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至16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2016亚洲物流双年展在上海举办。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情况下,物流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企业要做大做强,扩大业务规模、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缺一不可,对此,远成集团向行业介绍了自己的思路。
物流业面临的新形势
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情况下,物流行业面临新的形势。在经济层面,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长动力趋缓,结构出现优化,但是基本面是良好的,内需增长还是存在很大的潜力。供给方面,劳动力人口减少,储蓄率下降,但是人力资本、资本存量等要素供给质量提高,消费方面,目前就业形势良好,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服务业快速发展,中西部经济发展快于东部。
政策层面,比较利好的是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布,物流行业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领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行业层面,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都在推动,横向整合兼并重组,纵向整合是供应链的一体化。
技术层面,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等五大技术的支持。
整合资源,提升效率
远成从资产规模,业务规模、运营效率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对物流行业来说,要做大做强,业务规模是奠定行业的地位。在目前经济形势下,运营成本是决定行业竞争强弱。运营效率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当前国际产业竞争是日趋激烈,我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时期,核心竞争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性强,要素成本上升等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远成认为,资源整合,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效率是首选。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减少重复建设及浪费,提高组织化水平及社会效率,提高商贸物流现代化、集约化发展水平,这是主要的选择。
创新综合物流及供应链服务模式,远成认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困境方面主要有这几大方面:规模增速瓶颈明显,固定资产大量沉淀,企业流动性风险加大,整体运营效率下降,经营成本上升,业务规模收缩。
如何破解这个困境?综合利用外部资源,打组合拳,强强联合。控制核心固定资产,融通上下游,扩大融资途径,优化运营模式,提升效率,包括企业内部流程的再造等等方面。降低成本,抬高竞争门槛,扩大物流相关的增值服务,在业务规模方面实现增长。
创新供应链管理,构建千亿级服务平台
战略转型升级、业务重组、创新业务模式。通过前些年的探索,远成在2015年制定了集团的战略转型五年发展规划。在原有传统物流的基础上,重组业务体系,构建五大业务模块,这就是零担快运、湖流物流、冷链物流、供应链业务、物流园区。战略目标是整合协同,创新发展,立足综合物流,创新供应链管理,构建千亿级中国供应链服务平台,打造中国卓越的现代社会物流服务平台。
通过业务重组,远成完善了集团业务及品牌体系,在远成集团控股下,有五大业务子集团:零担快运、合同物流、冷链物流、供应链业务、物流园区。通过这五大业务整合,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打造远成供应链服务平台。
远成冷链,准备打造一个新兴的冷链服务平台,以先进的理念、技术、设备,为企业提供集冷链干线运输、冷链仓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供应链业务,定位于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与国内多家银行等外部金融机构合作。共同为广大客户提供物流仓储、质量监管、大宗商品服务贸易,集中采购、分销服务等一体化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物流城,定位于中国一流的物流园运营商,愿景是成为城市主导产业升级与现代物流发展的引领者。重点打造和孵化以下几大功能,就是把商贸、物流、金融融为一体。
将企业物流变为了“第三利润源泉”
经过探索,远成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综合物流的服务体系,通过商流解决方案和资金流解决方案、信息流解决方案,来构建远成综合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远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探索,以产业新城为使命,抓紧“一带一路”机遇,先后在遂宁、乐山、广安、重庆、淄博等地投资建设了物流园区,积极实践流通平台布局战略,远成物流园将实现“点对点”相互与连通,构建国际、国内园区互联互通的物流贸易大平台。这是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通过以上的实践,远成在综合物流业态取得的初步成效。通过资源战略性调整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从一般性的流程改造和再造,来对市场竞争力进行提升,到资源的整合、模式的优化,来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模式与技术的创新,增强了供应链的服务能力,不管是在供应链金融、供应链分销、物联网应用等方面,都对整体的业务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发展综合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对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各类合作企业资源的社会化利用,在对产业链原有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同时,使合作企业的运作形态发生了转变,促发了杠杆效应。真正将企业物流变为了“第三利润源泉”。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