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市场发展迅速,对低温液体的贮存和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态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但液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就很容易形成爆炸性气体,因此,LNG运输车罐在使用过程中是存在潜在危险的,必须及时排除故障,确保安全。LNG低温液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采用LNG低温液体运输罐进行运输,但这种运输方式仍旧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只有熟识LNG运输车罐常见的安全问题,并掌握其应对策略,才能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LNG低温液体运输罐的主要结构和作用
LNG运输车罐是由高真空多层缠绕绝热夹层、内容器、外容器和管路系统等四个主要部分构成的。其中绝热夹层的主要作用是隔热,减少外界热量对运输罐的辐射和传导;内容器用来装LNG低温液体;外容器与内容器构成真空夹层;管路系统是用于LNG低温液体的装载和卸载。
2、LNG运输车罐常见的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
(1)LNG运输车罐绝热夹层真空度丧失
根据LNG运输车罐的基本结构及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出,绝热夹层真空度丧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内容器泄露、外容器泄漏或者管路管线泄露,而导致这些部位泄漏的主要原因是在LNG运输车罐的制作过程中存在裂痕、开裂的现象,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和振动使裂痕慢慢开裂,并逐渐扩大从而导致泄漏。泄露会导致LNG运输车罐内容器压力不断上升,安全阀为维持罐内气压的稳定会频繁的开启、排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输罐的绝热效果和安全性能,加重了LNG低温液体的生产运输成本。
相对应的策略:各部位的泄漏问题是直接导致LNG运输车罐绝热夹层真空度丧失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该类现象发生,就需要分别对内容器、外容器和管路管线进行检漏测试。外容器和管路线路的检漏测试是利用氦气进行的,这样的检测方法很容易找到漏点,然而由于LNG运输车罐采用的是双层夹层真空容器,对内容进行检漏测试的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只能对有可能出现泄露的部位进行一一检漏测试。具体的检漏步骤如下:
第一,先对夹层的气体成分进行检查和分析,如果发现夹层内的气体成分和内容器中的气体介质完全吻合,这样就可以确定,气体在内容器或者内容器线路部分有泄露;
第二,对内容器的夹层进行抽真空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夹层内的真空度在短时间内就能恢复并达到标准要求的真空度,就可以判定夹层内的气体是由内容器中泄露出来的。之所以能如此判定的原因是,外容器泄露会导致潮湿空气的迅速进入,潮湿空气在经过LNG低温液体运输罐的绝热层时会产生不凝气体,这种气体在抽真空的状态下会慢慢的释放出来,夹层内的真空度不会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并达到标准要求,这同时也说明泄露程度还很小,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制止;
第三,当夹层内的真空很难抽出时,这就说明LNG运输车罐存在严重的泄露现象,可能是内容器泄露,也有可能是外容器泄漏;
第四,在对内容器进行抽真空时,真空度很容易就能恢复到标准要求并能维持不变,这说明内容器不存在泄露现象,反之,说明内容器存在泄漏现象,但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发现。
(2)LNG运输车罐的压力不稳定
LNG运输车罐的压力通常设计为0.65MPa,温度通常设计在-196~+200℃,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值为0.69 MPa,回座压力值大于或等于MPa, LNG低温液体运输罐在出厂前都会进行氮气密封,密封压力值为0.05MPa,目的是防止水分的进入。在运输过程中,当LNG低温液体运输罐的压力大于或等于0.69MPa时,安全阀就会不断跳动来泄露压力,直到运输车罐内的压力恢复正常。但如果运输车罐的压力不能维持在正常状态,就会发生安全阀泄漏、内管线路泄露的安全事故。
相对应的策略:①当安全阀泄漏时:一是,要排出罐内的所有液体并用氮气置换;二是,打开放气阀释放罐内所有的压力;三是,拆下故障阀体的阀盖;四是,逐一对阀体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查,并用空气吹干;五是,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六是,重新组装安全阀,并正确放置。②当内管线路泄漏时:用肥皂水进行检漏测试,找到泄漏点并进行故障维修。如果是因为运输罐内液位的高低导致压力不稳定,则应采取充液或排液的措施来稳定压力,运输罐内的液位要控制在运输罐容积的85%~90%之间。
(3)LNG低温液体运输罐的液位表读数不准
LNG运输车罐经常出现液位计表管泄漏、指针不动等故障问题。
相对应的策略:当液位计表管泄漏时,要检查管线是否出现松动的现象,然后用肥皂水进行检漏测试,并进行维修;当液位指针不动时,可用手微微敲击表盘,如果指针还是不动,可将液位表盘拆开进行维修。
3、结语
本文对LNG运输车罐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并针对运输罐在使用过程中绝热夹层真空度丧失、压力不稳定、液位表读数不准等常见的安全问题给出了具体的策略,对及时排除运输车罐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根本上保证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