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引领技术和经济发展新浪潮,变者生存。专业企业面对这种极具潜力的巨大变化和市场前景,找准方向和路径,在自身业务体系的骨血中添注“智慧基因”,以项目助力组织进取、产品进阶和产业进化,增强企业绿色化、可持续化的硬核实力,在未来竞争中占据领先位置立于潮头。
新基建深度影响道路货运与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新基建之“新”,是区别于老基建而言的,其建设范畴从过去的物理世界兼顾未来的数字世界。本质是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对基建项目进行赋能,将信息数字化以“新技术+”的方式融入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之中。
狭义上讲,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产业方向,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涉猎范围相对较窄,对内需拉动和道路货运与物流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但是,这并不影响业内人士对大基建、大物流发展趋势的理解、分析和研判。毕竟,任何产业集群都难以脱离物流系统而独立封闭。道路货运与物流体系作为国民经济和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是区域功能的重要支撑,也是区域运行安全和效率的保障,还是地方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的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涉道路货运与物流产业链的传统基建项目加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元素,不但车联网、物流园及配送网络、车辆动态监控等,以及汽车后产业链、绿色货运产业链上具有此属性的配套项目,符合国家政策方向,被列入新基建行列实至名归。因为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加持,投资量、带动力、期望值都非常可观。而更多新技术的应用,比如5G、物联网、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催生标准装备、标准作业和标准物流,减轻人力应用和成本负担。还有传统基建设施,多数的物流基础设施目前还达不到智能化的要求,经过智能化改造后仍然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成为朝气蓬勃的新基建。无论从设施设备还是运行系统来看,道路货运与物流作为工业互联网的组成部分,关键项目、核心业务是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入选新基建顺理成章。在“十四五”时期,道路货运与物流筛选项目融合新基建,与上下游缔结利益共同体,纳入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道路货运与物流体系持续性转型升级,几乎每年都会有新概念、新业态、新服务出现。在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成为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并反过来对商流产生影响。从目前来看,此平台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相对薄弱。自动分拣、无人仓、货物自动识别等技术的发展对物流基础设施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互联互通的物流物联网迫在眉睫。而新基建带来新一轮的数字经济、数字革命,提升经济社会和实体企业的发展质量,对引发道路货运与物流行业变革。智慧型物流园区、物流物联网络、农村物流、冷链物流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将进一步加大。专业企业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满足用户对智慧物流的需求。
业内新基建种子工程高效链接上下游
基于新基建,专业企业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发展绿色低碳物流,加快融入区域发展。许昌万里运输集团凭借技术基础和运营经验,在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城乡高效配送试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等项目中担当主力企业,以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为重点,支撑云仓网、运输网、城配网、信息网等四网合一,为“两化融合”搭建数字基础应用的底座,广泛应用现代化物流装备和先进技术,升级供应链上下游的传统交互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合作者参与其中,构建强协同、大容量、抗重压、高效率的物流链、供应链。
“十三五”和“十四五”交替之际,河南许昌布局建设高效集约、协同共享、绿色智能的高效配送网络体系,许昌万里运输集团主动对接,以建网络补短板、抓整合促协同、抓配套提效率为手段,以物流配送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为路径,以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工程建设、技术与模式创新工程建设为重点,以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为支撑,创新城乡物流配送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高效整合相关物流资源和要素,科学布局城乡物流配送网络节点,提升城乡配送组织化、集约化、绿色化水平。
在此过程中,许昌万里运输集团融入积累多年的科技运营能力、深耕货运物流市场的深刻理解,整合既有全流程运营管理环节打造若干解决方案,极力服务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
比如,在物流园区、综合物流配送服务站或停车站合理布局、建设与电动配送车辆配套的充电桩。
比如,对接智慧供应链大数据平台、物流基础资源共享共用信息服务平台,依托网络货运平台、物流云平台、车辆动态监控平台和其他专业信息系统,面向用户提供整合资源、信息发布、撮合交易、订单管理、运力调度、合理配载、配送路线优化、过程监控、跟踪追溯、结算支付、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功能,为用户探索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
比如,加快建设许昌万里综合物流园,实现“电商+仓储+快递+物流”四位一体,促进许昌城乡三级物流(冷链)配送、快递分拣仓储、电商展示与交易融合发展。在方案研发过程中,将合规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打包成独立的、可复用的组件与业界共享,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个性化、定制化改造,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进而推动链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降本增效。其中所折射出的价值观,正是本企业对新技术、新基建、新业态、新能源、新服务的态度。
概而言之,新基建发力于科技端,是有数据和信息等物联网属性的新基础设施,本质是大科技,属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新基建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石和底盘,承载众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
龙头型骨干道路货运与物流企业应抓住契机,与之融合,调整经营模式:交易结算在线化、设施设备智联化、运力运输网络化,一应转为新资产,进而改造管理模式——资产运作和资本运作并重并举。企业自身从道路运输承运商的定位延展为现代物流服务商、物流服务集成商,迭代升级为供应链服务商或资产管理者,既能抬头望星空,又会埋头拉车,以不一样的企业形态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借助新基建项目加速智慧物流创新破局
眼见新基建东风乍起,道路货运与物流企业正确站位入场投资,不能贪大求全。此外,相关部门积极创新制度安排,建设专业新基建项目库,吸引专业企业加入其中,共同推动新基建。尤其是,其中项目较多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存在投资回报率的障碍。在推进补短板工程的过程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得跟上。
一是量力而行投资项目。无论新基建还是老基建,都是生产力跃迁的过程、节奏的转换,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对于企业投资抉择,跟上节拍、控制节奏就是一切。企业对新基建的需求量大、期望值高,从以往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时刻保持投资理性:不贪婪、不跟风、不投机,做好行业研究,然后等待风来、乘风而行。
二是精准发力基建项目。多数道路货运与物流企业有沿着产业链延伸建设项目之习惯,在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等多个维度自主拓展,酝酿和储备新基建项目。例如,机动车排放检测与维护(I/M)制度实施在即,骨干企业承建机动车排放维修治理站(M站)。业内人士建议:此项目列入区域新基建规划布局,采用“一城一站一标准,一市一网一品牌”的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检验和维修模式。政企协同建设I/M制度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与M站联网对接,建立排放检验、维修治理、执法处罚、市场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形成机动车排放检验、超标车辆维修治理的闭环管理。行业协会做好配合,治理I站遍地开花,避免M站重复建设,依法取缔区域内非法小汽修、小钣金和烤漆房等。
三是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考虑到疫情负面影响和新基建的特殊性,专业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其中,离不开政府支持。以优化财政政策为抓手,加大整合产业发展的各类财政扶持资金,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尽力给企业“增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制物流业转型发展和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配套政策措施、道路货运物流新基建项目、规范或标准以及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支持专业企业争取并统筹利用各级物流业转型发展专项补助资金、物流标准化示范专项资金、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专项资金、城乡高效配送试点专项补助资金、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专项资金,农产品产销及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专项补助资金、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信息工程建设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多路资金形成支持合力。有关部门坚决执行既定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保障专业领域内新基建目标任务完成。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道路货运与物流找到自己的发展优势,借助新基建运用新技术达成更好的业务管控和服务迭代,持续整合优化,加快协同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标准化,最终超越个性化、非标准服务的层次,从而实现全面的集约化、网络化、规模化的大生产,进入新的更高级发展阶段。尽管一切还是未知,但未来可期。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