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输人故事 > 正文

快递小哥汪勇背后的故事:通行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2020-03-28 09:05:00

  顺丰快递小哥汪勇发了一个朋友圈,晒出了一张通行证。

  “国家博物馆已经确认收藏这张通行证,多少次酒精消毒,多少个关卡的检查,让它如此沧桑。1.27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大困难,武汉禁行,没有通行证车辆不允许上路,当时非常多的志愿者停在了这一步,没有办法解决!我想继续送那些医护,我尝试联系院方,金银潭院方为我这个不是医院内部人员的车辆盖章了医院的公章,这个应该是史无前例的,我拿到证明的时候知道院方需要承担什么风险与责任,非常感谢。这张证明解决了的第一个我个人处理不了的困难,1.28以后,我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坎坷,n个自愿者,好心人士,大企业,政府部门,每一次他们出手相助我都知道背后的风险与意义,感谢所有我遇到的美好。再次再次感谢一路上站出来的所有人,我一辈子记得你们!”

  这张皱巴巴的通行证,是汪勇这两个月来成为“勇哥”的见证。

  1月25日,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自2020年1月26日0时始,除经许可的保供运输车、免费交通车、公务用车外,中心城区区域实行机动车禁行管理。”

  “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当时一天运送五六十人上下班,这是靠我个人能力能解决的事情,很多人被挡在这一步,我怎么办?”1月23日鼓足勇气开始的行动,难道三天之后就此止步,看着医护人员,汪勇不甘心。他开始试着联系金银潭医院,“能不能给开个通行证?”

  第二天下午,汪勇拿到了这张通行证,他在武汉城区的通行问题得以解决。“我之后做的所有超过我个人能力的组局事宜,都始于这张通行证。盖这个公章是要担风险的,但是医院盖上了这个章,就意味着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和后果。正是有更多人站出来,每个人的杯水车薪才燃成熊熊烈火。”疫情所反射过来的,是更多的责任和担当,还有破解问题的方向和希望。”

  正是用这张通行证,汪勇完成了后来的无数事宜,这张每天要拿出来不下于30次,消毒十几次的通行证,变成了现在皱皱巴巴的样子。汪勇最记忆犹新的是连夜开车往返100多公里,到鄂州葛店运回了2000双医疗队继续的防护鞋套,一路8个关卡,通行无阻。“感觉是金银潭医院开出来的,大家特别认可。”后来换发新证,汪勇都没有舍得去换,以至于他自己都无法开车回家。

  3月1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公告,面向全社会长期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实物和资料,以铭记这段全民抗“疫”的历史事件,见证抗“疫”艰辛历程,传递抗“疫”正能量。工作人员通过媒体渠道联系到汪勇,汪勇决定捐出这张通行证。“我觉得捐出来意义重大,能让更多人看到这张通行证,可以更加相信自己,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伸出手去帮助他们。尤其是下一代,可以在他们的心里植下种子,当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可以站出来。”

  正是这第一个困难和后来遇到的无数个困难,让汪勇认识到:“遇到的难事,不一定只有一种解决办法,调整心态,以结果为导向考虑所面临的各个问题,目的就是如何才能解决?不在乎过程中有多少拒绝,嘲讽……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不要因为出现在你面前的任何事情让你停下来指责,谩骂,哭泣,然后理所当然的停下,其实你看,也许你把指责谩骂哭泣的时间和精力多试试其它办法,多努力几次,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找到解决方法就能更好服务医护人员,这就是汪勇做事的原则。有很多人惊讶医护人员和汪勇之间的感情,汪勇说:“很多医疗队员愿意扛风险为我省口罩,我也愿意尽力为他们保驾护航,开始是互相感激,后面是互相信任,再后面是自然而然,我会这么想这么做,他们也认可我的所作所为。一起拼过命,一起迎来曙光,一起凯旋,一起帮助了很多人,这些加在一起,就是我和医护人员的感情。”

快递小哥汪勇背后的故事:通行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最近一段时间,汪勇在为援鄂医疗人员提供免费寄递服务,同时为各个援鄂医疗队送行。自己的顺丰工服上面签注的一个个名字,都是汪勇两个月来的温暖记忆,那些热烈拥抱后分别的面孔,带着湿润的眼神,和“勇哥”和武汉深情地道出再见。“分别的时候好多人哭,男医生脸上也挂着眼泪。”汪勇说自己没哭,“有无数心酸时刻,就有无数的感恩感谢。” “分别是难过的,却又如此开心”,开心大家终于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而自己又开始切入下一步的公益事业。

快递小哥汪勇背后的故事:通行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帮助老人、小孩和高中生,这是汪勇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他背后的支持,来自于顺丰公益基金会。“我很骄傲我自己所在的企业,3年前当我知道顺丰公益做的’莲花助学’的时候,我的眼睛都瞪大了,这公司真棒。”下一步汪勇准备在基金会支持下做三件事,一是帮扶老人,为1000户老人提供米面粮油消毒用品;二是帮助孩子,和教育机构合作实施在线辅导;三是资助3000名湖北籍高中生,助力他们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外完成学业。在这三项事宜里面,汪勇主要负责落地实施,“以前我擅长做统筹规划协调,但是这方面基金会更专业,疫情期间我们可以只顾结果,但是现在做公益更讲究专业。”

  汪勇自己之前的方向,是和此次疫情中建立联系的志愿者一起,帮助贫困地区的老人孩子,“疫情散了,团队不能散,都是愿意拼命的人,要为更多的人做事,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参与进来,一起发挥长项,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群。我们不搞个人光环,什么’很厉害’、什么‘平凡英雄’这些都没用,真正帮助到有需求的人,这才叫有用。”

  汪勇说,他还要捐出一件见证抗“疫”的实物,由于正在审核流程中,还不能向外透露,大家一起来猜一猜,会是什么? 

