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电商的勃兴给以电商件为主的“通达系”快递企业带来了发展机会。作为“通达系”中成立时间最早的企业,申通快递的寄递网络和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与此同时,申通也在积极开展新业务:建立海外网点,开展转运业务;深耕西部、农村,激发市场需求;谋求融资上市,加大资金投入……
对于申通这5年来的变化,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表示,提升服务和大胆变革推动是申通不断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
服务才是硬道理
2013年“双11”,申通快递最高日票件量突破1500万票;2015年,这个数字达到4300万票。对于业务量的成倍增长,陈德军表示,网络的承载力,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企业的实力,但业务量不能成为企业综合能力的唯一标准,“服务质量的提升才是硬道理”。
陈德军说,快件从收到派都需要成本,为冲量而压低价格会对整个网络的稳定性造成伤害。低价最终换来的是低质服务。当企业的市场口碑受到损害时,再大的业务量也是徒劳。对于申通来讲,稳定的寄递网络、高质量的末端服务,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因此,申通在乎的不仅是数量,更是质量。“我希望通过高质量的服务,让消费者对申通这个品牌交口称赞。”
2015年,申通在提升质量方面做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通过对企业的战略定位、细分产品和细分市场等多个领域进行梳理和研究,提出改进服务的意见,并在实操中进行严格落实。申通的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国家邮政局数据统计,2015年5~11月,申通的申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其申诉率的下降幅度居于行业前列。特别是2015年“双11”期间,申通的申诉率为12%,比2014年下降了近22%。
“我们要超越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虽然目前申诉率下降明显,但与企业的目标和期望还有一段距离。”陈德军说,在2016年,申通将对服务质量进行重新定义,从信息技术、中转路由、网点规模、大数据使用等多个方面和维度入手,进一步实现“提质”的目标。
上市提升软实力
一直以来,谁将成为国内“快递第一股”都是行业关注的热点。到2015年年底,这个答案逐渐明晰。申通“借壳”艾迪西登陆A股市场,有望成为“快递第一股”。
对于任何一家谋求上市的企业来说,上市不是目的,而是发展的新起点。申通也不例外。
据了解,在股权转让过程中,申通将募集不超过48亿元配套资金,其中约28亿元将被用于中转仓配一体化、运输车辆购置、技改及设备购置及信息一体化平台等项目的建设,以升级配套设施。而相比设备设施的更新,陈德军更看重上市对吸纳人才和企业管理等软实力的提升作用。“上市能够锻炼团队,而股权激励则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申通。同时,登陆资本市场,还能帮助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对于申通未来的发展,陈德军表示,将以快递业务为基础,打造以“智慧申通、文化申通、信息申通”为标志的开放型生态圈。
◆“智慧申通”将充分激发申通网络员工的智慧,打造出一个有底蕴、基础扎实的稳健平台;
◆“文化申通”将在企业的VI和软硬件上进行改善,提升配送、中转和售后服务等整条产业链上的企业文化水平;
◆“信息申通”则是利用信息化和数据化手段,在运输、派送等流程上,实现包裹的“数据先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变革改变未来
对于快递业的高速发展,陈德军坦言,这超乎了他最初的想象。“电子商务的发展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未来,快递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而申通要面对的,不仅有机遇,还有挑战。”有挑战,就要有变革。“加强改革、股权下移、有效整合”这12个字是他对申通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
“从公司团队建设到末端网点,包括整个运营平台和产品品类,都会进行改革。2016年,申通将在全国10余个中心城市新建现代化的自动分拣中心,目的就是要把申通建设成一个有规模、有质量的发展平台。”陈德军表示,上市之后,申通的股权将进行下移,不仅要下移到高管团队,还会延伸到加盟网点。“甚至表现优异的一线快递员也有获得公司股权的机会。”
陈德军所说的变革不仅发生在申通内部,他也希望能够对行业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在2015年,申通和天天进行了战略重组。对此,陈德军表示,“双方会进行自下而上的整合改革,首先从末端网点开始改革,然后是中转路由、航空腹舱等,最终实现优化管理团队、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务质量的目标。”
“中国的快递企业数量太多,市场集中度不够。而美国的联合包裹、联邦快递和美国邮政3家企业就占据了美国90%以上的快递市场,并且都是国际巨头。”陈德军认为,通过兼并重组,未来,中国快递市场可能只有4~5家快递企业。“这样也能更好地培育出中国快递的航空母舰,走向国际市场。”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