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时许,市民赵先生打开手机,“车城智联”小程序显示他预约的智能巴士还有十分钟到站。从位于太湖国际社区家中出发,五分钟就抵达了五湖大道站,这样的通勤方式,赵先生已驾轻就熟。
安全行驶150万公里!今年3月无锡市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在经开区正式投运,形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微循环接驳体系。
据运营方车城智联相关人士透露,截至目前,专线运营里程超150万公里,接驳人达25000人次,上座率达50%。智能驾驶的关键一步在于场景落地,该人士告诉禧宝,规模化的商用探索,不仅让智能驾驶进入了城市交通循环系统,每天高频的路面驾驶,收集、反馈了大量数据,也为软硬件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上汽红岩 杰狮C6重卡 380马力 4×2 5G智能重卡牵引车(CQ4187HD10381T)
品牌
|
车系
|
配置
|
图片
|
经销商
询底价
据了解,此次投入的50辆车城智能巴士为纯电动无人自动驾驶车辆,在关键硬件及软件套装上都实现了自研,其自动驾驶技术在感知、定位、决策规划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投运之前,已进行了1年50万公里的路面测试,并经过了公安、工信、交通等多部门权威评测。”
半年来,面向短途接驳、物流配送、环卫清扫等实际需求,智能驾驶运营已在无锡街头落地。
物流运输方面,综合保税区、上汽大通工厂及周边道路,21辆自动驾驶卡车服务多家智能工厂,提升供应链自动化水平;
公共接驳方面,车城智联、航天大为等企业开通11条线路58辆自动驾驶微巴的日常运营,下半年部分线路拟开展试收费;
末端配送方面,京东、白犀牛、九识、新石器等4家国内头部企业来锡落地商业服务,合作伙伴包括顺丰、圆通、大润发、盒马鲜生等,目前72台无人配送车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近期将快速增至100台;
环卫清扫方面,仙途智能、优地科技等成为锡东商务区、经开区常态化环卫清扫运营商,融合应用自动驾驶环卫车辆,覆盖超350万平方米街区。
据了解,此次车城智联联合文远知行,在经开区设立近50个停靠站点,开通2条通勤线路、3条社区环线和1条景区专线等共计6条专线,基本实现经开区全域运营。
商用场景缺乏始终是智能驾驶从盆景变为实景的一道坎。
相关人士告诉禧宝,智能驾驶虽然在技术层面已经相对成熟,但没有商用需求的驱动,始终无法实现规模化。从智能驾驶产业生态来看,造车、建网、测试、运营齐头并进,才能走通商用化道路。
半年来,在实现固定路线运营的基础上,车城智能巴士实现了定制班次服务、临时专项接驳等多项应用,比如对接企事业单位,推出了定制通勤线路服务,“车联天下通勤专线已于近期上线,上座率接近90%。”截至目前,乘车预约小程序注册用户已达1.5万人次,在6条专线中,海岸城—塘铁桥线最受群众欢迎,共接驳近6500人次。“近期我们还在策划夜间公交模式,延长无人小巴运营时间,全天候覆盖市场出行需求,真正发挥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的效益。”
基于近半年来路面实测回收的数据,车城智联也在对算法不断优化,让车辆行驶体验更佳。“比如在和风路——震泽路段,接入了路侧RSU设备信息,可以实时接收红绿灯信号,并在车辆前方的屏幕进行呈现。”
对于人们更为关心的“无人驾驶”,相关单位回应,之前在贡湖湾线路进行的纯无人测试日趋成熟,接下来将进入常态化运营。
“我们的远控中心部署了10台远程控制驾舱,主要解决车辆因特殊道路情况所产生的运行问题,对车辆定位、速度及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监督分析,半年多来,安全保障体系得到了有效提升。”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我市重点发力商业化应用服务,用好车联网先导区、“双智”试点的牌子,落地看得见的应用服务,逐步提高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率。
“在物流、环卫、接驳等领域都增加了应用布局。”而如何让应用成为商用,该人士认为,场景挖掘和产业发展要并行,“一方面要符合技术、法律的要求,适应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做好产业的支撑,能拿得出产品和解决方案,有产业化的后盾。”融合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公共领域新能源化,无锡正多措并举探索自己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端化发展路径。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