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快递业的主管部门,国家邮政局每年都会在“岁末年初”召开一次大会。参会的代表,除了来自全国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副省级城市邮政管理局、国家邮政局机关各司室、直属各单位的负责人之外,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及主要快递企业的负责人也都会前来参加。
对快递公司来讲,能够直接参加这个大会,意义非同寻常。因为能够前来参会的,都是国内有代表性的网络型、具有一定规模的快递公司。这些企业代表,总体上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国家队”代表,即国有企业,如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民航快递、中铁快运等;
二是大型的民营快递代表,如顺丰、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百世等;
三是有影响力、全网型中小快递代表,如优速、宅急送、天天、国通、全峰等。
对于这个参会的企业名单,参照过去几年的与会惯例和经验,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参会代表,相对固定。第三层次的代表,会根据市场主体的变化与发展进行微调。总这一句话:这个会,不是你想来就能来的;能来参会的,都不简单。
去年(2017)的参会企业名单中一共有13家,分别是:中国邮政速递物流、顺丰、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百世、宅急送、天天、国通、全峰、优速、中铁快运。
今天(1月8日),2018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具体参会的企业名单目前还没有披露,但明天肯定会有详细的报道。
对于这个快递企业们挤破了头都想参加的会,最重要的当然是会上都说了什么?传递出哪些信号?因为这些都实实在在关系到中国快递未来的发展,关系到每一个快递人的切身利益。
根据国家邮政局网站专题报道的内容(主要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的工作报告为主),梳理出7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既有宏观的行业预测,也有涉及基层员工的细微关怀;既包括了一些首次提出的“新词”,也有市场监管方面的新思路。
信号一:快递市场“缓增长”持续,存量竞争加剧
说是预期,实际上就是国家邮政局对2018年快递发展速度的一个预测。会议预计——
2018年快递业务量完成490亿件,同比增长22%;业务收入完成5950亿元,同比增长20%。
这组数据该怎么理解?最大的信号和趋势是不论业务量,还是业务收入,增速都明显放缓。
增速放缓,一方面是由于整体基数扩大(2017年快递业务量完成401亿件,同比增长28%,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一;业务收入完成4950亿元,同比增长24.5%);另一方面就是市场环境的转变。
对快递同行来讲,市场环境的转变是重点。这意味着,从2017年就已经开始出现的“缓增长”趋势在2018年将会持续,快递市场的竞争也将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
吃增量,靠风口,站得对,猪都能飞上天;吃存量,则要拼刺刀,用服务来说话了,如果没有真本事,第二年能不能来参会,真的就不好说了。
信号二:“大包裹”“即时递送”首次被提及
马军胜局长的工作报告,实际就是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在对2018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时,马军胜在报告中指出——
支持企业创新寄递服务,加快发展冷链、医药等高附加值业务,拓展大包裹、快运、仓配一体、即时递送等新型服务。
据了解,“大包裹”和“即时递送”这两个概念应该是首次出现在行业最高会议的工作报告中。原因倒也不复杂:一是这两年传统快递,在大件电商的需求刺激下,产品中逐渐细化出“大包裹”这项重要业务;二是不少中小快递都以“大包裹”为差异化转型策略,颇有成效;三是几大快递巨头在布局快运业务时,实际也是在打“大包裹”的主意。“大包裹”极有可能成为“电商小包”之后又一个井喷的新业务蓝海。
“即时递送”的背后则是众包物流与同城配送等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众包、闪送、外卖配送的延伸服务等“即时递送”业务,作为快递市场监管者的邮政管理部门在此之前的态度一直是“模糊”的。因为“即时递送”虽然也具备快递的相关属性,但究竟归属于哪个部门监管,国家是没有明确的。此次被纳入到工作报告,或多或多也算是代表了一种风向吧。
信号三:着力解决“以罚代管”问题
对快递公司,尤其是加盟制的快递公司来讲,这是一个必须关注的信号。在对2018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时,马军胜在报告中指出——
加强对品牌企业总部和区域总部的监管,督促企业总部加强对基层企业的管理,着力解决“以罚代管”问题。
国家邮政局开始关注和明确提出解决“以罚代管”问题是在2017年年初,这次在行业最高会议的工作报告中将其作为来年的重要工作进行部署,还是第一次,既体现了国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也表明了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
“着力解决”——作为监管部门,如何在市场调节和企业自治的过程中着力?这既是通达系等加盟制快递公司必须要了解的问题,也是对监管者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
信号四:建立数据交换共享规则
同样是在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进行时,马军胜在讲到进一步提升行业治理水平时明确指出——
