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限电限产的消息成为网络焦点,东北多地突然停电影响居民生活,“东北限电”成为微博热点词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广东、浙江、江苏、青海、宁夏、云南、广西、四川、河南、重庆、内蒙古等全国16个省份均积极采取措施,通过限电限产等方式来降低能耗。广东、浙江、江苏等重要照明产区均涵盖在内。
尽管往年用电高峰也出现过限电的情况,但“开二停五”、“限产90%”、“几千家企业停限产”的情况都是前所未有的。从9月22日晚上起,多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出公告称,由于供电紧张,为响应当地“能耗双控”的要求,上市公司本身或旗下的子公司的生产线临时停产。从朋友圈能看到各种角度的讨论,有的在说工厂不定期不定时长的停电,有的在担心限电影响双十一备货,还有的在紧急销售高功率发电机。
限电限产“打乱”供应链
采访中,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从物流和供应链的角度谈了限电限产带来的影响,“这会把整个供应链的节奏打乱,大家对于从生产端到需求端的发展及演化结果都是没底的,能源限定了之后,前端的需求、生产供应都发生了变化,将会对后续的原材料价格造成多大影响,未来整个市场的需求跟供给之间的这种平衡点如何把握,这些都是很难判定的。限电延缓滞后了生产,进而影响到潜在消费,甚至影响到对应的就业,这些又会带来一些衍生的未来问题。”
“接下来是传统消费的最旺季,双十一、双十二、元旦、春节等,做促销、推新品都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现在充满未知,比如此次双十一会不会因为供给不足没法达到高销量,然后快递的量也上不去,大家本来的计划都无法达成,在整个资源的匹配上面临浪费和挑战?不光是双十一,由于限电限产的范围大、力度大,会对原本正常的消费生产、结构和传导的逻辑等都造成全体层面上的影响。往远了想,美国68周‘放水’31万亿,中国的供给却开始限定,这对外贸也会有很大影响。”
据了解,很多企业订单走的是电商渠道,交货日期一般是7~10天,限电会导致开机率下降,现在的产能肯定跟不上需求,会出现交期延误,只能进一步减少订单;同时,此次限电将对双十一及第四季度的整个交期和生产产量造成影响,随着各地区从“开六停一”到“开五停二”再到“开四停三”的错峰限电升级,影响的不仅是延期交货,还会给整个供应链带来波动。
以化妆品行业为例,代加工企业都在追求以最短的时间按照客户的产品要求做产品交付,限电停产导致上下游的供应商延期供货,如包材、纸箱等,仅包材企业的上游供应链包含了塑料、纸板、油墨、胶水等材料的供应,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生产环节的延后最终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完成交付,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供应链体系的“破坏”。在代工厂延期交货表象下,随着原料供应等上游市场的变化,企业开工率降低,减产停产愈发频繁,产品市场库存也会逐渐降低,相关产品的价格或将迎来新一轮涨价。
从双十一切入看限电限产的影响会更直观,不要以为双十一还比较远,一般供应链公司会提前两个月协助品牌商针对双十一的消费需求及大数据做全面分析,而限电限产到来的现在离双十一已经不到两个月了。
双十一使得市场需求高度汇聚,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一个巨大的峰值,这个需求的巨浪必然波及供应链上游的每一个环节,使得供应链这个运营系统动荡不安。在服务双十一中,各供应链平台需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精准预判消费需求,极为科学地运营组织,灵活运用调配多种运力资源,来达到运营效益最优化。如今,限电限产给努力保持平衡的供应链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双十一订单变化太大,不仅仅因为订单瞬间爆发带来一定出错率,还有订单的短时间剧变带来的操作困境。如果只是线上物流服务,会很轻松,但一旦涉及线上线下多个渠道和平台,仓储作业、供应链规划复杂程度呈几何倍数增长。
在电商企业大数据预测需求后,商品会先行一步,被物流提前备存到更靠近消费者的前置仓,这对快递企业仓的数字化管控和协同提出更高要求。物流行业费尽心力以求在短时间内整合仓、运、配等资源,为客户提供适应不同场景、不同渠道、不同层级的仓配服务需求,还要更快、更准地送达。而这些都会受到限电限产的影响。
去年双十一的采访中,有物流公司表示,“为备战大促,有预售的品牌很早就把订单推给物流企业,这些订单已经被分拣打包堆放好,但有家企业预售10万,最终成交却取消了3万单,那意味着3万单全部要把包裹重新拆掉上架;还有的品牌出于合单等成本考量,直到双十一当天才将订单信息发送过来,一下子流进来5万多订单,还要求24小时内发货,处理起来难度加大。”某几家品牌公司的计划改变,都会给双十一期间异常忙碌的物流公司带来难题,此次限电造成多省市制造业限产、供应链出现变动,必将给物流业带来不小的困扰。
限电限产的深层原因
拉闸停电、限产停工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是缺煤缺电,全国煤炭产量较2019年几乎没有新增,而发电量却在上升;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外受疫情影响,我国今年的外贸增长极快,生产任务由此加重,同时造成电量需求持续增大。
我国要实施落后产能淘汰,要供给侧改革,除了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有环保的需求,还有个重要的目的——实现产业转型,即从传统的能源生产转向新兴节能生产为主。
物流和供应链企业也在不断探索低碳转型,从罗戈研究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企业在使用电动叉车、采用新能源配送车和卡车、升级仓储自动化水平、使用循环包装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投入。
业内专家表示,眼下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都很大,唯有中国的工厂还可以大规模生产,集装箱供不应求。企业今年订单很多,可活干多了,钱却没赚到,因为都被前端价格飙升的原材料和高昂的海运价格“吃掉了”。而且海外疫情的增量订单带来的高需求,是不可持续的。国内因为解决增量订单而增加的产能,会在未来成为大量中小企业的负累。只有从源头限制了产能,让部分下游企业无法盲目扩张,才能在未来订单危机到来的时候,真正地保护到下游。此时要抓紧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