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 ,8家快递上市企业均发布了上半年财报。整体来看,8家企业营收和业务量均实现了快速发展,这其中,科技赋能功不可没。
8家企业均将科技水平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纷纷利用自身高科技优势,在加大转运中心建设、布局自动化分拣设备、投入干线运输车辆、优化信息技术平台等方面下功夫。上半年,8家企业的研发投入达36亿元,其中顺丰和京东位于前两位,分别达到17亿元和14亿元。
持续创新 加快自动化布局
上半年,顺丰进一步加大系统智能化建设、自动化设备投入,持续开展中转场自动化设备升级与改造,同时结合快慢分离波次分拣,促使部分中转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上半年共投入自动化小件分拣机33套、单发件分拣机306套,中转运作员处理效能同比提升16.95%。
京东对自动化的投入一直都不遗余力。除在全国建立38个“亚洲一号”智能仓库外,还在末端配送领域建立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测试和运营的完整体系。截至 6 月 30 日,京东物流已申请及获得的无人配送领域相关专利超过500项,并累计部署超过100台智能快递车,覆盖城市社区、商业园区等8个场景。
凭借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迭代能力,韵达对部分自动化分拣设备进行更智能、更高效的升级改造,上线四层自动化分拣设备,大幅提高单位坪效操作容量,持续提高分拣操作的准确性。同时,韵达持续加强智能化设备技术迭代,通过对枢纽转运中心格口改造、软件系统升级、RFID(射频识别技术)优化应用等,分拣效率提升 14%。
截至6月末,申通已完成20个转运中心改扩建项目,累计拥有自动化分拣设备225套,目前全网产能达3500 万单/日左右。2021年,申通计划实施改扩建项目 48个,以此实现对产能扩张和人效提升。此外,申通全面进行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变,用技术弥补场地产能不足,用效能解决分拨压力问题。
德邦在加强中转分拣自动化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了大件快递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客户开单体验差的难点,持续更新换代德邦快递App和一体机,助力快速准确开单;针对分拣效率低的问题,推进场站自动化,大小件融合分拣系统、分拣机器人、无人叉车及转运作业融合系统的使用极大提高中转分拣效率。
上半年,圆通持续加大转运中心、自动化设备、自有运输车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在转运中心、城配中心等加大自动化分拣设备等先进设备布局,并试点、推广机械臂等设备,实现无人供包、无人拉包,分拣操作效率大幅提升,对人工的依赖逐步降低。截至 6 月末,圆通在转运中心、城配中心等共布局完成自动化分拣设备140套。
借力科技 升级智慧化应用
各主要快递企业不断加大智慧应用,当智慧化与运营场景深度融合,不仅拥有了更高的运营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安全保障。
“技术驱动”一直是京东物流的核心发展战略。北斗新仓是京东物流新一代自动化仓储体系,可操作百万级SKU,拥有自动化和灵活性的 AI驱动,在仓内可以进行极端复杂场景下高效率、高精度、高度自动化、密集波次、多种件型的拣选作业,大大提升运营效率,将履约时间缩短了 2~3 小时。
韵达开发“点通达履约平台”,启动履约体系系统化建设,提升多团队跨部门协作效率,持续建设下单规范化、链路标准化、分单智能化、末端服务规范化等系统。搭建“履约监控数据中心”,推动快递服务履约指标标准化、可视化,实现对快递服务履约指标的数据呈现、履约监控和异常数据预警。
申通基于全站上云的技术底座、大量数据及流程实时在线,全新打造了智慧运营的一站式工作台——昆仑系统,通过数据和智能算法帮助业务提升管理颗粒度,结合数字化能力实现整体的精细化管控。除此之外,构建末端派送引擎和小件员派件中心,实现派件任务全流程监控及消费者自动通知触达。
德邦从业务出发,针对业务流程各环节痛点累计研发出 100 多项能够切实帮助一线“打粮食”的智慧化应用。收派环节,推出“销管家”帮助一线快速发现客户;中转环节,推出防暴力分拣系统以降低快递破损率,推出智慧场站系统进行货量的科学预测和运力的智能规划;运输环节,推出智能GIS 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司机、快递员接送货效率。
圆通持续推进对质量管理、客户体验、成本管控、产品管理、运营管理、职能管理等系统功能模块迭代更新,实现运营信息化、操作自动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结算精准化。同时,构建覆盖客户、管理和网络等的数字化系统与工具研发条线,并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研发、优化和完善服务于不同业务单元和主体的移动化、数字化管控终端和系统。
顺丰在系统智能化建设上,持续加强运营系统智能化建设与应用,通过进一步智能化、精准化资源排布,不仅资源多元有效融合,更能凸显规模化效应,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双提升。自主研发了一套完整的智慧信息网平台,覆盖各个业务环节和场景,快速、灵活、安全、全面地助力业务,进一步推动物流全链路的信息互联互通,为多元业务发展打造智慧化 坚实底盘。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中国邮政快递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