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访谈 > 正文

对话项兴初:未来汽车业态将发生巨变

2019-11-14 10:05:00

  项兴初是老江淮人了。从1964年建厂至今,江淮汽车已经走过了55年的历程。项兴初从1994年加入江淮汽车,至今也已25个年头。

  回顾江淮汽车的发展历史,江淮汽车很早便产生了市场化意识,因而十分明白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们把质量作为最重要的业绩考核指标,这些年来一直坚持到现在。”他说,江淮汽车近期引进了大众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江淮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升级。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兴初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兴初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遭遇寒冬,悲观的声音不绝于耳。但项兴初却认为这是件好事。“之前,汽车产业在资本的追捧下逐渐变形,造成了产能过剩的严重后果。”他表示,汽车产业目前盲目投资的冲动在散去,逐渐回归理性,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项兴初认为,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变革和消费者用车场景的多样化,未来汽车制造商的品牌价值将越来越低,出行平台的品牌价值将更加凸显。因此,传统汽车企业必须拥抱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共识,江淮汽车也不例外。项兴初强调,虽然汽车企业对此应有整体谋划,但更重要的是把握好节奏,要和当下的市场、技术的成熟度结合好。

  “传统车企可以拿出一部分资源参与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搞清楚在其中应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以及能获得什么收获。”项兴初相信,在我国5G商用领域领先于全球的大环境下,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一定能在“新四化”领域率先突破。当然,他希望江淮汽车是其中之一。

江淮汽车的汽车质量是如何把控的?

  江淮汽车从1964年建厂到今天,始终秉承积极进取、主动拼搏奋斗的精神。

  1990年,左延安同志担任厂长。他瞄准市场的空白,带领大家开发客车专用底盘,因此江淮汽车的市场化意识的觉悟是非常早的。有了市场化的意识,最关键的是产品质量要过关。在江淮汽车的基因中,有一种牢牢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

  要想把品质做好,要从三方面去抓质量问题。首先是理念认识,然后是体系标准,最后是工具方法。

  理念认识方面,我们明确了质量是生存发展之本。我们把质量作为最重要的业绩考核指标,这些年来一直坚持到现在。过去的3-4年中,我们又和大众、蔚来合作,引进他们一些好的做法、标准和体系,运用到我们各个厂区、各个产品线中。我们的体系不是静止的,也处于不断升级中。工具方法方面,我们对诸如焊点、涂装、装配等影响质量的关键点都有很好的管控。

  当然,这中间最重要的是人,人的能力和素质是关键。江淮汽车一直也是坚持把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的能力和素质作为另外一条推动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根据员工的能力不同,我们有不同的成长路径。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国际人才的获取。

  江淮汽车坚持自主创新,但不是闭门造车。我们会利用全球的优质资源做整合创新,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

江淮汽车涉足乘用车市场是出于什么考虑?

  客观上讲,轿车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是极其激烈的,它对规模的要求非常高,而它对客户价值识别的要求则更高了。但如果江淮汽车不做乘用车的话,就面临着被淘汰、被兼并的结果,很有可能就会被边缘化,失去了自主发展的主导权。

  可喜的是,经过十几年在乘用车领域的发展,我们在产品开发、质量控制,以及对客户价值的认知上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我们的产品线逐步完善,部分产品在细分市场中也取得过领先业绩。这说明江淮汽车是有机会,也有条件把乘用车做好的。

  我们在合肥的技术中心已经成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同时,我们在日本东京和意大利都灵有独立的海外研发中心。在自主品牌中,虽然我们的研发人员不是最多的,但是从专利统计的数据看,我们是最早申请和授予专利过万件的前几家企业之一。

如何看待中国汽车行业的寒冬期?

  我觉得这很正常,也是一件好事。中国汽车行业连续保持了28年的高速增长,使得从业者和投资者误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永远会增长,永远能有很好的收益。但任何一个产业都是有它规律的。一定要对汽车产业有敬畏感,不能认为汽车行业一定可以挣钱。

  之前,汽车产业在资本的追捧下逐渐变形,造成了产能过剩的严重后果。现在,大家投资汽车产业的冲动在散去,回归了理性。所以我认为目前汽车产业回调的局面,可以帮助它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移动互联网普及后,消费者的出行习惯在逐渐发生变化。消费者需要解决的是出行问题,未必是想拥有这辆车。这没什么不好的,网约车大大提高保有车辆的利用率。很多人买了车,车的闲置时间估计是一天20个小时左右。我们可以把资金资源投到其他地方,未必要买辆车放在那闲着,这对社会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

江淮汽车如何应对这种局势?