坚持包容审慎原则,创新对快递新经济新业态的监管方式。建立上下游企业数据交换共享规则体系。
对快递公司来讲,这个信号和举措当然是利好的。因为在电商物流这个产业链或者说食物链里,除了顺丰,绝大多数快递公司,包括新出现的配送平台,在与平台的合作中,基本是没有话语权的。政府部门能够出面、牵头制定数据交换共享规则,既是最公正的,也有利于行业的健发展。
信号五: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
关于快递市场的价格困境,近两年来一直是国家邮政局工作会的关注重点。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工作会上用的这样一种表述——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实现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所谓“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实际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鼓励企业在不违反国家现行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自主调价。比如——与淡旺季相适应的弹性定价机制;特殊区域、特殊事件影响下的区域性定价机制;等等。
不可否认,2017年中通、韵达迫于市场压力的调价举措,以及北京大整顿所倒逼的快递价格体系重置,对于该工作思路的提出都有一定的推动和影响。
信号六:规范对仓配、落地配、驿站等的管理
仓配和落地配并不是新词,“驿站”是首次出现在行业最高会议工作报告中的“新词”——
要加强制度供给和政策引领。规范对仓配、落地配、驿站等的管理。加快对新业态新模式的政策和技术储备,推动多方共治。
这里面提到的“驿站”该如何理解和定义呢?最近几年出现的,而且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第三方末端服务配送平台。如菜鸟驿站、小象驿站、熊猫快收、蓝店以及其他具有地方性的第三方整合平台。
国家邮政局表态接下来要“规范管理”,实际就是将其纳入到监管范畴。对于该领域的创业者们来讲,这是一个不能不关注的信号。
信号七:“8大行动计划”给出具体方向
跟前几年提出的“快递下乡”“快递西进”“快递向外”等工程一样,这“8大行动计划”已经是很具体的工作愿景和规划,指导性、指向性非常强。
小编梳理了一下其中的精华,供大家参考——
1、“末端转型升级”行动计划:适应城市治理新要求,加快推进“快递入区”工程,大力发展第三方和智能终端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总部企业对全网安全、质量、稳定的主体责任,治理“加而不盟、连而不锁”。
2、“绿色邮政”行动计划:到2020年可降解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达到50%,新能源车辆使用率大幅提升。
3、“安全邮政”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寄递安全“三项制度”,加快“绿盾”工程建设。
4、“邮政业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搭建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部门、行业和企业间的数据交换共享。鼓励企业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应用。
5、“寄递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开展质量、过程、设备的对标监管,建立量化评估和社会公示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对市场乱象不姑息、零容忍。
6、“丝路传邮”行动计划: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形成空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行业开放发展新格局。
7、“乡村服务升级”行动计划:打造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下乡”升级版。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邮政业发展。
8、“城市群寄递服务大同城”行动计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邮政业,加快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推动大城市群寄递服务大同城。
一张蓝图绘到底。无须多言,同志们按照这个“8大行动计划”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行了。
附录
新华网发布的《国家邮政局公布2018年更贴近民生七件实事》这则消息。现将七件实事附在这里,供大家对比看——
1、推进建制村直接通邮,2018年新增直接通邮建制村1万个以上,全国建制村直接通邮率提高到98%;
2、改善末端投递服务,继续深入推动“快递入区”“快递下乡”,进一步规范快递三轮车使用管理;
3、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批年业务量超千万的“快递+”金牌工程,进一步提升行业服务“三农”能力;
4、实施“放心消费工程”,继续组织“不着地、不抛件、不摆地摊”专项治理;
5、打造“安全用邮”环境,年底基本实现实名收寄信息化全覆盖,同时加大消费者信息安全保护力度;
6、 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水平,大力促进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和可循环,着力推进行业节能减排;
7、 加强快递员(投递员)权益保护,推进快递员关爱工程,遏制“以罚代管”行为。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