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问一个物流人,他最关心什么,答案只会有一个——9月21治超。
号称史上最严的治超,对行业的影响有哪些?前天,我们邀请到新杰物流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坚做客“金话筒”,专门就此事做了一个深入分析。
今天(9月21日)是刚刚治超第一天,每时每刻的情况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件事的起因是三个文件:
7月12号,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
8月18日,交通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发布《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认定标准。
8月19日,交通部2016第62号令,《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
2016版GB1589是对未来的规范
2016版的GB1589讲的是什么?实际上是对未来的规范。
明确了车辆的长度、高度、宽度、载重。长度规定,挂车从14.6米减少到13.75米;高度维持4米;宽度从2.5米到2.55米,冷藏车2.6米;载重原则上按轴重,6*4牵引车+3轴挂车最大车货总质量为49吨,过去也是49吨,但是按治超标准,是55吨。实际各地执行中,基本按治超标准来处理,5轴车为43吨。
明确了中置轴挂车列车长度限值为20米。这个是很难搞清楚的事情,中置轴挂车列车到底是什么东西?从车头到车尾总长度20米。这个东西未来会不会替代我们现在用的17.5米,16.5米的箱车,我算过这个事情根本替代不了。
中置轴汽车列车实际上是两个7.82的货箱,加起来是15米多。实际上还赶不上一个16.5的箱子,17.5的箱子,所以基本上只适合于多频次小批量的货物运输,像快递公司,从上海到苏州到无锡,两小时就要发一次板车。过去没有汽车列车用两个车,现在有汽车列车用一个车。对我们物流公司动辄上百万的货物,装两个车装死人的,这个不可能。两个车加起来90多个方,现在不比我们16.5、17.5米的挂车。
明确了尾板(收起后不超过0.3米)和后导流装置不计算在内。这是一个好事情,以后装了后装尾板没有人管你,但是在其他地方装了后装尾板实际上是有人管的,动辄罚几千上万,这样明确了尾板,就是收起以后不超过0.3米和后倒流装置。
国外有一种装置,平时贴在门上面。当这个车跑起来以后,跑到时速60公里的时候,后面这个东西会张开,张成烟囱一样的东西,后面尖的。现在我们平时的箱货后面是是个平板,它后面变成尖的一样,绕流就少,气流就小,所以它有这么一个装置。伸起来的时候有两米长,一到60公里以下的速度的时候,它就自动收起来的。
每个国家标准的变化和政策变化都有可能改变这个行业。GB1589将改变行业哪些方面?又会带来哪些问题?如下图:
治超是对在用运力的全面清理
我的理解,治超是对社会在用运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
在全行业集体违规的情况下,这是一件让全行业既喜又忧的事情,行业希望公平竞争、希望治超,但是有车的担心已有的车辆不能上路,没车的担心运费会上涨、车辆找不到。
8月18日五部委联合发文治超,明确治超从2016年9月21日至2017年7月31日为重点整治阶段,多部门联合执法、车源货源的源头执法是其特点。但我们也担心,会不会变成某些部门收钱的手段?到了明年7月31日国家不管了,是不是又可以野蛮生长了?车源货源的源头执法怎么落地?明确6轴车49吨为超载的起算点。
明确高度4米、宽度2.55米、总长度18.1米为限值,超过为超限、超过按大件运输车流程申报。
行业对49吨以上算超载有心理准备,但对超限缺乏心理准备。个人觉得政府有关部门对执行此标准后会引起的运价上涨、运力不足也缺乏像轿运车那样的详细测算和应对措施。
行业忧虑各地执法标准的不统一、忧虑运动式的执法。
行业忧虑现在的长途主力车型17.5米高低板、17.5米厢式货车投资作废,尤其是16.3米的集装箱挂车,没到报废年限却不能上路的尴尬局面,政府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治超后会出现的情况
铁路成为最大的受益方。如果真的执行下来,很多干线的货物会转到铁路上去,但是铁路准备好了吗?我认为没有。这么大的货量,铁路兜得住吗?
起初的观望,造成运力大幅下降、运价大幅上升。这次G20峰会,上海出港的运价上升25%左右。如果运力受限,运价也会上升20%-30%,造成合同物流公司的短期亏损。
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我一直认为,短期的价格一定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长期的价格一定是由成本决定的。供给不足,需求很旺盛,你说怎么办?运价就涨上去了。不愿意掏钱,就找不到车,运价就飞涨。
如果政府持续保持治超的高压态势,运输公司会去买新挂,会去改厢,运价会继续维持高位,合同物流公司与客户进行一轮新的博弈,运价上涨会最终传导到消费者那里,对于低价值货物会上涨较多。
就目前来看,不只我们物流公司压力大,政府都觉得压力很大。这个治超到底治成什么样?很难说。
如果市场上都是合规车辆,他们会部分或者全部不走高速,预计高速路费可能会有一个明显的下降,高速公路高速的亏损将更加严重,轻量化箱体会受到青睐。
个人对治超的一些看法
行业公平、安全应达成共识。第一,一定要安全,我们不能无限制的把车辆扩大,不能不安全的做很多事情。第二,一定要公平,不能说我用16米的车,他用17.5米的车,他用20米的车,这都是不公平的。标准要对所有企业都一样,这样才能公平竞争。
全国执法应该统一,交通部、公安部对问题应有一个权威的解释,而不是由各地随意解释,二部应设立治超举报电话,避免各地任意执法。昨天,公安部说治超这件事最重要的是治重,对于超限以批评教育为主,不再作为检查的重点。但官方也没有统一的解释。
应借鉴轿运车治超的办法,充分动员、循序渐进、逐步规范。
治超对不同细分行业的影响
这次治超,对危化品影响不大,因为危化品已经很规范了,但对海运柜影响比较大。
煤炭等原材料。此次治超对煤炭等原材料的短途运输影响比较大,包括大米,这种基本上全超。有些钢铁,出厂的时候就已经超了,拉的货最起码40吨。
快速消费品重货。对矿泉水、可乐等快速消费品重货,此次治超影响较大。我把这些归到短途运输,因为可乐、矿泉水基本上在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罐装厂,如果从上海拉倒乌鲁木齐,那么这瓶矿泉水得五块钱。如果要运也得是水运、铁路这种更加便宜的方式,对公路来讲不太适应。
快速消费品泡货。短途来说,影响不大,影响较大的是长途运输。对于一些厂来说,快速消费品泡货是供应全国的。泡货短途运输用的基本上都是12.5米以下的车,如从上海到南京,基本上是12.5米以下的车,影响就不大。12.5米再怎么抓,也不超标,怎么都是泡货,重也不超,尺寸也不超。但是如果是长途,刚才讲了17.5米高低板,17.5米箱车,这就算超载了,真要抓,影响是会很大的。两个17.5米箱车要装12.5米要装3个了,所以影响就会比较大。
家电。不管长途、短途,对家电影响都非常大。以前17.5米高低板,270-280个方都常见,现在跟他说不能超,得装箱车,得18.1米,原来装一个车,现在恨不得装三个车都不够。单件尺寸很大,不好装,以前是敞篷车可以装两层4.6米,4.7米,就走了。现在这一整,内径只有2.5米怎么搞,只能装一个上面还是空的。
高科技产品。中短距离运输跟快速消费品泡货差不多,都是用12.5米的车,影响不大,但长途运输影响较大,如上海到广州基本上都是20米的车。
医药。总体来讲,无论短途还是长途,影响都不大,因为它的每一批的量都比较小,稍微长一点都影响不大。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