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稳步展开,近期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备受关注,但大部分文章和报告并没有说清楚到底这个“热火朝天”的市场有多大,究竟物流企业能够承接多少服务,以及不同供应链模式下到底需要怎样的物流服务能力。
本次我们将通过数据一一回答以上问题,为行业内外的读者讲清楚到底新冠疫苗的物流性不性感,机会在哪里。
全球新冠疫苗研发情况
本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主要包含5大技术路线: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苗、mRNA疫苗以及DNA疫苗,中国在所有路线上均有探索的企业。类病毒颗粒VLPs和减活疫苗路线由于缺乏优势,基本很难获得量产。
疫苗从研制到上市,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筛选疫苗毒株-临床前疫苗研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一期、二期、三期、四期)。
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目前,疫情至今共有314余种疫苗处于研发中,有超过89支候选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已经有4支疫苗获得了部分国家的完全批准和更大范围的紧急使用授权,有11支疫苗获得了部分国家的紧急使用授权。
2020年底已有约50亿产能疫苗获批,根据研发进度,2021年将有20余种疫苗相继获批量产,Q2将迎来投产高峰,全球产能预测可达130亿支(根据各家宣称的设计最大产能匡算)。考虑实际产能预计小于设计产能并存在产能爬坡阶段,所以预计全球将在2023-2024年实现全部接种。
全球新冠疫苗需求分布
全球新冠疫苗实际订购量已达120亿剂,仅覆盖全球约78%人口,分配则呈现“贫富不均”。简单测算,2019年全球人口约为76.7亿,若实现70%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对应疫苗需求量约为107亿剂(假设接种2剂可实现终身免疫)。
国内疫苗采购数量13.4亿,按国内新冠疫苗优先接种群体约3亿,估算未来一年国内需要接种12亿支新冠疫苗,虽无法满足所有公民接种,但可覆盖3亿优先级群体的4次接种。
全球新冠疫苗物流市场分析
新冠疫苗全球市场规模可达8800亿人民币,按7%的疫苗行业物流费率估算物流规模约620亿。从疫苗类型的角度看,mRNA技术路线的市场规模最大,其次是重组蛋白亚单位,两者市场份额占比近75%。
各路线对冷链物流要求不一,从各类疫苗公布的产能和严格配送温度看,市场需求最大的mRNA需-70℃运存条件,对物流企业的运营要求极高,其他配送温度在2-8 ℃。
从供给产能估算中国药企新冠疫苗物流规模约140亿;按照实际订单需求预测规模达88亿,其中国内需求占比约50%,海外需求主要发往北美、西欧、南美及东南亚地区的灭活疫苗。
新冠疫苗物流供应链模式
针对以上物流需求,新冠疫苗交付有三种不同的物流供应链方案,由于新冠疫苗国内以及国内辐射全球的物流需求的不同,所以在温度要求、运输距离、疫苗数量及成本、交货时间、仓库要求及包装设备等相关因素也会有所不同,在物流供应链方案制定时也需要具体考量。
由于新冠疫苗已被政府列为免费向公民提供,因而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属于“一类疫苗”,即由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集中招标采购且数量较大。
各疫苗生产企业(国药等)多采取自有冷藏车或委托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SF等)进行运输,直接配送到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冷库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委托的有资质的第三方冷库,由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管理和再流通。对疫苗生产或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此环节中除对冷库要求较高外,冷链干线与配送质量风险相对可控。具体要求: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的核心结论:全球新冠疫苗市场将近万亿人民币,对于冷链物流来说是个蛮不错的市场,而且产能分布在国内较多,不仅会有国内物流还有国际物流需求。
对于新冠疫苗的物流机会在于:各省市政府(疫控中心)CDC新冠疫苗仓配一体服务;疫苗生产地城市配置疫苗冷链运输的设备及疫苗运营服务;结合国内药厂疫苗出海需求目的地方向,建设GxP认证的海外枢纽;机场仓储分拨中心的建设,可考虑部署国际航协CEIV认证的药品中心。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