  更多汪勇故事,刊载在《快递》杂志第三期封面故事。

生命摆渡人

  抱起两岁半女儿的那一刻,两个人都戴着口罩,汪勇在躲闪,而女儿一下子就亲了上来。

  汪勇瞬间被爱融化,这么多天,他给别人的爱,都满载在女儿隔着口罩的这个亲吻,还给了他。

  电影《无问西东》中说,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一个纠结了一小时的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改变着很多医护人员的生活。“志愿司机”“招募人”“后勤管家”“扫街者”“组局者”“演戏者”“生命摆渡人”,这些累积的称号背后,是大年初一凌晨出发的孤胆快递小哥。

  从一无所有到一呼百应,从一心一意到一往无前,四个词串起汪勇的这段人生,串起了志愿者们和医护人员之间“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见”的热血与爱。电影《美丽人生》里说,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丽的。

  汪勇始终在感谢,自己除夕前夜11:00的那一刻,有点冲动,有点理想主义。就是这一刻,让这份从大年初一凌晨开始的温暖,绵延不绝。一个又一个新的“局”不断组成,一点一点的爱不断传递,一点一点的计划渐进实施。这背后,是如此之多的志愿者始终保持的善意。

  一个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能有希望。他们是别人的英雄,也是未来的希望。 

  "怕,真怕,捅破生死的事,没有什么是职责所在"

  一切源于他偶然闯入一个“医护人员车辆需求群”。

“撒谎三件套”

  金银潭医院的一位护士在微信群中求助:“回不了家,接应时间是大年三十6:00。大年二十九时发出的消息,一直无人回应。”23:00,汪勇说了声“我去”。

  作出决定前的一个小时,他考虑了三件事情:一、如何出门;二、不回来住哪儿;三、如果出事怎么办。那个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晚上,他想了所有的事情,如果遭遇不幸,家人、车贷、房贷,这些怎么处理?出发前,他就“把脑袋提了起来”。

  住的地方是最先想好的,点部仓库,一楼,通风好,有上下铺。最大的不足是潮湿阴凉。汪勇后来回忆说:“没啥不好的,有地儿住已经是最大的幸福。”而他每次都是在早上量体温确定发现不足36摄氏度时才感觉到,“仓库里面真冷啊”。

  汪勇的反常引起了妻子彭梦霞的注意。彭梦霞发现,吃过年夜饭是看春晚的时间,但汪勇却一直背对着她“刷”手机。彭梦霞一开始觉得可能丈夫跟自己一样比较恐慌,在看一些新闻,但随后她突然瞥见汪勇手机上出现了“医护接送”的字眼。彭梦霞很害怕,立刻对汪勇说:“你不要去搞这个事情,你看看行,但不要去!”但其实,在哄女儿睡觉的时候,汪勇心里早已思谋好了计划。

  在小编采访的时候,汪勇开玩笑地与小编分享了他和妻子的“撒谎三件套”:一是公司加班,自己房贷车贷缠身,妻子不可能不让他去工作;二是不要贸然打电话,要发微信,给彼此思考时间;三是降低对方心理预期,她就会答应你程度稍低的请求。所以为这个三件套,他搭配了一个“三步走”。第一步,告诉妻子点部春节值班。第二步,告诉妻子自己接触了疑似病例需要隔离。第三步,如果被拆穿,就说自己并没有在一线。他却没料到,亲人之间那种感应,早已穿透了这种善意的隐瞒。

  第二天,汪勇离开了家,妻子果然没有怀疑。

  “我来接你了,你有酒精不?”汪勇打通护士的电话时,护士不敢相信在这个时候会有人来接她。她坐在车上哭了一路,汪勇的腿抖了一路。

  这一抖,抖了一天。12个小时,接了30多人,接近19:00,腿抖得止不住,他收工了。接下来他要按照“计划”向妻子撒第二个谎。

  “我有些事情要跟你说。”收到丈夫信息的彭梦霞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回了一个电话。“今天我一个一起工作的同事发烧了,为了安全起见,我最好还是去隔离一下,就在我们公司的仓库里面隔离。不要跟爸妈说。”汪勇说。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彭梦霞很害怕,她知道这个病毒的传染性很强,但是为了家人,她支持丈夫这样做。此时的她依然被蒙在鼓里。

  安抚好妻子,躺在床上的汪勇回忆起这一天上车的人,他没有看清也不记得一个面孔,但内心的惊惧让他再次考虑到生死问题,“如果万一有事怎么办”“大不了卖房子”。

  “其实想通了就没那么害怕了,腿也不抖了,11点钟,沉沉睡去。”

  没想到这是此后一个多月时间,他睡得最早的一次。惊心动魄和千转百回的一个多月,开始了。

  第二天,回家拿上妻子放在门外的一些衣服和生活用品,汪勇毅然踏上征程。“从那天开始的一个月里我就没怎么见过他了。”彭梦霞说。

  在送出第一天的善意之后,汪勇决定,继续干,因为“人家都拼出命来救我们,我们为何不能送他们回家”。他知道全国医疗救援队来之前的这一周,金银潭医院在这场战役中的角色,他自己日常快递服务的片区就在这附近;他也清楚地知道,医护人员要想从这里叫辆车有多么困难。

  “平常大家开车都尽量少经过这里,何况这个时刻”,走路4个小时,深深地刺激着他。“一天接送一个医护人员可以节省4个小时,接送100个就是400个小时。”账不管如何算,汪勇都觉得自己赚大了。“这能救多少命啊,至少能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儿啊。”

  然而,汪勇的拼命让自己“破绽百出”,随后的几天里,彭梦霞觉得不对劲。“女儿很黏他,每天都要跟他电话或视频。我就发现他经常不接,一直说有事。”

  可能汪勇自己也觉得没办法再这样骗下去,就把一部分实情告诉了妻子。“我在做一些资源的协调,不会直接接触到危险,知道吧?” 他把接送医护人员的事情隐瞒了下来。

  “不行,我不同意,你回来!家里老的小的都很需要你,万一有什么事情我们怎么办?你这太不负责任了,你不把我们这个家放在心里吗?”一听丈夫在做志愿者,彭梦霞一下就哭了出来。

  “你不要慌,其实你要想一想,医护人员现在缺的东西太多了,神经也是很紧绷的。如果说他们倒下了,我们武汉就很危险了。他们难道就都没有家吗?”

