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购买阶段已经过去,天猫1207亿的成交额所对应的海量订单,给物流配送留下了一份并不简单的答卷。从2009年首届双11天猫成交额5000万到今天的1207亿,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物流配送却一直停留在规模扩张阶段。不过,在今年双11之前,阿里、京东、苏宁开始发力智慧物流,试图破解配送难题。
智能物流双11试身手
11月的第一天,苏宁打造的亚洲第一、世界前三的智慧物流基地——雨花二期智慧物流仓库“苏宁云仓”亮相。据介绍,苏宁云仓在仓储规模、日出货量、自动化水平等整体科技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方面都打破了亚洲物流行业的纪录。
刚投入使用的苏宁智能物流基地,作为今年“双11”期间订单量暴增的服务支撑,通过软硬件系统和大数据,订单可以实现最快30分钟出库。除了速度之外,苏宁云仓的吞吐量也颇为引人注目。“日处理包裹181万件的能力是行业同类仓库处理能力的4.5倍以上”,苏宁物流集团副总裁姚凯表示,在智慧仓库中的人拣选效率每人每小时可达1200件,是传统拣选方式的10倍以上,超行业同类仓库的5倍以上。
姚凯将如今的苏宁云仓称为“4.0物流”。他介绍,4.0物流是全流程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并且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规模化运用。他举了一个典型的数据:14个采用SCS旋转货架的工作站,如果一天工作20小时,大概能处理20万到30万件快递包裹。换成传统物流做法,完成30万左右的作业量,需要两班工作人员,每班200人左右。自动化升级之后,人员效率的提升达到10倍左右。
无独有偶,10月26日,京东也向外界展示了由其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无人仓”。这套系统由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数据感知网络打造,其中的部分技术已应用于京东双11物流配送中。
负责此项目研发的京东X事业部总裁肖军透露,京东“无人仓”是自主研发的定制化、系统化整体物流解决方案,掌握了核心智慧物流设备与人工智能算法,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肖军透露,京东整个无人仓的搭建在2017年初开始启动,大约占地3万平方米,大约在2017年底或2018年初搭建完成,在此之前,无人仓里的设备会陆续拿到正式的仓库去投入使用。
京东阿里早就暗暗较劲
2012年双11之后,出现了快递“爆仓”的现象,消费者半个月收不到货成为当年最受关注的问题。自此之后,各家电商企业在智慧仓储和智慧物流方面,一直在暗中较劲。
2013年,阿里巴巴组建菜鸟网络,希望在5-8年时间,打造遍布全国的开放式、社会化物流基础设施,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物流网络。
去年,菜鸟组建“E.T.物流实验室”,研发物流前沿科技产品,追求符合未来科技发展的物流生产方式。通过与全球顶级的科学家、科研机构、研发企业保持密切交流合作,菜鸟网络希望将最前沿的科技引入中国物流行业,帮助物流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出错率、提高生产安全性。
今年5月,京东成立X事业部,布局智慧物流领域。京东X事业部专注于“互联网+物流”,以技术和科技强化物流体系,为京东自动化分拣中心等物流仓储提供智慧支持。京东X事业部也包括全自动物流中心、京东无人机、京东仓储机器人以及京东自动驾驶车辆送货等智能物流项目。
不久前,京东物流与菜鸟更是隔空比拼。先是6月菜鸟公布实景拍摄的智慧物流视频,7月京东就跟进布局。9月1日中午,菜鸟网络发布了末端配送机器人小G,当天下午,京东就宣布无人配送车进入道路测试阶段。
通过智能仓储、智能机器人以及自动化生产线来提升效率的做法在美国早有先例。2012年,亚马逊豪掷7.75亿美元买下了专注于智能仓储的KIVA机器人公司。截至今年7月,大约有3万台KIVA机器人在世界各地亚马逊的仓库中忙碌着。不仅如此,许多快递企业也都在进行智慧物流布局。
快递专家赵小敏认为,电商企业纷纷布局智能物流,不仅是基于传统快递行业痛点,也是为了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争夺话语权。
快递配送速度提升明显
事实上,历年双11的快递速度一直在提升。以发送1亿包裹所需时间来看,2013年用了两天,2014年只用了24个小时,到了2015年已经提速到16个小时。
赵小敏分析称,快递发展到这个阶段,业务量的争夺已经没什么意义。从消费者偏好来看,他们并不关心是机器人配送还是智能分拣,他们关心的是包裹是否安全、时效性如何、配送流程能否可视化,他们更关注的是消费体验。在双11期间,商家发货晚、快件派送慢,正是最令消费者不爽的购物体验之一。
