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对于快递行业而言都意义重大,按农历的一年来说,农历新年的年货节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旺季,年货节后,电商与快递公司打烊收工,年后再复工复产,迎来新一年的经营工作,所以年货节成了“新年”与“旧年”的关键分界点。2020年初由于疫情的影响,快递行业陷入复工复产的困境中,而抓住机遇的顺丰、京东与邮政则在疫情前后大放异彩,通过春节后短期的发力换来第一季度乃至整个上半年市占率的同比高速增长。而今年快递业早已喊出“春节不打烊”的口号,同时,近期各大快递品牌也公布了春节期间涨价的通知,这对于春节后的快递业有何影响呢?
春节涨价有助于价格战趋势放缓
毫无疑问,涨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年后价格战的负面影响。今年春节快递不打烊导致春节期间快递必须维持运行。但由于春节期间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春节发货与派件的费用自然水涨船高。作为春节涨价的结果,年后快递收件价格相对往年应处在更高的水平上。随着春节后快递价格回归常态,新一轮价格战必将开启。但由于春节期间的涨价给后期“降价”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先涨再降之后的最终价格,大概率不会低到去年义乌8毛发全国的极端情况,所以春节涨价其实为年后价格战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余地,成为2021年价格战放缓的重要推动力。
春节涨价除了实打实的为节后价格下跌提供缓冲地以外,或许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快递与电商客户之间议价权的提升,或是经营策略的改变:对通达系的网点而言,抢量或许不再是2021年的唯一核心目标,赚到钱,增加经营利润才是更值得追求的目标。这种观念能够在行动上表现为旺季涨价、淡季不过度打价格战。此外,共配在全国的兴起也将避免年后价格突然暴跌的可能性。地方快递企业可能借助共配来稳定当地市场价格。
节后业务量或将维持高位
从业务量角度来说,快递行业在9月10月就进入旺季,一直持续到年前的年货节。等到临近大年30了,电商客户纷纷打烊收工,快递行业也得以在一年忙碌后迎来短暂的休整期。这样一来,年后的1月2月往往成为全年业务量最低的月份。因此,往年的年货节后,业务量会迎来巨大下跌,淡季打价格战也成为保证市占率难免之举。
然而今年1月疫情的反弹让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社会大众由于没能回家过年,导致年货节的消费需求得到提升:一方面是疫情导致的线下零售向线上零售的持续转化,往年春节逛商超、买年货的需求被疫情打断,原先的购物场景被手机选年货、下订单的场景所替代。另一方面是“就地过年”政策引起的购物群体的增长。往年春节,以家庭为单元的购物消费主体(整体),被拆解为了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一户人集约式的购物,转变为一家多口人的分散式消费:更多没能团聚在一起的家人们除了需要满足自己异地过年的生活需求外,还要给远在他乡的亲朋买年货,寄礼品,这两者成为今年年货节电商增量的关键来源。同时,国家提倡的“就地过年”政策,还让不少原本打算返乡的电商客户、快递小哥被留在了工作地。水到渠成的:电商既有增量市场,又有不打烊政策的支持,快递在年货节有了更多的业务量,同时在人员配置上也有所准备。这样一来,年货节后电商不打烊并持续发货,身在下游的快递持续运转。这将是年货节后业务量或将同比大幅增长的重要支撑。
春节不打烊给网点经营管理提出挑战
经过上述分析,网点似乎在今年年货节迎来了了“量价齐增”的机遇。但仔细想来,往年虽然也是年年喊着不打烊,但所有头部公司一起动真格的却只有今年。顺丰、京东早有全年不打烊的传统,但通达系却算是不打烊的第一次,在经营管理上都面临未曾经历的挑战。首先,尽管政策提倡就地过年,但也并非所有快递行业从业者就真的统统留在工作地,一个也不回家。一定数量的人员势必还是会选择回家,人员的短缺与业务量的高涨是年货节的最大问题。其次,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也给网点能否盈利打上问号。按法律,春节期间工资是平时工资的三倍。但此算,网点想通过涨价与业务量上升赚来发工资的钱属实不易。最后,年货在品类上具有一定特殊性:用于饮食的产品往往要求配送时效或温度(冷冻、冷藏食品),而用于送礼的商品更不能在操作质量上马虎。这无疑对于网点与分拨中心在操作质量与时效上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发生破损遗失延误等服务问题,春节期间的投诉罚款也很可能把赚来的钱又赔掉。
综上,今年春节的快递行业有着量价齐涨的机遇。但同时,业务量的增加与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对网点经营管理提出更高的挑战。能否打好年货节这一战,事关旧年的收尾与新年的开端,意义重大。愿今年春节的不打烊成为快递业扬名的好时机,愿今年春节的涨价格成为快递人增收的助推器。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