  听到丈夫的解释后,彭梦霞愣住了,逐渐冷静下来。“我还能怎么反驳他,他说的确实有道理。” 

“这次希望没给父母丢脸”

  彭梦霞说,生活中,汪勇是那种自己宁愿承受所有的压力也不让家人去受委屈的人。“因为房贷和家里生活的压力,他在做快递之外晚上就去跑滴滴,很多吃苦的事情都做。”

  虽然不能回家,但汪勇对妻子是千叮咛万嘱咐。“你不要去看每天增加了多少人,这不是你要去操心的,你要学会怎么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他还向妻子普及病毒的传染途径、预防的方法等知识,他不允许家人出现一丁点意外。

  “‘封城’以后家里没有备什么菜,但还可以去一些暂时没有关闭的超市买。这时汪勇就不允许我们去超市,甚至不允许我们下楼。他说他去买了放在楼下我们去取。”彭梦霞说,“但你知道吗?为了不排队,他每次去买的时候都是趁着超市快关门了再去,买回来的菜可能都是人家挑剩下的,我们一家人吃了很长一段时间这种不新鲜的菜。肉根本抢不到,我们一个月没吃肉。而他就说有吃的就行了。他每次买完菜就放在单元楼门口,只准我一个人戴着手套下去拿。还让我尽量等楼道里没人的时候下去。”

  汪勇放下菜一般会直接离开,偶尔有点时间能和妻子见一面,他也是站得很远。“我想抱一下你。”妻子说。“不行!拿完菜赶紧走。”

  汪勇是独生子,自己做志愿者的事情一直没有让父母知晓,他也不让妻子说。因为儿子和儿媳妇的隐瞒,汪勇的妈妈直到2月13日才从朋友那里知道儿子在做志愿者。

  “知道消息以后,婆婆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他就承认了。我当时看到老人家眼里都是泪水。但他们还是忍着,而且鼓励儿子,‘在这么难的时候去帮助医护人员,你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家人很为你骄傲,希望你做好防护’。”但彭梦霞说,其实从那天之后,整整10天老人家晚上都没怎么睡觉。后来一直到汪勇23号回来,而且去做了CT显示没有什么问题,大家都很开心,老人家才踏实睡了个觉。

  “当点部主管那一年,其实他比之前更累。每天在家的时间很少,遇上‘双11’‘双12’,他就在公司住十几天。当了主管,他很负责任,而且他在当主管那一年在顺丰内部得到了很多荣誉,把业务靠后的一个网点逐渐做到中等水平。后来因为孩子还小,老人身体也不好,都需要他的陪伴,所以他就选择了继续当快递员。”

  “他是一个特别有担当和热心肠的人。有一次我们出去逛街,他看人家妈妈推着孩子过坎,就赶紧从很远跑过去,帮人家推过去。有一次遇到一位年纪蛮大的爷爷很吃力地蹬三轮车上坡,他就跑过去搭把手,结果车推上去了他的手却被划了很长很深一个口子,全是血。我陪他还去打了针,每天去换药,很长时间才好。就算人家一声谢谢都没说,他也不会去怪谁。他其实是一个正能量很足的人,不喜欢去考虑那些负面的东西。”

  一个人的人生观,经历了许多事、许多人的塑造,成形于家庭养成、个人经历、后天教育,父母这代人的经历和教育,让汪勇自小耿直,但他自称不是“省心的小孩”,所以,此次一直瞒着父母,也是觉得自己30多岁的人,不应该让父母再操心。但无论走多远,又岂能走出父母柔韧的掌纹,那在电话中连声鼓励儿子的父母,背后隐忍了多少牵挂的情绪。一句“这次希望没给父母丢脸”的话,算是这么多年默默的感谢吧。有一篇关于汪勇的文章下面有一句留言,“兄弟,你这何止没丢脸”,话没说完,但背后的潜台词,都是暗暗称赞吧。

  后天养成的一部分,来自他工作近6年的顺丰速运,2014年9月入职,“诚信第一的价值观深植脑海,平等相待,彼此尊重,我虽然没有王卫总裁的思想和高度,但是我不折不扣地把他的思想理念进行落地”。汪勇直言,顺丰系统全面的企业培训,大大提高了他个人逻辑推导能力和全盘思维能力,而干快递所锻炼的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做好这次志愿工作是良好助力。“我感谢公司,我以自己是顺丰人而骄傲。” 

“每一刻都是生死边缘的徘徊”

  中新社小编孙恒业在2月6日跟拍了汪勇一天,从9:00到17:00,他用视频方式全面报道了汪勇组局的前前后后。他说,汪勇的线索,来自给医护人员送餐的志愿者,这是一个由汪勇组织的志愿者团队,“觉得汪勇做很多事情,特别辛苦”。

  随后,中新社率先播出介绍汪勇的微纪录片《武汉志工》,在各类视频网站的播放量数千万次,引发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竞相报道。

  这一天,孙恒业看到了汪勇的开心和沮丧。给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送物资,看到那些物资用到医护人员身上;给酒店的医护人员送餐,酒店的人都知道有一个“勇哥”,这时候的汪勇就那样乐呵呵的。沮丧的那一刻,孙恒业感同身受。汪勇后来在回忆中说:“那天正好赶上金滏餐厅被相关部门查封,他自己一点点地交涉。一边是规定,一边是热心,但结果没有折中,非常时期只能执行规定。”

  回到汽车上的汪勇默不作声一脸懊恼,流着眼泪拍着方向盘说,“我一定要做下去,即使遇到再多问题,也要想办法解决”。这个时候的汪勇,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内心有闯劲,有忐忑,还有偶尔的无力。

  3月3日孙恒业再次回访汪勇的时候,第一感受是“他开朗了很多”,被众多媒体报道之后,他做事情开始变得容易,很多时候一个需求发一个朋友圈,十几分钟后就能看到他在朋友圈里回复“问题已解决”。本刊小编在采访他的时候和他聊过媒体报道的问题,他说的是“只要有助于把事情做下去,让医护人员在前线安心工作,我愿意站出来”。但他同时表示,如果说是荣耀,那这份荣耀不单属于个人,像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只是自己恰好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流动的时代,不再有一个固定的人生模型可以供所有人模仿。在孙恒业的印象里,汪勇有着如媒体报道所说的“CEO”的特质,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会找方法,遇到困难一定先去攻山头,攻不下来再绕路。这个描述和央视前主持人张泉灵在《少年得到》里讲述的汪勇一样,“明确目标、设立边界、会找方法、修改目标、坚持不懈”。无论是解决医护人员的出行和吃饭问题,调动志愿者、滴滴、摩拜、超市,还是在饭店复工和供应泡面之间的调配和斡旋,都体现出他能干事善做事的特质。