11月11日22点15分,当天物流订单已超过6亿。通过电子面单和智能分单,菜鸟可以协同快递公司做好准备,或者在特定时段特别高峰进行错峰揽收,让快递网络在巨大的订单量级下有序运行。
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表示,过去3年多,菜鸟网络依托大数据为实现新供应链提供了中后台支持,推出了电子面单、智能分单、四级地址库、智能发货引擎、物流云等产品。
“双11物流背后是一场数据的战争,考验的是数据枢纽的指挥能力。”童文红说,“菜鸟不是一家公司在战斗,是围绕着菜鸟的物流生态圈——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物流合作伙伴——跟我们在一起战斗。”
开放性的数据基础设施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当别人还在纠结货怎么发、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的时候,菜鸟已经深入供应链,解决了商家库存。现在,菜鸟不仅可以帮助商家实现线上线下“一盘货”的转型,更能深度渗入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环节,达到“物流介入工厂”。
以美的生活家电事业部为例,借助菜鸟联盟仓配网络的全国智能分仓,在全国“一盘货”模式下,美的旗舰店及其线上授权经销商的备货统一放置到菜鸟仓,生产部门可以根据线上销售数据实时安排计划。去年双11备货是1:1.4,今年在销售翻倍的情况下降到了1:1;同时周转率提升了37%。
降低物流成本增加收入
根据德意志银行的分析,机器人能够减少亚马逊20%的运营费用,而每一个使用KIVA机器人的公司,每年能节省2200万美元的物流费用,让KIVA到100个配送中心上班,每年能为亚马逊节省25亿美元的开销。
京东X事业部负责人肖军表示,双11背后的高强度仓储运输压力对电商是极大的挑战。智慧物流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升工作效率,在最初的“人推货”阶段每个人完成拣货工作至少需要30秒,而由智能机器人来操作,可每1秒完成一次拣货。此外,通过使用智能机器人,每个订单的履约成本也可降低,尤其在双11等大型促销节点,约可降低京东50%的单均仓储成本。
以物流云为例,菜鸟网络能够帮助韵达把IT基础设施成本降至7元/万单,下降了60%。
苏宁三季度财报显示,物流方面的外部收入增长超过400%。苏宁云商COO侯恩龙向小编透露,近年来,苏宁在物流上投入很大。这么做的原因在于,物流对外开放可以增加收入。
智慧物流还能降低整体运营成本。侯恩龙介绍,物流社会化之后,自己就可以进行资源整合,保持成本最低。比如存储量增加5倍,监护效率就能够提高10倍,人力成本只需要原来的四分之一。
政策鼓励发展智慧物流
一方面电商企业纷纷布局智能物流,另一方面政策层面也在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支持。
今年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等“硬瓶颈”,破除营商环境“软制约”,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分享经济成长。具体措施将包括: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发展物联网,加大农村宽带建设投入、建设商务公共服务云平台、推动传统商业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引导降低实体店铺租金等。
今年5月,商务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部、银监会5部委共同发布关于推进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物流,鼓励商品市场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商贸物流中心、仓储基地和配送中心,引进、培育一批服务优质、运作高效的物流企业,完善运输、装卸、加工等流通设施建设,加快流通设施标准化应用,提高物流科技水平。同时,鼓励建立统一规范的物流信息平台,优化配送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实现物流实时跟踪和可视化管理,增强物流安全性和精准性。鼓励商品市场与机场、车站、港口、仓储基地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流通节点衔接,开展多式联运,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等。
智慧物流的优势已不容置疑,如今又有了政策的春风,电商企业不遗余力地推进物流设施自动化、智能化,快件“马上到”未来将不再是难题。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