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鲜市场异常火爆,尤其是在电商平台上的运营。与此同时,冷库、冷链等相关的配套设备行业也跟着兴起。近10年间,福建省的冷库库容扩大了2.2倍,位居全国前列。
2016年8月10日,福建省商务厅发布《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将发展冷链物流放在重要位置。“到2020年,福建省果蔬、肉类和水产品的综合冷链流通率达50%左右。”根据《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到2020年,福建省冷链流通率将大幅提高,力争新增冷藏运输车1800辆,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15%、50%和80%以上。有了冷链物流保驾护航,以后福建省人民将吃上更加新鲜的果蔬生鲜。
据了解,福建省“十三五”冷链物流发展主要目标提出,到2020年,福建全省基本建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设施先进、标准健全、绿色低碳、上下游有效衔接的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装备水平将显著提高,新增产地预冷保鲜冷库125万吨,新增现代化冷库库容200万吨,新增冷藏运输车1800辆,冷藏集装箱700个。冷链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
同时,福建省还提出,“十三五”期间,福建产品腐损率明显下降,全省果蔬、肉类、水产品的采后腐损率明显下降,分别降至15%、3%、5%以下,分别比2015年降低10个、2个和5个百分点。
建设低温物流配套设施
近年来,无论是从食品安全角度,还是保护农民利益角度,政府对冷链物流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福建省尤其特出。近日,福建提出重点布局销区和物流枢纽城市低温物流园区、产地低温集配中心和物流集散地的中转集中区,做到既突出区域特色,又体现各板块互为配套、互为补充和互为带动,以满足生产、流通发展和消费需求。
福建省要求,福建省各地重点布局销区和物流枢纽城市低温物流园区,2020年前,各设区市至少建设一个与本地产业布局和消费需求发展相适应,有特色和前瞻性的低温物流园区。其中,福州重点改造提升马尾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建成水产品低温物流园区;改造升级南通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果蔬、冻品低温物流专区。
因地制宜,福建省在产区重点布局农产品(000061,股吧)低温集配中心,并在沿海港口重点布局低温物流中转基地。福建提出,将在漳州、泉州、三明、龙岩、南平等特色农产品产区分类发展预冷设施,重点发展水果、蔬菜、竹笋、食用菌、鲜花、畜禽肉食品的冷链预冷和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同时,福建将顺应对台、港澳地区及海丝沿线国家等经贸往来日益频繁、流量快速扩大新趋势,重点在福州港、厦门港、湄州湾港、新泉州港等沿海港口以及具备海陆联运条件的晋江陆地港等,布局建设一批港口低温物流中转基地.比如,闽清、南安等围绕进口活牛加工基地,建设一个冷鲜牛肉物流集中区,以满足进出口岸肉类及海鲜、水果等商品中转、分拨需求。
打造全国冷链物流示范
在“互联网+”一路高歌猛进的今天,福建欲通过“互联网+冷链工程”不断提高冷链资源利用率。
据悉,福建省希望建立冷链物流资源交换共享机制,构建集信息发布、在线交易、车辆跟踪、货物查询、产业动态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第三方冷链物流资源交易运营平台,并着力整合冷链仓储、运输等物流资源,促进生产、冷藏、运输、批发、零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资源共享,实现策略联盟、协同组合、精准营销、高效配送,以此不断提高冷链资源利用率。
同时,福建还将在全省各大城市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冷藏冷冻的中心综合仓库,新建干线运输和同城冷链配送绿色车队,装载卫星定位系统和全程温湿度监控系统,实现全过程跟踪管理。未来,平台将在本省运作成功的基础上,向福建省外、全国延伸,打造全国冷链物流示范。
如今,随着中澳、中韩等自由贸易协定实质性谈判的结束,以及中冰、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的相继实施,我国将与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自贸关系,食品进出口的频度和力度进一步加强,其中果蔬、肉类、红酒以及乳制品的进出口份额逐年大幅提升。而福建下大力气发展冷链物流无疑将会对食品进出口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