  而让孙恒业感动的,则是汪勇的单纯,“成年人到这个年龄考虑的更多是家庭、赚钱,而他乐观、单纯,价值观特别正。”对于这种价值观,汪勇告诉本刊小编,他认为在顺丰速运工作已久,总裁王卫的价值观深深地影响到他,“要做有价值的事,要做不一样的有创新的事,不要老是想着守护自己的利益,守是永远守不住的。我们都可以通过艰辛的过程而完成蜕变,成为精彩的人生毅行者”。

  人生的美好和艰难莫过于此。

  有时候危险不是在前方等待我们,而是在看不见的后方逼近,怕的就是对事物的不了解和少认知。从1月29日从北京出发前往武汉,在这一个多月里,孙恒业从最初的害怕到现在的坦然,这何尝不是汪勇大年三十“提着脑袋出发”到现在的心路历程。汪勇报道之后这一系列的反响,让他内心充满成就感,“这是一个小编职业价值的体现”。和汪勇一样,在前方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达强劲而柔韧的力量,共同的心愿是“把这段时间赶紧度过去,让武汉好起来”。

  在孙恒业之前的印象里,快递小哥是街头匆忙的身影,有着让你签收快递时急迫的表情,在武汉的这一个多月,他深深地感受到,快递小哥在维持着武汉这座城市的活力和运转。

  承担重压,而又负起大义,看着他满眼疲惫地喝着牛奶,乐观地回答小编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谈到开心处,他说“看到上海医疗队吹灭生日蛋糕,一切都值得了”;谈到黯然处,他说“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他们,只是听说,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对方在经历什么,但对于当事者来说,也许每一刻都是生死边缘的徘徊”。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快递小哥汪勇背后的故事:通行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汪勇一天的时间表基本是这样的:

  5:30-9:00,和志愿者一起,为医护人员送去900份早餐;

  9:00-10:00,回公司处理工作;

  10:00-14:00,按照头天晚上做好的事项表格一项项安排,对接资源,调配人手;

  14:00-18:00,物资规划和配送;

  18:00-20:00,处理当天不急的事情;

  20:00-20:30,陪孩子玩耍半个小时;

  20:30-24:00,复盘当日事项,统计未完事宜,跟进落地,分配事项,列表次日清单。

  再十分钟后,他已经进入梦乡,忙碌的生活养成了汪勇迅速入睡迅速起床的习惯。

  在3月2日的11:00多,汪勇的事项列表中,有着郑重的一项,“入党宣誓。”

  2月28日,中共武汉江汉经济开发区工委批复汪勇火线入党,成为预备党员的时间是2020年2月28日。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2日11:00多,在顺丰速运湖北公司的“员工之家”活动室,面向党旗,汪勇举起右拳,用沉稳而激动的声调庄严宣誓。

  “说真的,我太激动了。”电话那头的汪勇,利用吃饭时间和本刊小编连线。“当我举起右拳,我的人生就有了新的烙印,‘党员’两个字的沉甸甸程度,超过我的想象。此刻我脑子里只有一句话,就是事情不能停。”

  汪勇入党前,2月22日,包括他在内的25名湖北顺丰快递小哥获得提拔;2月26日,汪勇还获得了国家邮政局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的“最美快递员”特别奖。国家邮政局还号召邮政业党员干部职工要向汪勇同志学习,学习汪勇同志爱岗履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协作互助、投身实践的志愿精神,开拓创新、担当有为的时代精神,友善无私、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见贤思齐、激发斗志、真抓实干,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不畏牺牲,凝聚起全行业投身疫情防控斗争的强大力量。

  “火线提拔,火线入党,这是顺丰公司和全社会对汪勇志愿工作的支持;获得‘最美快递员’称号,这是行业对汪勇正能量的激励。”顺丰速运湖北区党支部书记周雷,全程见证汪勇的入党宣誓仪式。

  但还没来得及沉浸于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和“最美快递员”的喜悦,汪勇立即开始了未完事项的处理:2000双回力鞋需要分配;400套床单需要送到酒店;举办征文活动的文字、图片和视频需要分类整理,对接媒体……

  “如果有困难挡着,那就爬过去,如果爬不过去那就绕过去。”这是这一个多月来,汪勇做事情的最大心得。 

  "跑,快跑,服务的可都是救命的人啊"

  “扛得住这个阶段命运给予你的艰难困苦,以后我可以扛得住自己所作的任何选择。”这是他的回答。他相信自己,别人也相信他。 

“好想吃大米饭啊”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萤火微芒照亮的道路,深深浅浅。

  自己出来跑了几天车后,汪勇决定招募志愿者,条件是“一个人住,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必须遵守消毒流程”。让他深感骄傲的是,他聚拢起来的二三十人的团队最终没有一个被感染。“除了目标一致,就是要遵守消毒流程,这是为了每个人的命。”认准了道路要往前走,严格的规则一条都不能破,这是汪勇的内心遵循。

快递小哥汪勇背后的故事:通行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但后来让他烦恼的是,志愿者还是不够用。“很多小区三天只让出来一次,很多人出不来”。因为不用近身服务医护人员,所以他对于志愿者的招募逐渐不再严格于“必须一个人居住”,但是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认定,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程序,这一点,谁都不能马虎。“疫情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不注意细节。”汪勇说,“感谢身边人让我为所欲为,大家都很辛苦很艰难,但正是这么多人挺身而出,才做成了所有的事情。在这场疫情中,每个人都在渡劫,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爬坡过坎。”

