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联合举行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发布会,三地的条例将于5月1日同时实施。笔者从发布会了解到,三地已共享柴油车超标信息。
据介绍,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是北京市本地PM2.5污染的首要来源,根据2018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占比达45%。
今年1月份,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在各自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分别表决通过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
三地已共享柴油车超标信息
3月底已实现京津冀超标排放车辆数据共享,通过机动车超标数据平台可互相查询信息,有利于协同监管;三地使用统一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平台,共享信息,便于监管。
“在天津、河北的支持下,三地初步建立京津冀新车抽检抽查协同机制,对三地新生产、销售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检查污染物排放状况。”程建华说。
天津市副市长金湘军也表示,目前三地已共享柴油车异地超标信息,并启动区域新车排放监管协商工作,下一步,将建立统一登记管理系统,对区域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加强监督管理。
三地人大将进行联合执法检查
三地的法规,在核心条款、基本标准、关键举措上保持一致,在共同的领域解决共同的问题,承担共同的责任。三地的条例,将成为京津冀立法工作协同的标志性成果。
三地人大城建环保委已经着手开始准备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将在京津冀立法协同工作座谈会上介绍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情况和下一步京津冀协同工作重点。
“一是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制定配套文件的情况;二是京津冀区域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防治措施等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情况,三地执法信息共享,执法标准统一、执法闭环管理等工作情况;三是部门协同监管和执法情况;四是非道路移动机械统一登记管理情况。”张清说。
北京增加遥感监测等非现场执法手段
程建华介绍,《条例》规定了多个责任主体,生态环境、公安交管部门健全了执法协同机制,商定机动车数据共享、超标车处罚流程,以及证据认定标准、案件移送方式和频率等等。生态环境、交通部门完善了机动车排放检验、排放达标维修数据共享等机制。
根据《条例》规定,北京相关部门修订《移动源污染物排放和加油站年检场等监管执法规程》,对在用车增加了遥感监测、摄影摄像和远程排放监管等非现场执法手段;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增加信息编码登记、进出场登记等执法程序。
“对《条例》设定的13项处罚条款,均明确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确保处罚额度与违法行为情节相匹配。比如,对重点企业未落实污染防治责任的行为,第三十九条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分别处1万到5万元罚款,根据违法行为情节,自由裁量基准将该条款细化为4档处罚。”程建华说。
使用不合格燃油 北京将按货值处罚
程建华称,截至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40.6万辆,其中重型柴油车24万辆,虽然数量占比不高,但单车排放大、使用强度大、流动范围大、污染排放大,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占机动车总排放量的70%和90%以上。
北京对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实施“记分制”管理,通过网络监控、驻场检查,巡查抽测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等行为予以“扣分”处理,确保数据真实。在油品监管方面,北京将重点整治无证无照经营的黑加油站点、流动加油罐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的行为,同时对使用不符合标准燃油的运输企业、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单位,除了没收燃油以外,还要根据货值进行处罚。“目的就是要使用合格的车用燃油、尿素溶液”。
河北将推进重型柴油车提前淘汰
河北共有重点用车单位,也叫用车大户2679家,其中国三、国四排放标准的车辆占总使用车辆的45%,治理任务尤其繁重。
为了严厉打击劣质油,规范成品油交易市场秩序,河北条例要求加强燃料、氮氧化物还原剂、油品清净剂等有关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同时考虑到交通安全,河北条例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定重型柴油车绕行方案,为重型柴油车划定绕行路线。
“针对河北国三、国四重型柴油车占比过重问题,条例规定采取经济补偿等鼓励措施,逐步推进重型柴油车提前淘汰。鼓励对高排放重型柴油车进行深度治理。经维修或者采用污染控制技术后,排放仍不达标的,依法依规强制报废。”王会勇说。
天津港6月底前停止国三柴油货车集疏港
天津将调整运输结构,除对全市、天津港和钢铁企业铁路运输比例提出要求之外,还分别要求焦化、水泥企业铁路运输比例达到80%和65%,钢铁企业大宗物料铁路运输以外的部分采用国五标准及以上车辆运输,年内将建成华电国际、忠旺铝业等铁路专用线。
在柴油车和机械治理监管方面,天津港今年6月底前将停止国三柴油货车集疏港,淘汰600台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对具备条件的开展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双降治理”和在线监控;利用已建成尾气遥感检测系统筛查并建立高排放清单,指导公安交管、生态环境部门入户检测,提高执法效能,清除冒黑烟车辆;对重点用车单位、柴油车在线监控、非免检柴油车注册登记前环保检验等加强监督指导。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 福田戴姆勒汽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