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已经习惯去网上寻找食材,大量的生鲜产品不仅比超市卖得便宜,还能时常尝口鲜,得到市场上买不到的新鲜食物。而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民,也可以把本来难以销售的农副产品直接销到城里去,效率提高,致富的机会也来了。问题是,运输成本太高。
网购生鲜的人都有过这种经验,有时候运费能达到产品价格的一半甚至更多。直销带来的便宜,都被运费给“吞”了。对此,不仅消费者不满意,电商也饱受其苦,2015年有报道称,全国生鲜电商大概有4000家,而只有1%盈利,4%持平,95%亏损。
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保证产品的新鲜。因为生鲜变质而产生的投诉很多——去年人民网做过统计,蔬果等生鲜产品,消费者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商家的图片描述和现实有比较大的差异,有烂果、次果、淤伤果;而对于海鲜等生鲜品类,消费者的投诉则主要集中在冰袋已经化水、海鲜的肉质已变软甚至渗水、有异味等等。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运输造成的。
可以说,面对庞大的生鲜市场,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运输、仓储、包装等诸多环节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拖了市场的后腿。
如何让冷链配送不掉链子?恐怕还得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包装上应该改进。现在商家寄送生鲜,大多采取“泡沫箱+冰袋”的模式,有的甚至使用矿泉水瓶冰冻降温。这样做增加了包装的体积、重量,泡沫箱还会造成污染,但配送途中融化致使商品变质的情况依旧时有发生。研发推广新型的保温包装,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报道,已经有商家使用超低温蓄冷剂代替冰袋,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尝试。不过,要真的让包装赶上趟,恐怕要整个包装行业动起来进行产品创新,产品标准也要跟上。
另一方面,运输、储存、转运环节,则需要更大的投入。例如高速路会对货运车辆体积、载重有所限制,而冷藏车因为有制冷和保温装置,运输的货物就会减少。这种限制是硬性的,恐怕很难改变,但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对运送农副产品的冷藏车予以一定的优惠、补贴,以抵消部分成本,增加运输的积极性。
再比如仓储,减少成本的最好方式,恐怕还是规模化。这就可以考虑在中心城市周边或机场附近设立一些专业的冷藏仓储区,供电商们储存商品或分拨货物。当然,专业的、细分的运输公司也很重要,海鲜、果蔬、肉类等商品,运输的要求不一样,需要不同的运输公司和工具,来保证其保质运输,这在目前基本还是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在冷链配送的各个环节中,还存在着一些人为干扰。有冷运企业的负责人反映,现在冷藏车辆大多为改装厂定制改装,技术更新快,可是车型公告要求时间长,这导致了先进的车辆反而无法登记上牌。消除类似的困扰,则需要政府部门积极靠拢市场、提高效率,为这个行业创造好的发展氛围。
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应。无论是政府、投资者还是现有的企业,都该认识到冷链配送行业的潜力所在。这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应该更积极地投入,让它快速发展、完善起来。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