  协同的力量继续发挥,朋友圈和志愿者群所产生的叠加效应超出了汪勇最初的想象,他们先是联系摩拜单车和医院、酒店,所有的点位,车辆一天到位,2公里以内的出行需求得以解决;接下来用一个星期时间对接滴滴,滴滴把接单公里数从3.5公里以内直接更改为15公里以内;还有青桔单车,400辆车投放3天完成。只要能够利用到的带轮子的出行工具,汪勇一个都不放过。

  艺术家露易丝·布尔乔亚说,“如果一个网破了,蜘蛛回去修补它,这就是他要在生活里做的事情,重塑自我,重新构建自己的世界,努力使它完整。”汪勇说这是我们的武汉,我们只想让它赶快回到以往的样子。

  最后的事实证明,汪勇真的赚了。“看着他们一点点地变好,真的特别开心,看着那些曾经抹泪的小姑娘从楼上蹦蹦跶跶地过来,我觉得自己值了。”

  出行问题初步解决,汪勇把心思用在了另外一件紧急的事情上。起因是一位援鄂的医疗队医生发了一条朋友圈,“好想吃大米饭啊!”

  “过来救命的恩人,我必须得让他们吃上白米饭。”汪勇开始联系餐馆,得知为医务人员供餐,不少餐馆直接给提供盒饭不要钱,但他们要么难以长久,要么产能到顶。找到一家固定供餐的餐厅成为汪勇的执着心愿,志愿者采取扫街的方法,一天跑20多家餐厅谈合作,可以直接供餐,也可以免费或者低价提供场地和员工一起合作。2月3日,金滏山餐厅开始供餐,解决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休息时的就餐问题,同时供给滴滴司机。可惜,2月7日,餐厅停止营业。

  汪勇继续联系,也不断受挫,就在这时,他打听到了Today便利店(总部位于武汉的品牌连锁便利店)。在满足金银潭医院所有支援团队的用餐问题外,每天提供滴滴车主300份免费午餐。

  为了方便武汉的医院预订餐食,汪蕾作为Today对接医院的联系人,手机号对医院进行了公开。此后,她的手机便频繁响起。“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接听求助信息、安排工厂产能、对接运输配送等。”汪蕾说。这是一条救命通道。

  武汉市第八医院是Today的捐助对象之一。2月初,第八医院的30位医护人员紧急支援到金银潭医院。因为金银潭没有餐食,他们就向汪蕾提出了求助。紧接着,Today开启了捐赠金银潭医院的通道。

  “小蕾,谢谢你,我们转到这里你们还能提供餐食。”一位和她对接的医护人员在微信中对汪蕾说,“之前有一位志愿者在向金银潭提供餐食,但是因为餐馆关门,断掉了。他叫汪勇。”汪蕾从这位医护人员口中第一次听到“汪勇”的名字。

  而过了不久,汪蕾便接到了汪勇的电话,并通过了微信好友申请。

  “您好,我是汪勇……感谢您解决金银潭外来援助医务人员的用餐问题。”汪勇在微信中高兴地对汪蕾说,接着又说明了目前向金银潭医院供餐的情况。“说来惭愧,我意识到现在供餐这块的压力,两天时间恢复了一个餐馆开始供餐,结果被食品相关部门在第二天查封。”

  听到汪勇说金银潭实际上还需要260份餐食以及医护人员的艰难时,汪蕾深表同情:“其实不用你说,我们给医院送了那么久的餐,很多情况都理解,有的医护人员真的是连泡面都吃不上。”

  理解的同时汪蕾有些担心,她并不认识汪勇,如果Today送餐过来,而对方没有把餐送到医护人员手上怎么办?但当她了解了汪勇这些天的经历后,深受感动。她觉得还是一定要相信大家,相信有这么多有爱的人。

  心中决定后,汪蕾紧急联系了Today餐食工厂,她要确认工厂产能是否跟得上。

  疫情防控期间,Today餐食工厂同样受到冲击。员工被困在村里回不来,加上还有一些人上班的意愿也没那么强烈,导致工厂人数比平常少很多。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工厂在岗的员工产生了一种一定要为武汉做一些事情的信念。每每想到大家都愿意加班加点生产,保证前方医院供应的情形,汪蕾都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么难的时期,大家抱在一起才能挺过去。

  得知产能能够满足的情况下,汪蕾同意了汪勇的请求。但接下来配送的难题又摆在她面前。

  彼时,Today同时服务着武汉市不同方位的50多家医院,每天赠送1.5万份餐食,加上市内的100多家门店配送需求,Today的配送车很难按照汪勇给出的时限把餐食准时送到。

  2月8日,在尝试送了一次餐后,汪蕾对汪勇解释说:“中午实在赶不到,我们送到金银潭那边最早也得下午一两点了。”

  “这些医护人员已经很辛苦了,还是希望他们能够在中午准时吃上饭。我能不能自己过来拿餐?”了解情况的汪勇着急地说,“任何地方都可以。”

  汪勇的坚持再次给汪蕾留下深刻印象。金银潭医院距离Today工厂三四十公里,开车需要40多分钟,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汪勇依仗的,就是他自己认为还不错的身体,还有他那辆既跑滴滴又拉物资的汽车。 

“实名担保”

  在解决了医护人员用餐问题后,汪蕾又接到了汪勇的求助,这一次被捐助者变成了滴滴司机。

  汪勇跟汪蕾讲述了滴滴司机保障医护人员上下班、服务社区居民外出采购的故事。“他们的一日三餐没有解决,人数还比较多。这些司机是整个志愿者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餐食供应跟不上,可能医护人员上下班接送会受到影响。”

  滴滴司机的处境也牵动着汪蕾的心。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她的工作主要是满足医院的需求,但到后来,她发现不只是医院在餐食供应方面存在困难,其他如环卫工人、警察、社区工作者、快递员等都有同样的需求。因此,当了解了这些滴滴司机的处境后,汪蕾也希望能够帮助到他们。

  “需要多少?”汪蕾问。

  “300份。每天中午150份,晚上150份,我可以去取。”手机那头的汪勇有些不好意思,在非常时期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他还建议,滴滴司机不像医护人员可以在食堂或者用微波炉热饭,他们整天都跑在路上跑到很晚,给他们需要加热的米饭不太现实。“可不可以提供一些冷餐?”

