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物联冷链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冷链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元。冷链能否成为继快递、快运之后,又一大集中诞生全国网的细分市场?
如果要再起一张网络,哪里机会最大?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大家会把目光聚焦在冷链。
渐渐长大的增量市场、疫情培育出来的消费习惯、待盘活的冷链资源…冷链成为一片新蓝海。千亿市场规模以及高增速,冷链行业具备足够的想象力,正吸引着顺丰、京东、瑞云、中通、新希望等企业,在增量市场中寻找复制成功的可能性。
全国网的浪潮,正在卷向冷链物流行业。那么,冷链能否成为继快递、快运之后,又一大集中诞生全国网的细分市场?
江淮 骏铃V5 132马力 4X2 4.015米冷藏车(HFC5043XLCP31K5C7S)
品牌
|
车系
|
配置
|
图片
|
经销商
报价: 19.5万
询底价
万亿潜力股 玩家大乱斗
政策护航、市场激发、玩家涌入…冷链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过去几年,冷链行业的驱动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概括为生鲜电商崛起、消费升级趋势、连锁餐饮扩展和新零售行业发展,这些因素刺激着冷链渗透率的提升,推动行业保持双位数增长。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冷链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元。
而与发达国家80%-90%的冷链渗透率相比,我国30%左右的渗透率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如果量化为市场增长空间的话,意味着成熟的冷链行业也是个超万亿规模的市场。
不过从当前市场玩家来看,呈现“小、弱、散、乱”的局面,尤其是从中物联冷链委过去几年发布的行业百强榜数据来看,百强企业营收占比仅10%左右。其业务特征有几个特点:
1.区域性。绝大多数冷链公司提供的是单一区域的服务,即使做到“区域小霸王”的体量,似乎也没有表现出网络的可复制性,与当前客户跨区域布局及全国化的业务需求错配。
2.链条短。生鲜供应链包括“仓、运、配”等环节,而以目前玩家的业务类型来看,大家服务的环节相对单一,履约链条相对割裂,很难通过全链贯通、统仓共配等具备经济性、高效率的运营模式进行供应链整体降本。
3.周期长。相对于普货市场,冷链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重运营的行业,尤其是过去几年政策驱动下,行业涌进大量的资产相继进入投用阶段,供需矛盾之下,价格战一触即发,让本就重资产的冷链行业,不得不面对更长的回本周期。
类比相邻的普货市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巨头及资本入局,试图打造几张全国网,类似顺丰、京东、瑞云、中通等网络型玩家,开始深入市场痛点,试图搭建生鲜供应链新生态。
可以明显感觉到,无论是融资事件,还是收并购事件都开始密集在冷链行业发生,典型案例便是瑞云过去三年完成四轮融资,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顺丰通过收并购扩张业务,跑到冷链榜头部;而类似望家欢、蜀海供应链这样服务主业的供应链模式也开始独立出来融资,走向社会化。
处在变革期的冷链行业,迎来布局“全国网”最好的时代。
下半场:需求兴、平台起
商流驱动物流,商业模式的演变正在催化着冷链网络的形成。
过去几年,冷链行业走入大众视野,主要源于面向C端消费者的商流创新,从最初的传统生鲜电商、到家模式,演变到到店+到家、社区团购等多种模式迭代,模式的创新培养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对冷链行业的认知。
这种面向C端服务是网络最初的成长土壤,产地模式基本为“快递+保温箱”,比如京东、顺丰;销地模式为“To C仓配”,比如美团买菜、盒马、叮咚买菜、京东到家等。
如今,随着商流变革的深度渗透,冷链运输行业的业务模型也发生着巨变,To B的味道越来越明显。
在瑞云冷链看来,这种变化至少有几个维度:
从渠道来看,商流的渗透正在从销地渗透至产地,客户群体也在从C端向上渗透到B端。在这一场景中,过去销地为多级分销模型,物流模式为“整车+仓配”,往往会带来很大的仓储冗余。如今,订单正在被扁平化的渠道打散,基于去库存的需求,业务模式开始变为产地直发。
