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欧洲流行的汽车连锁经营模式“汽车超市”在我国逐渐升温,如今不仅仅是乘用车市场,就连货车市场也刮起了“开超市”的旋风,早期一批转型的货车超市如今都已发展的颇具规模。那么货车超市是否真如表面上看来的那么风光无限呢?
多品牌+“一站式” 货车超市优势凸显
货车超市区别于传统货车4s店的地方在于同场经营多品牌,主打“一站式”服务。这些都使货车超市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① 服务的全面性。经销商将银行、工商、交管等部门资源整合,为用户提供除去购车之外,关于车辆全生命周期的多项服务,其中包括金融、保险、上牌、售后、改装等。而随着行业发展的成熟,如今又有二手车交易、货车挂靠营运等功能被移植到了货车超市。
② 低价竞争力。凭借规模效益,货车超市可降低经销商的成本,从而使货车售价随之降低,直接为购车用户带去实惠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货车超市的销量。
③ 同店亦能“货比三家”。由于经营品牌及车型的多样性,购车用户的选择面更广,不必东奔西跑便能完成多款车型间的比较,省时省力。
然而,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处在发展过程中的货车超市也不例外,在规模取胜的背后,是货车超市经营者所要承担的巨大风险。
大规模背后的高风险
货车超市的生存根本在于规模,如果要成规模就要有足够的——甚至供大于求的库存作支撑,但这势必将给经营者带来极大的风险。
① 市场不稳定,销量没保障。中汽协最新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货车市场销售量为21.10万,环比下降11.64%,同比增长10.54%。其中中重型货车销量同比增长33.5%,而轻型货车同比仅增长0.88%,微型与中型货车同比增长率相当,分别为13.1%和13.7%。
以目前的货车市场行情来看,用户的购买力远不如从前,加之政策、宏观经济等的影响,经历了过去两年的急转直下,货车市场目前正处在复苏的动荡时期,前景难以预测。
在此背景之下,经销商若依然大批量从厂家采购车辆,则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小编在走访过程中,多数经销商都在“吐苦水”,一方面是来自上游厂家定下的销售目标,另一方面则是用户的购买意向愈发淡薄。一位经销商甚至坦言,在所有业务板块中,车辆的销售近两年每年都要亏损上百万,如果还仅凭卖车赚钱,经销商根本无法生存。
除了经济大环境造成经销商销售惨淡外,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也在影响着他们。
② 积压300台,九成以上是国四。为改善环境,我国的卡车排放标准近两年不断升级,从国三到国四再到国五,升级间隔不断缩短。2017年7月,我国将正式全面实施国五排放标准,许多整车厂已经率先推出了国五产品,市场需求也大有向国五车型扭转的趋势。
然而,经销商手中仍有大批库存国四车,货车超市的库存则更多,小编走访时就在一家货车超市看到,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前来咨询购车的用户屈指可数,但这家超市却积攒了大量的库存车,仅一款轻卡品牌,就超过了300台,且95%是国四车。
面对即将实施的国五标准,2016年下半年这家货车超市至少要将80%的库存消耗,才有望扭亏为盈。
尽管货车超市占据进货量大的优势,进货成本会低于一般经销商,然而,再低的成本也无法背负高库存的压力。对此,该超市负责人面露难色,一方面国四车卖不动,带不来收益;一方面若是开始售卖更受欢迎的国五车,那么国四车极有可能会“砸”在手里。
③ 转做“银行家”,金融是把双刃剑。既然单纯卖车无法维持生计,那么索性就将业务拓展。前文谈到,货车超市的一大特点就在于服务的多样性,车辆改装、维修保养、保险、金融等服务的展开为经销商开辟了更多的盈利点,几乎每一点都比卖车的利润高。
实力小的简单做,实力大的专注做。小编走访过程中就了解到,在经营多年货车金融服务后,一位货车超市的大BOSS业务领域开辟的十分广阔,甚至有了自己的金融公司,还是某银行的大股东。从经销商到银行家,他自然经历过多年摸索,不仅对他,货车金融业务对经销商而言也称得上是事业上的“又一春”。
然而,金融业的风险同样不能忽视。
最简单、最直接说来,用户在购车时常常由于资金实力不足需要贷款,此时经销商为其提供的贷款服务,一方面解了用户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车辆的销售。
但是反观还款事宜,一旦用户——特别是大宗用户,出现资金周转问题无法按时还贷,尽管有法律与合同约束、保障,但经销商还是要承担一定损失。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货车销售市场也在经历“洗牌”。近两年已经有大批传统经销商退市,只剩规模较大的经销商或者货车超市仍在坚守。但这并不代表规模做得大,背负的压力就比小本经营的少,经销商各有各的苦楚。所谓“人前显贵,人后受罪”,我们在看好货车超市规模效益的同时,还需看到背后潜在的各种风险。
总之,还是那句话,市场有风险,转型需谨慎。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