  “你等一下,我先去了解一下工厂的产能。”汪蕾心想又要给后方增加工作量了。

  其实在Today向社会捐赠的餐食中有很多不同的品种,除了牛奶、米饭,还有三明治、饭团、面包等。针对滴滴司机的需求,汪蕾马上跟公司营业部的负责人沟通。她觉得,既然做了这个事情,一定要做好。

  在满足了汪勇提出的滴滴司机的需求后,Today进一步向武汉市内营业的100多家门店下达了通知:只要是滴滴司机,或者是快递员、外卖员来到我们店,都免费提供热餐服务。

  在到工厂取餐环节,因为滴滴司机十分分散,Today物流配送的范围比较大,武汉三镇的医院都要跑,时间很难把控。所以汪勇提出的“10:00到11:00之间送到”存在难度。在双方商量后,汪勇决定找志愿者到工厂自提。

  对接完所有工作,汪蕾向汪勇提出了一个原则:不管是给医院还是给滴滴司机,一定要免费赠送,绝对不能收费。

  “不知道该说什么,除了感谢、感谢、感谢……任何地方,我去取。”汪勇回复。

  汪蕾从手机屏幕上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激动。让她更意外的是,汪勇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发了过来:“实名担保汪勇(身份证号),在Today所取快餐绝不收取滴滴师傅一分钱费用,如有违反,承担所有责任。”

  汪蕾再一次被感动。她感觉汪勇做事很细,有的事情自己都没有想到,但是他能想到。比如她并不理解对方如何将300份餐食发给奔跑在武汉不同角落的滴滴司机。

  “你到时能不能拍些图片给我看。”汪蕾很好奇,同时她也要确定餐食送到滴滴司机手上。

  当第二天汪勇把取餐、送餐的视频和图片发来时,汪蕾恍然大悟。原来,在汪勇的组织下,志愿者们在武昌、汉阳、汉口选了三个地方作为集合点,滴滴司机们开始集合后,他们就把饭一份份送在车上,放一辆走一辆,秩序井然。

  随着疫情的变化,武汉针对社区人员进出的管制不断趋紧。有一段时间,汪蕾看着工厂里上岗的人员越来越少,最严重时,打包线上的三四十个人缩减到十余人,而所有出厂的餐食都需要工人一个个分拣和打包。人员的减少给Today的产能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我们确实很难,平常一天能做1.5万份,那几天最多可能做8000到1万份,还有一些缺口。”汪蕾向汪勇共享了工厂的情况,“要不给医院送点泡面之类的?”

  对汪勇来说,心中压力也越来越大,他担心再次断供,医护人员再一次吃不上饭。为此,汪勇接到汪蕾电话的第一反应是制定两套计划,B计划是先弄来泡面,A计划是协调相关部门,保证生产。B计划:供货—需求—配送,三个环节一个个重新理清楚,从自己最熟悉的配送出发。他先组建了一个26辆车不间断的送饭车队,再从自己的人际网络里找到一个在武汉市有10万份方便面的供应商,3个小时网络打通。A计划:主要是找人,谁管事找谁,联系上了武湖街道办事处,有礼有节把事情讲清楚,15分钟后领导批复:“明天可以恢复生产,但是手续要办齐。”

  但汪勇觉得应该尽一切可能,他还是希望医护人员能够吃到米饭。

  怎么办?难也要上。汪蕾与团队成员商量后,得出了唯一能够满足产能的办法—做菜做不了那么多,炒饭总可以。于是,那几天Today的工厂里连夜掀起了炒饭高潮,两天后才恢复正常。

  在汪蕾看来,作出炒饭的决定很难,但让她觉得更难的是无法得到所有人的理解。

  在提供炒饭的两天里,汪蕾发现在滴滴司机的微信群中有些并不买账,甚至有一些抱怨。她看到那些信息后,感觉好“心塞”。

  “我们都已经这么连夜赶工为大家做炒饭,也是希望能够让大家吃些米饭,但还是有不理解。”汪蕾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让汪蕾感动的是,在她难过的时候,汪勇在微信群中站了出来,他一边说明Today作出的努力和付出的情感,一边在群里发了很多公告信息。逐渐地,大家的情绪都缓和下来。

  “我觉得因为我们在顶他,他也在顶我们。”汪蕾说。

  汪蕾开始并不了解汪勇,觉得他就是一个很热心、很想做点事情的志愿者。但当她看完很多相关报道,以及通过汪勇的朋友圈,才知道汪勇背后的故事,“很敬佩他”。

  2月15日,《新民周刊》刊载《快递小哥搞定金银潭医护难题: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啊!》后,关心武汉疫情防控的全国各地网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Today点赞!

  2月16日,Today发布公告:“我们受宠若惊!亦深感受之有愧!……Today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深感能力有限,我们与汪勇一样,只是一个组局者。”

  汪蕾说,在Today和汪勇向医护人员提供的餐食里,其实饱含了很多组局者的爱心和恩情。就像配餐,一盒牛奶、一袋面包,都是不同企业通过Today送达;就像送餐,亦凝结了很多像汪勇一样的志愿者的感性和热血。 

“哆啦A梦”

  年夜饭刚上,彭襄红就接到医院紧急集合的电话。她所在的武汉市第八医院需要调集力量支援金银潭医院,而像第八医院一样收到召集令的医院还有很多。

  出发时,护士长来送他们一行八人,眼里满是泪水。彭襄红也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十分危险,但更多的是担心自己去了能否担起这一重任。

  救护车疾驰,除夕夜里把彭襄红一行送到金银潭医院附近的海风情假日酒店,这里是他们的临时住所。

  第二天,经过半天的培训,彭襄红就下临床了。金银潭医院收治的都是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彭襄红被分配的区域又是重症区,需要经常给患者上呼吸机等,加上穿着防护服连续10个小时几乎不休息,她感觉自己都需要抢救了。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酒店,彭襄红才发现很多东西酒店里都没有,尤其是没有饭吃。金银潭医院虽然供餐,但大家都不愿意在休息的时候再跑到医院。“如果医院那边可以往酒店送就好了。”她心里想,但现实是医院也没有相应的配送力量。

