球贸易形势下,国内物流应该从四个方向突破

2016-07-04 17:25:23

  日前,“2016全球冷链物流峰会暨8届中美冷链物流会议”在甬城宁波举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在会上发表讲话,深入解析了全球贸易形势下,国内物流的应对措施和突破方向及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

全球贸易形势下,国内物流应该从四个方向突破

以下为演讲内容(略有删减):

  2016年以来,全球经济继续深度调整、复苏乏力。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同比下降7.0%,出口额下降1.8%,进口额下降13.2%,这是自2009年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时隔6年后的第一次“双降”。国际贸易的持续疲软和增长乏力,深刻影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对我国物流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今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关键之年。1-4月份,我国进口物流总额增速回落,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进口物流总额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7.5%,国际物流需求总体偏弱,国际物流形势不容乐观。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地不断加快,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物流发展模式正日益形成,迫切要求我国形成一批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物流企业,畅通与主要贸易伙伴、周边国家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形成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物流中心,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竞争。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和严峻迫切的国际物流需求,未来我国物流的应对措施和突破方向有四个方面。

  一是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完善重要枢纽节点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支持优势物流企业加强联合,实施“走出去”战略,目前一些快递快运企业和供应链企业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二是不断优化国际物流需求结构,促进外贸结构逐渐从“大进大出”到“优进优出”的转变。积极推动消费升级类商品(例如高价值食品)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进口物流量增长,同时合理调整大宗商品物流需求量的增幅。

  三是加快物流企业服务转型和功能升级。站在国际化经济贸易发展的高度,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互联网融合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和“走出去”方式创新,适应国际化物流发展的需要。

  四是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物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

  本次峰会的主题是“全球食品贸易一体化,共绘冷链物流新愿景”,食品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在整体贸易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逆势上扬,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步伐,给冷链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16年以来,欧盟农业食品出口持续增长,其中出口中国的食品金额已占到其出口总额的三成左右。2016年4月,中国与东盟食用水果双边贸易额达到3.65亿美元,同比增长7.67%。另外,随着中澳、中韩等国自贸协定的签署实施,国外海量高端食品进入中国市场,澳大利亚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牛肉供应国,每年出口到中国的牛肉按价值计算已占国内进口牛肉的50%以上。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再次以84%的进口份额成为最大买家。佳沛公司2016年向中国出口的奇异果数量将创新高,达到2400万箱,比2015年1800万箱的销量增加三分之一,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佳沛公司最大的出口市场。

  在需求和资本的推动下,中国生鲜电商快速发展,据统计2015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60亿元,并将在2017年突破1000亿元,交易的大部分产品为进口红酒、海产品、牛羊肉、水果、乳制品等。中国的跨境生鲜电商在全世界也可谓做的风生水起,像天猫、京东、中粮我买网、天天果园等电商平台相继建立了海外仓,打通了跨国供应链。前不久天津自贸区与天猫国际合作打造“保税仓+现场购”模式,启动了跨境O2O生鲜体验中心。还有像伊利、得利斯等食品制造企业,也正在抓住食品贸易和互联网的风口,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食品跨境电商业务。

  以上这几点都为冷链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中产阶级数量的增多,冷链产业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机遇,国内外冷链企业之间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还在初级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中国冷链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比如我国目前冷库保有量为9300万立方米,总量与美国基本持平,但人均冷库拥有量只占到美国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德国的三分之一。冷库结构也不合理,冷冻库多、冷藏库少,储存型库多、流通加工型冷库少。我国冷藏车保有量为9.3万辆,仅相当于美国或者欧洲一年的增长量,人均冷藏车也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

  二是冷链标准不统一,监管不到位。目前国内冷链大部分的国标和行标都是推荐性的,企业贯彻积极性不高,大部分企业都在执行自己的企业标准。

  三是冷链人才短缺,冷链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懂制冷、保温、食品、物流、供应链等很多专业知识。目前国内开设冷链物流专业的院校不多,大部分冷链人才需要企业自己培养。

  四是冷链物流行业集中度不够,效率低,成本高。冷链物流企业规模小、比较分散,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只占市场份额的10%左右。现有冷链需求和资源都是碎片化,导致企业运营效率很低,成本很高。

  五是冷链信息化水平低,技术落后。由于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很多物流企业还没有信息化系统,做不到精细化管理,企业智能化更谈不上,未来冷链需要大数据的支撑。

  六是食品企业对品牌不重视,消费者对品质不敏感。没有从源头和需求两端给冷链物流行业足够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食药监管理总局等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相继围绕冷链物流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规。协会也在提升冷链水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在标准方面,中物联加大了冷链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推广力度,开展行业认证,有效规范了冷链市场环境。在消费理念普及方面,中物联冷链委联合央视等媒体,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反映冷链物流现状和问题的节目。在冷链人才培养方面,中物联冷链委启动了冷链校园行和多期冷链培训,联系很多院校和冷链企业,启动了冷链人才定向培养计划。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物流掌闻
阅读
收藏 收藏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check in
同步到在路上
report
热门活动
品牌车系用途
推荐品牌
精选车系
说说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
join favo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