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沙龙 > 正文

【原创】丁磊:滴滴是家物流企业 程维:滴滴调度系统的切入路径会更容易

2018-08-30 09:46:26

  再一次,滴滴遭受到重大危机,在悲哀其客服系统的同时,事件中关于滴滴的物流调度系统的讨论,迅速走热。


丁磊:滴滴是家物流企业 程维:滴滴调度系统的切入路径会更容易


网易CEO丁磊:滴滴是一家物流企业

  记得前段时间,吴晓波在与网易CEO丁磊的采访中,曾和对方聊到互联网圈的投资布局,丁磊一语中的,说现在互联网生态的布局,都是通过信息流,然后各自投一些与物流有关的,比如美团、滴滴,它们其实都是物流企业。

  一直以来,滴滴的注意力就主要在路径优化、运力供需的匹配上,一个连接千万量级车辆的平台,必然会积累大量数据,并实现向物流转换的商业模式。

  凭借着多年的优势,今年3月1日,滴滴外卖在无锡上线以后,很快与美团展开了疯狂外卖大战,并在9天内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外卖平台。


  不过从技术角度来看,滴滴出行的业务虽然是运输人,但这和滴滴外卖的运输物的相似的地方实在太多 。

  其实,它们做的事情都是接收需求,再将人/物,从一个相对固定A点(上车点/取餐点),运输到目标明确的B点(目的地/食客位置),所以在保证乘客和食品乘坐和包装安全的同时,后台要做的也是调度和路径规划(司机调度/骑士调度),因此从逻辑上看并无不同。

揭秘滴滴调度系统差异性

  的确,作为一个以出行业务为核心,连接一切与其有关的元素,进行整合优化升级的企业。滴滴在这套调度系统上下了不少功夫,持续的研发、试错,然后进行调整。

  可是,送人比送外卖要难多了。送人有时几十Km,有的还遇上跨城,而外卖一般集中在3km内电动车可达距离。

  同时外卖时间相对集中,颗粒度较小,重复性高,而出行因为距离更远,不确定性更高,所面临的调度路径复杂度会呈现几何增长,系统决定派哪一位司机给哪一位乘客,比决定派哪一位骑士送哪一份外卖,要难一些。

  此外,出行还会有拼车、顺风车等等附加需求,以及有快车、专车、出租车诸多不同服务形态,所以复杂程度又会高一截。

降维or升维:数据算法是智能调度核心

  智能调度的核心思想是“激活闲置资源、中心调度、高效匹配”。 智能大脑主要渗透到以下各个环节:预测目的地、价格预估、时间预估、最佳路径匹配、司机和乘客匹配、订单分派、供需预测、预测乘客体验。

  从出行到外卖,技术原理一样,但技术复杂度变低了,因此不难理解,出行到外卖在技术层面上是一次降维打击。

  从数据的丰富度上来看,滴滴拥有从机动车道、高速路、高架桥、非机动车道到小区内部道路在内的出行数据,而外卖所需要的,仅仅只有非机动车道的运行数据。

  所以,单就技术而言,滴滴做外卖就像是让大学生参加小学毕业的期末考试。

  相比传统的出行派单模式,滴滴采用的是抢单模式,只要乘客通过滴滴发出一个订单,系统会把这个需求推送给多位符合条件的司机,如果所有司机都拒绝后才会进行第二轮派单。

  乘客的偏好最难洞察,由于滴滴数据量特别大,单个乘客背后有无数的司机在等待着为期服务。在任何一个时刻,滴滴的匹配量高达千万次以上,在一两秒钟完成上千万次的路径规划,这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

  所以从乘客的角度出发,如何让乘客最快最有效的匹配到满意的司机,是用户体验的根本,滴滴的“滴米”系统,用虚拟积分来决定同样距离时,谁可以优先获得订单,从而补充了抢单模式。

  滴滴有多少的路径优化经验,其在外卖即时配送上的应用,就有多么信手拈来。

  外卖可以助力滴滴切入更加高频的调度场景,某种程度上,有利于调度系统数据和后台的升级。所以从外卖到出行,滴滴增强了资源实时管控能力,通过叠合订单热力图,把乘客和宅男数据汇到一起,更加清楚的描绘出用户画像,从而可以掌握客户的吃、出行,制定精准营销策略。

  运力上,滴滴也可以在未来资源利用上,实现优化分配。久而久之,滴滴形成的智能调度系统,经过不断的学习、大数据的积累,提高算法体系,最终达到高效匹配供给和需求。

惨案思考:智能调度→无人运输

  回到前几天的顺风车事件,关于司机的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平,没有人可以预知,也不能被大数据算出来,且现有的调度系统还没有智能到,足以选择安全度最高的行驶路径。

  尽管滴滴有推出乘客评选的系统,可对于这种突发的人祸,这个功能实在是有点隔靴搔痒,所以若要彻底避免司机惨案,只能采用无人化运输。滴滴出行CEO程维也表示未来的司机会变少,随着技术的进步,政策和其他客观因素给无人驾驶造成的阻碍会消退。

  作为出行领域的巨头,滴滴的无人出行项目在得到了生态内很多伙伴的支持。

  今年的4月24日,滴滴与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携手成立了“洪流联盟”;5月,滴滴在加州获得了自动驾驶路测许可;近期滴滴又揽获了自动驾驶领域的世界级奖项,种种迹象表明滴滴无人驾驶的进程正在加快。 

  无人驾驶背后技术的更迭,反映的是交通和物流的终极趋势,当然质疑也很多。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8月23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指出,“但在自动驾驶时,遇到了人不能处置的问题,控制权如何交接?在交接的过程中责任事故又由谁来认定呢?”

  所以,自动驾驶不是简单叠加各个场景的模式,而且无人驾驶不仅要自动,还应该是自主,要可以像驾驶员一样,能够应对各种突发工况,把人和机器的互动做到极致,不管是送人还是送货,解决的不单是车方面的问题,还得考虑人的问题。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物流沙龙
阅读
收藏 收藏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check in
同步到在路上
report
图片
热门活动
品牌车系用途
推荐品牌
精选车系
说说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
join favo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