  饿着肚子,彭襄红和同事开始在朋友圈求助,意外的是紧接着就有很多好心人送来了泡面和水,汪勇也在这时出现在他们面前。

  在汪勇的帮助下,一批泡面和零食被送到海风情假日酒店,解决了彭襄红等人饿肚子的问题。过了几天,因为不忍心大家天天吃泡面,汪勇又给彭襄红他们送来了盒饭。

  和彭襄红一起住进海风情酒店的有武汉市内不同医院的200多位医护人员。汪勇提供的都是一日三餐,供起来耗费极大。

  “我们的物资也没有那么充裕,但我尽量给你们想办法,谁需要的话就在群里面喊一声,哪一个房间需要几份,大家接龙,最后我来统计数字,按需提供。”汪勇在彭襄红所在的医护人员群里说。

  能够吃到方便面,汪勇已经让彭襄红十分感激。她觉得汪勇也很不容易,有时候宁肯吃泡面也不想去麻烦他,米饭可以留给更需要的人。“最开始觉得泡面贼好吃!吃了一礼拜,最后顶不住了。”

  了解到医护人员工作时间不固定,汪勇还在海风情假日酒店一楼大堂配了很多微波炉。“我们下班的时间很尴尬,有时候下午两点多才回来,饭肯定凉了,他为了让我们能够热饭,而且不用排队,也不知道从哪儿弄来这么多微波炉。”

  “大家中午一餐,晚上一餐,有卤肉饭、鸡肉饭,都可好吃了。盒饭之外还有很多三明治、酸奶、面包等,我们留着当早餐。汪大哥还怕我们饿肚子,亲自去Today的仓库把饭拉过来,保证我们12:00左右能吃到午饭。”

  第八医院对金银潭的支援持续了19天,之后彭襄红和同事回到了本院。在酒店的近20天里,汪勇的名字一直陪伴他们左右。

  让彭襄红更为震撼的是,在离开金银潭的时候,因为安排好的救护车一直在接送病人,他们等了三个小时也没等来。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彭襄红又想到了汪勇。电话中,彭襄红说明了情况。

  “你们8个人,我给你们叫8辆吧,东西比较多,一人一辆好拿一些。”

  彭襄红本来想请汪勇帮忙叫4辆车,但没想到对方一下子给他们叫来8辆车。看着长长的车队一起到来,彭襄红有种想哭的冲动。在金银潭的辛苦和压力一下子又重新涌上心头。

  “汪大哥这两天已经回快递公司上班了,但他没有退群,仍然在往酒店送东西,他只要有东西都会想到那边,我还看到他帮医护人员去修各种东西。只要你能够提出来的,他能够想办法满足你。他就像哆啦A梦,需要什么都能变出来。”

  ……

  随着汪勇回归工作岗位,医护人员的白米饭没有断,甚至还升了级。

  这天汪勇收到了一条长长的微信:“你那里的鸡汤还有吗,能分点给我们病房的老人吗?好些肿瘤晚期的老人,没有子女在旁边,都是老两口互相照应,婆婆得了癌症爹爹照顾,爹爹得了癌症婆婆照顾。1床病的爹爹肿瘤晚期,吃啥吐啥,婆婆今天用5块榨菜丁咽一碗白米饭,都舍不得吃15块的盒饭,我看着都心酸。”汪勇回答得很简单:“数量”“定期有好的,我就送来”。

  医护人员的爱在志愿者和病人之间传递。3月6日一大早,汪勇载着湖北吴王春秋餐饮品牌孵化中心刚做好的100碗热气腾腾的鸡汤,一路驱车赶到湖北省中医院。

  5楼病房1床李爹爹是肿瘤晚期患者,吃不下米饭,就想喝点鸡汤。李爹爹子女不在身边,由婆婆照顾。当护士为李爹爹端上特气腾腾的鸡汤,一口一口喂老人家喝的时候,老人家不住点头:“好喝,真好喝。”实际上这是汪勇第三次送爱心鸡汤了,前两次是赴医护人员下榻酒店为医护人员送上爱心鸡汤,让医护人员补充点营养,吃得舒服点。

  这次“能为肿瘤晚期老人做志愿服务,让肿瘤晚期老人感受到关怀和温暖,非常值得,以后还会定期来为老人送爱心餐”。汪勇告诉小编,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己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关爱活动中来,传递人间真情。

  分别之际,汪勇对护士说:“你们可以去征集一下老人的意见,看还希望吃些什么,天天送不现实,一周送一次没问题。鸽子汤啊,稀饭啊,看老人的想法,我来想办法尽量满足。” 

  "忙,真忙,让他们在前方战斗力满格"

  在医护人员这边,他苦恼的却是如何让更多医护人员相信自己。“因为如果他们不信任你,就不会提需求,有什么都自己忍住,可是他们在救我们啊,怎么能让他们受那么多委屈。” 

  在每日期盼迎接胜利的时刻

  小编采访汪勇是在2月25日的0:00,电话和微信不停的他,采访时间从13:00一直在往后推,在微信视频里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刚忙完,让我喝口水”。

  而他刚刚忙的事情,是给医生修眼镜。

  “你知道现在医生哪两个需求最大吗?也许你想不到,一个是修眼镜,一个是修手机。眼镜腿儿特别容易被护目镜压断,一条腿儿断了他们都不好意思说,往往是两条腿儿都断了,耳朵挂不住了才会找你;手机因为经常消毒,酒精很容易渗入手机。而这看似容易满足的两个需求,他们自己在方圆十里花三天也找不到人修。”汪勇刚刚做完的两件事,是联系购买700台紫外线消毒灯和5000多双护士鞋。紫外线灯安置在他们住宿的酒店,同时提供给医护人员家用。至于护士鞋,是他想到了各个医疗支援队出发时天气寒冷,随着天气转热,脚上的鞋已经穿不住了。