  我们的战略是:做强做大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和智能网联技术。

  我认为,细分市场还有增长的机会。比如,在MPV(商务车)受到高铁的挤压后,我们在大力地推动MPV往网约车的细分市场发展。今年元月份,我们运营了网约车公司,目前在合肥的增长势头是非常好的。在细分市场上,瑞风M4今年的表现是不错的,客户对我们的认可度也是非常高的。

  我们把客户进一步细分,把产品的应用场景进一步细分,那么我们的后端支持系统就要保证好品质,要抓结构的优化,要降低油耗,要升级技术。我们要生产附加值更高的、性价比更高的汽车。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有什么优势?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第一大优势是大市场。中国市场一年有4千万的车辆交易量,基本上是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总和。大市场总是孕育着大机会。

  第二,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最懂中国消费者。汽车是一种流动的文化,体现的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喜好,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要去牢牢的把这些基因传承好。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正向开发能力、质量保障、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进步是非常大的。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新车质量与合资企业相比的差别并不大。

  另外,在5G商用方面,中国遥遥领先。在5G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场景建设、5G运营等方面,我们都已经启动了。如果连基础设施都不到位的话,那无人驾驶、车联网的应用场景只能是在实验室中。因此,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可利用这一国家优势实现突破。我相信,我们当前的土壤可培育出一些世界级品牌。

  在“新四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汽车品牌一定会率先突围。当然,我希望江淮汽车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突围的企业之一。

汽车行业的生态会如何变化?

  随着5G商用的加速,我认为车企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未来,消费者参与的深度要比现在多得多,这就会对汽车企业提出非常多要求。汽车企业的很多生产流程都得数字化。也就是说,到时将会用软件定义汽车,而不是硬件。这是压力非常大的一件事。

  再者,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变革,以及消费者用车场景的多样化,其对车辆使用的变革也是非常大的。在未来的场景中,无人驾驶的共享电动车应该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当这个场景成为主流后,那么汽车企业各自的定位是什么?如何去面对?

  我现在很怀疑的是,未来像江淮汽车、奔驰等汽车制造商的品牌可能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如滴滴打车的平台。共享汽车未来挂的是平台的牌子,而不是汽车厂的牌子。所以,未来的汽车行业的商业业态肯定会有巨大的变革。

  对传统汽车企业而言,必须要去拥抱互联网,必须要深度地研究数字化。这不是一件很远的事情,而是当下要去下工夫的地方。变革貌似是一天内就发生了,但它却是每天都在进行中的事情。

  传统车企可以拿出一部分资源参与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搞清楚在其中应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以及能获得什么收获。别人成功了,未必你模仿就能成功。

江淮汽车在“新四化”方面的研发情况是什么样的?

  在新能源方面,我们的全系列产品都有纯电驱动的技术,续航里程最多可超过500公里。在燃料电池方面,我们在做这方面的研发和小批量的试用,离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网联方面,我们的车联网3.0系统在今年开始推广,包括语音控制、语音对话、语音导航等服务功能。

  在无人驾驶方面,我们很早就成立了车联网研究院,和华为、百度等头部公司达成合作。我们致力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率,在安全上提供强大的保障。

  我们认为,“新四化”的节奏要把握好。围绕着“新四化”的转型,既要有整体的谋划,但更重要的是要和当下的市场、技术的成熟度结合好。在技术方面我们更加注重客户的安全,来循序渐进地实现商用化。

江淮汽车目前在国际化方面有什么布局?

  江淮汽车有两条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从产品出口,逐步到技术、资本出口;从发展中国家逐步向中等发达、发达国家渗透。

  这两年来,江淮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我们去年在海外市场的整体出口在全行业排在第四位左右,远远高于我们在在国内的销量排名。更可喜的是,消费者认为江淮汽车这个品牌至少是中端品牌,而不是低端品牌。

  海外市场的经销商对我们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很多合作伙伴都和我们保持着长期的合作,他们也看好我们在未来的发展。

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的?

  作为一个企业家,首先站位要高。如果企业家的格局很低,那所达成的境界一定是有局限性的。企业家要能更加系统地、更加历史地、更加全局地看问题。

  第二,责任感、使命感。它会驱动企业家奋斗和进步。企业家不仅是为了个人和企业做贡献,还是在为产业、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有了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承受能力就会强很多。

  第三,创新和奉献的精神。创新精神就是敢为人先,不断地寻求突破,不能墨守陈规,自以为是,闭门造车。企业家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去整合资源,推动企业进步。

  在创新的过程中就会存在风险,所以要有奉献精神。对别人的不理解和恶意中伤,企业家要有承受能力。此外,创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误,但企业家要回归原点去思考和反思,而不应简单地计较一点别人的不理解。

  最后,企业家精神同样是一种榜样的精神。优秀的企业家对自己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对自己的要求越高,企业家能将事业带到的境界和高度就会越高。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搜狐财经与经济杂志访谈
阅读
收藏 收藏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check in
同步到在路上
report
图片
热门活动
品牌车系用途
推荐品牌
精选车系
说说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
join favo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