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社会中,无论是什么样的车型,里程表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路程计量工具。通常情况下,由安装在变速箱上的传感器来计算行驶里程。那么,几千年前,不可能拥有里程表的年代,我们的老祖宗是如何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呢?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发明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国古代车辆便是如此,记里鼓车是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一个精巧的机械发明,主要用于计算道路里程。
记里鼓车
减速齿轮的先驱
记里鼓车与指南车属于弟兄车型,又名记道车、司里车。有关记道车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阳……记道车,驾四,中道。”可见至迟在西汉时期,即已有了这种可以计算道路里程的车。到后来,因为加了行一里路打一下鼓的装置,故名“记里鼓车”。
据记载,记里鼓车分上下两层,上层设一钟,下层设一鼓。记里鼓车上有小木人,头戴峨冠,身穿锦袍高坐车上。车走十里,木人击鼓1次,当击鼓十次,就击钟一次。同时期与指南车同为天子大驾外出的仪仗车。
记里鼓车的原理用如今的话来讲,就是当代的“里程表”,也是减速齿轮及计数器的先驱。据资料记载,记里鼓车车轮的圆周长1丈8尺,车轮转一圈,则车行1丈8尺。古时以6尺为一步,则车轮转一圈车行3步。(现代人说的一步是指脚迈出一次,古人把这叫做跬。古人说的步是指左右脚各迈一次,所以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两步。)
车行时,车轮转动,车轮内侧的齿轮带动车底齿轮转动,从而变成凸轮的杠杆转动,由绳索拉起木人手臂,使木人抬手击鼓。
车轮内侧的齿轮与记里鼓车内的齿轮的齿数比例为车轮每转动一百圈,车底次轮转动一圈,使得木人击鼓一次,于是每当木人击鼓一次就代表车行一里。车轮滚动一里的距离,小人击鼓一次,就相当于计算器输入“1”后连续相加,这样累计到十,小人便会击镯。
实际上,记里鼓车是利用了齿轮的差动关系,增加了计算、记录里程的设备,并增加了每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的功能。刘裕在东晋义熙十三年灭后秦时,在长安缴获记里鼓车,说明记里鼓车的应用应早于公元417年,距今起码超过1600年。可见1600多年前,速度、里程装置就已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运用,古人的智慧至今让人叹服。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福田戴姆勒汽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