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8月产销快报显示,继今年7月大增210.07%之后,上汽红岩8月份再接再厉,销售重卡3539辆,同比大增251.44%;今年1-8月,上汽红岩累计销售重卡27056辆,同比增长166.56%,连续三个月稳居行业第六,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惊人的增长速度。
自卸车市场 实力过人
上汽红岩能保持惊人的增长速度,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在自卸车市场的强势表现,今年上半年,上汽红岩自卸车销量达到12762辆,同比增长176.9%,8月份其自卸车销量排名占据行业第二。
上汽依维柯红岩总经理楼建平
上汽依维柯红岩总经理楼建平表示,自卸车一直以来就是上汽红岩的传统优势市场,也是上汽红岩今年主要的销量增长点。今年3月以来,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供给侧改革”等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各级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开工,极大地拉动了工程车的需求。
政府项目的高标准,以及基建工况愈加复杂恶劣,为始终严把质量关的上汽红岩带来了绝佳机遇,红岩杰狮以及红岩金刚两款明星产品凭借其皮实耐用”、“维护简单”等优势,以及超高的性价比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好评。
发挥技术优势 深耕专用车市场
除了自卸车之外,上汽红岩对专用车市场也是相当重视。今年1-8月,红岩在轿运、渣土、快递、危化等细分市场,都取得较大突破。用楼建平的话来说这叫做差异化经营战略,是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
首款国产原装四门消防车
日前,上汽红岩携首款国产原装四门消防车,参加了在北京顺义新国展举行的第十七届北京国际消防设备展览会,在业内引起不小轰动。上汽红岩此举表明了我国消防专用车制造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
对此,楼建平解释道:“首先,我们有依维柯的优势技术可以利用;其次,中国消防车市场的容量巨大,目前以进口车为主,但是进口车价格很贵,今年8月1日取消消防车进口免税政策之后,进口消防车的价格更加劣势。目前,我们的四门消防车价格是进口车的一半,市场前景广阔。”
另外,自GB1589落地实施以来,中置轴轿运车成为各大厂商关注的焦点和市场竞争的又一大关键领域。上汽红岩迅速反应,积极与轿运车企业进行协调、沟通,并与上海安吉迅达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签下了1000辆中置轴轿运车的大批量订单。截止今年7月,已经有近两百台上汽红岩中置轴轿运车投入运营,占据高达61.4%的市场份额。
楼建平介绍道:“中置轴轿运车从欧洲引入,上汽红岩的中置轴轿运车优势也相当明显,技术角度方便承接了依维柯技术。现在商用车市场竞争非常残酷,我们和国内商用车巨头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将优势发挥到极致。”
强化服务网络建设 力求突破牵引车市场
辉煌的成绩并没有冲昏红岩人的头脑,楼建平谦虚地说:“尽管目前的销售数据看上去很漂亮,但还是因为上汽红岩的基数原本就比较小,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感。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自己欠缺的东西补上。”
上汽红岩欠缺什么?
楼建平到上汽红岩上任之后,仔细研究了公司档案,发现合资十年以来,上汽红岩年度销量起伏非常大。究其原因,首先是受市场大趋势影响太大;其次,依靠自卸车单条腿走路,在公路牵引车领域的比较薄弱。因此,补上公路牵引车这个短板是上汽红岩未来几年的重要目标。
怎么补?
“加强服务是关键,目前我们的产品质量没有问题,但是服务网络和市场口碑的建设确实需要加强。”据悉,上汽红岩今年将耗资1亿元用于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包括统一4S店形象、服务标准化建设、培训服务人员,以及通过集团补贴的方式保证每一个服务站都盈利,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
在楼建平的努力之下,上汽红岩目前全国已经在全国建立了1000多家服务网点,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未来上汽红岩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力争在一年之内完善服务网络。尽管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但楼建平表示,要先有“蛋”才能有“鸡”,这是推动企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上汽红岩的未来不可限量
今年前8个月,红岩连续实现“翻倍式”暴涨。截止8月底,共售出重卡2.7万辆,比去年同期净增长1.7万辆,166%的累计增幅远超行业平均74%的整体水平。按照目前的重卡市场的行情,以及之前上汽红岩的表现来看,实现销售重卡2.8万辆的年度目标已是“板上定钉”,甚至有可能突破其在2010年创下的3.3万辆年度销售目标。
同时,上汽集团对上汽红岩的增资也给与了上汽红岩一次“涅槃重生”的机会,并且会在车联网、智能化、无人驾驶、清洁能源等领域为上汽红岩提供前所未有的强大资源。同时面对目前国内各大商用车企业纷纷推出升级产品,上汽红岩也早已经在部署之中,预计2019年就会有新品推出市场。
连续八个月的持续爆发式增长,不仅仅是因为“好运气”,也足以证明上汽红岩多年来的“潜心修炼”终于熬出了头。楼建平表示,尽管目前上汽红岩的增长十分喜人,但还要时刻保持危机感,重现辉煌还任重而道远。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