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刚开年,围绕数字化经济而来的政策红包就一个接一个的抛出。
国务院在年初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其中明确提到“大力发展智慧物流”,要求加快对传统物流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显而易见,从2020年开始在资本市场上崭露头角的数字货运平台,正是此次顶层规划的直接受益者。
此前,这些平台企业因背靠整车运输板块长久以来并不为大众熟知。而实际上,整车运输占据着中国公路运输市场业务量的70%以上,据灼识咨询(CIC)预计,2025年中国的整车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4.5万亿元,正是具有广阔空间的蓝海市场。
顶层关注也伴随着各种对于数字货运平台前景的展望,毕竟数字化工具已经不止一次颠覆原有逻辑,对传统行业重新洗牌了。而整车运输这个万亿级别的蓝海赛道也正是数字化大显身手的好地方,这种不确定性让外界充满猜测,传统的三方物流企业和数字货运平台是什么关系?数字货运平台会不会吃掉三方物流,取而代之直接与货主对接呢?
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我们要从整个行业链条的分布开始看起。
数字化手段助力三方物流降本增效
一般来说,物流产业链条可以简单分为货主企业、三方物流、货车司机几个核心流程点。货主企业一般为制造业,其发出基本需求、提供待运货物,三方物流进行揽收并组织分发,再由货车司机作为运力运送货物到目的地。
虽然看似三方物流只承担揽收再分发的工作,但实际上,随着社会分工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三方物流所提供的价值远不止那么简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生产、销售和消费,物流活动日益庞大和复杂。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确立核心竞争力,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选择把不属于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外包出去,产生了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
因此,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务有运输、物流仓储、存货管理、运单管理等一系列专业化的复杂工作。而数字货运平台正是在此基础上为三方物流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把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线上化,将传统粗放的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以此实现效率的提升。
去年11月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的路歌正是数字货运服务商的典型代表,其在招股书中清晰提出公司定位是为物流企业提供全链路数字货运服务。
根据招股书,路歌的服务针对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问题和痛点,比如业务流程冗长缺乏透明度、缺乏稳定的运力资源供应、结算支付方式复杂低效等等,并对此提供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全流程数字化、透明化,并优化运力资源供应链,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不过,由于解决的行业痛点不一样,不同数字货运平台和三方物流的关系也存在区别。除了服务于物流企业之外,市场上还有另外两种较为常见的模式:
一种是直接为货主服务的平台,此类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产生了和三方物流公司之间的竞争,双方比的是核心竞争力是得到货主的认可。另一种模式是既服务于三方物流也直接服务于货主企业,在扮演三方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只服务于相对简单的需求,对于大三方物流,仍以服务合作为主。
三方物流和数字货运平台的双向奔赴
可以看到的是,随着大货主企业规模的增长以及对降本增效的要求,大型三方物流越来越青睐与技术能力更强、能够赋能到各个环节的大型数字货运平台合作,三方物流依托平台的数字化力量赋能其自身发展,尤其在运力管理方面持续发力。
中国最大的民营物流企业之一盛丰物流选择投向了数字货运平台的怀抱。从2015年开始,盛丰物流通过与路歌的合作,逐步完成线上运力资源直采运营,使得运力资源的募集、调度、过程管理、结算及评价数字化,同时实现在线运费谈判,进一步增强对运力资源的管控能力。
不仅是盛丰物流,主营大宗货物公路运输的四通物流也是路歌的服务客户。路歌将四通物流线下的运力采购模式和运力信息都进行了线上化,针对不同的运输任务,路歌系统自动推荐符合运输要求的车型。通过这种模式,四通物流沉淀了大量优质运力,并最终形成专属的运力池,实现稳定运力的高效使用。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大型三方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数字货运平台的良性作用,并与之展开了全面的合作。同时,随着未来数字化在整车运输行业渗透率的逐步提高,专注于为物流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数字货运服务商不仅不会替代三方物流,相反的,两者之间的合作将越来越深化,两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以数字化为核心枢纽,降本增效为终极目标,形成齐头并进、双向奔赴的关系。
不过,由于整车运输行业集中度较低,以及目前数字化渗透率只有不到10%的现状,这一万亿级别的市场仍在蓝海阶段,各家初露峥嵘的数字货运巨头们还在继续探索最佳盈利模式,群雄逐鹿的阶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三方物流企业也需要看准不同数字货运平台的定位,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数字化货运服务商合作协同。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