从成本来看,降本增效的迫切性正在呼唤高性价比的网络模型。与普货市场类似,目前市场上近90%的货都在专线和整车手上,几家网络分掉的货量不足10%。另一方面,不同于普货运输的满装满载,冷链车辆的满载率不足80%;由于订单碎片化、区域不平衡等因素,空返和装干货会直接造成冷链资产利用率低、回本周期长。
与此同时,作为冷链行业的两大核心客户来源,零售、餐饮行业的品牌扩张与渠道下沉是长期趋势。尤其是餐饮行业,品牌的连锁化、下沉化开始渗透到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县城。这也就为物流服务商提出了网络化与深度覆盖的需求。
这个时候,市场需要的是“全网、全链、数智化”的服务网络,冷链行业B端的整合时代开启。
C端模型与B端需求的不兼容,使得过去类似京东、顺丰这样在消费供应链耕耘多年的玩家,与如今新入局的类似瑞云、中通冷链等玩家一样,在进军产业供应链的时候,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而此时,不同玩家对于市场的理解,打法也是各异。目前来看,京东、顺丰更多是通过直营的模式布网,收并购是其扩张业务的关键词;中通、韵达等快递企业则试图复制加盟制的成功,加盟制是典型标签;而瑞云的打法是,以轻重结合的逻辑,探索更具性价比的存量整合模式,形成“网络+平台+科技”的铁三角打法。
瑞云破局:小步快跑,轻重结合
在冷链网络从C向B的渗透中,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可能。
冷链行业订单规模有近90%的货都在专线和整车手上、冷链市场区域不平衡、冷链业态本身“重资产、重运营”…这也就使得起网,不可能通过单一模式建出一张网络,瑞云冷链的打法是“网络+平台+科技”的三位一体式布局。
以瑞云冷链服务的某牛排品类客户为例,该客户是国内领先的冷冻半成品食材品牌,面向中国的现代家庭厨房,提供高品质的半成品食材。其中牛排品类在天猫、云集等知名电商渠道销量第一,线下商超渠道也屡获赞誉,每年累计服务全国超过千万用户,奠定了新型时尚食材半成品的领先地位。
据了解,客户全年物流费用B2B+B2C在一个亿左右,其中B2B运输费用在5000万左右,瑞云与客户的合作模式是,提供调拨+流通渠道的整车和零担服务、正向+逆向的全场景服务、一点接入+全网服务,最终实现帮助客户库存周转周期缩短超过7天,末端新增渠道覆盖率100%,总物流成本下降10%。
从这一服务案例当中来看,瑞云冷链的业务布局有几大优势:
首先,网络是履约能力的关键。
从冷链行业特性来看,全直营的模式太重,纯加盟的模式又太轻。因此,综合权衡之下,瑞云选择了“直营+事业合伙+加盟”的模式。据了解,目前,瑞云在核心节点城市直营转运中心,覆盖重要的出货市场,形成直营骨干网;与冷链行业“区域小霸王”、专线等通过股权合作的形式成为事业合伙人,实现全国网的覆盖;最后,通过加盟模式,完成网络与线路的加密。
目前,瑞云冷链形成6大区+15独立战区+40多家事业合伙人+100多家加盟商的组织架构,包括25个转运中心 + 115条干线 + 5500条产品线路,覆盖了215个地级市、1600个区县。
据瑞云冷链汕头加盟商任林林透露:“以前我们的零担业务一直畏手畏脚,担心货到不了、发货价格高,进入瑞云冷链后,瑞云的卡班网络让时效有保障、客户服务和体验感拉满,同时,冷运宝平台还好带了新客户。”
第二,平台链接一站式服务的场景。
从货主需求来看,越来越多客户希望冷链企业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业务便成为用车场景的一大补充。截至2022年末,冷运宝平台注册货主数突破7万,注册司机数突破11万,冷藏车行业渗透率已达到35%,日处理货量突破5000吨。
“网络+平台”,使得瑞云冷链打造出冷链整车、冷链零担、大票拼车等核心产品,在冷链运输场景下实现了全国冷链运输全场景一体化的服务。
第三,科技推动产业数智化转型。
当前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产业的数智化升级成为冷链产业上下游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必修课。瑞云冷链旗下的冷运通科技公司成立半年时间,针对冷链产业供应链推出冷链园区、冷链货主、冷链物流、网货平台四大数智化系统产品,累计签约客户50余家。
过去三年,瑞云冷链通过小步快跑,轻重结合的策略实现从0到1的过程。
瑞云冷链的使命是让冷链流通更高效、更透明、更安全。可以看出来,瑞云冷链要做的是助推产业升级,而这必然是一件需要生态驱动的事情。如今,瑞云冷链的网络已然覆盖全国核心的产业带,深度服务工业品、餐饮、进口、电商零售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并与冷链物流企业深度协同。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