  提出“没鞋穿”的需求的有郭文昊,不只没鞋穿,羽绒服也不够。

  疫情暴发以来,河北向武汉援助了数批医疗队。1月27日,大年初三,衡水代表河北向武汉派出第二批医疗队,衡水第四人民医院的郭文昊就在这批队伍中。

  “衡水这批队伍一共100多人,大部分支援了武汉市第七医院,我们15个人被分流到金银潭医院。”郭文昊说,他被安排到金银潭医院附近的维也纳酒店居住。

  终于来到疫情一线的郭文昊既紧张又兴奋。“我平时爱出汗,穿上防护服后,里面的衣服经常会全湿,汗顺着裤腿流到了鞋里。但在大量的工作下,自己根本不觉得,也忘了什么是害怕。”

  和郭文昊一样,冲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勇敢地与病魔抗争,但在生活方面却无暇顾及。

  大年初三,郭文昊还在岳父家过年,召集的电话打来后,他半小时就赶到了医院,根本来不及准备更多东西。“把几件衣服塞包里就来了”。

  到了维也纳酒店后,郭文昊才知道生活物资的缺乏:带的衣服不太够,洗发水、牙刷、香皂、毛巾也不够。医院里和郭文昊一个组的护士对他说:“如果你真有什么需要的话,就去加一下汪勇大哥的微信,有什么需求跟他说。”

  下班回到酒店,郭文昊就把汪勇加为好友,并把维也纳酒店医护人员生活物资短缺的情况告诉了汪勇。

  “你们酒店有志愿者的微信群吗?”汪勇问。

  “我们刚来维也纳,应该还没有志愿者的群。”郭文昊说。

  听到酒店的名字,汪勇说:“维也纳我们暂时没有提供服务,但是你现在既然说了,我就必须提供服务。接下来咱们必须建一个群,把同一个酒店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加进来。”

  根据汪勇提示,郭文昊把同一酒店几个不同地区医疗队的领队拉到一起建了一个群。“通过领队再把他们的队员拉进来”。

  微信群逐渐壮大,最后拉起来将近200人。“作用主要是让大家聊聊天解解压、沟通病区日常,以及汇总短缺物资的情况。汪大哥就在群里统计大家的需求。”郭文昊说,“很多医护人员来得匆忙,带的衣服不太够,比如羽绒服,医院里穿一套,酒店里不能再穿,还需要一套,我们就说有这方面的困难,然后汪大哥第二天给我们送来了,每人一件。”

  除了提供羽绒服以外,这天郭文昊还收到了汪勇送来的鞋子。“我们是昨天在群里提到了有这方面的需求,然后他就让大家在群里用鞋码和数量接龙。没想到今天就收到了,整整四大箱,又是每人一双。”

  “大家还有什么需求?有需求我再给大家准备,别不好意思说,尽管跟我提,能解决的绝对帮大家解决。”送完了鞋子,汪勇在酒店里碰到大家说。

  “真是遇到亲人了。”郭文昊当时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自从住到这里以来,基本上大家有什么需求都会问汪大哥,而且都能得到解决。“我感觉他挺神通广大的,而且细心。有些女生吃不下东西,他还送来了话梅,还有坚果、面包和蛋糕”。

  有一天,一位经常来维也纳酒店慰问医护人员的政府领导问郭文昊:“大家吃得怎么样,各方面服务到不到位?”郭文昊回答:“有一位叫汪勇的志愿者来给我们提供了好多服务,我们都挺感谢汪大哥的。”郭文昊一边说,身后好多医护人员也都跟着附和道。汪勇的事迹让这位领导也很感动,“能把他的联系方式给我吗?回头我们要把他作为典型进行表扬,让媒体宣传他的事迹”。

  在汪勇等志愿者细心而又坚韧的守护下,郭文昊全身心地投入一线的抗疫工作中。“就算汪大哥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也仍然没有和大家中断联系。我们有什么需求,他还是能第一时间赶到。”

快递小哥汪勇背后的故事:通行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从一开始支援金银潭医院看到的床位爆满,到后来逐渐有空床的出现,郭文昊说自己逐渐看见了曙光,在每日期盼迎接胜利的时刻,他的脑海中总能浮现一个人的身影。 

因为信任,所以靠近

  最难建立的是信任,而最不能辜负的也是信任。

  当到新的岗位任职之后,汪勇曾经想过为志愿活动按下“暂停键”,但是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不做,医生的眼镜腿儿也依然还在断,手机也还会进水,那这么多天协调的资源,和医护人员建立的感情,和合作伙伴建立的信任就白白浪费了。“如果不信任你,这些医生不会给你提出需求,比如他们一直用一次性牙刷;比如现在酒店的合作洗衣房没有开工,援鄂医护人员的床单一个月都没换;比如他们换洗衣服晾不干,不知道面膜能减轻护目镜压痕。医护人员素养都很高,如果是普通交情,他们担心被认为多事。”

  你必须仔细,才能体会到别人的需求并给予帮助。汪勇本就是一个细心的人,他把自己的视角放在了医护人员的每日生活中,“假如我从外地到达一个陌生城市,每天忙碌在病床前,我需要什么”。

  在志愿者之间,在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情感真挚纯粹,一个是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一个是不要麻烦他们太多,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变得慢慢像家人一样。这种关系,夹杂着欢笑、焦虑、担忧,然后就是彼此的竭尽全力,一个在病床前,一个在手机后。

  在汪勇和医护人员的对话中,经常看到医护人员连说“不好意思”,而汪勇的回复是,“你放心,马上办”。3月2日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求购速干运动内衣裤,这源自一位医生家属的求助。

  一位援鄂医生家属通过为自己小区服务的顺丰快递小哥,从顺丰内部拿到了汪勇的电话,说自己的丈夫在前线每天换洗的衣服不能晾干,求助他帮忙买三套内衣、两双轻便安全的鞋子。汪勇一口答应之余还细心询问,“内裤要不,袜子要不”。

  “就像是家人一样,都在前线,有的救人,有的送饭,有的出钱,有的出力。既然是家人,你就要多考虑,更细心,尽量让他们在前线的时候保持战斗力满格,不为后方操心。”

  医护人员的信任给予汪勇的,是一个多月从5:30到24:00这种战斗状态的保持,而让他暖心的队友和合作伙伴给予了他更多的动能。

  志愿者罗文怀是一名中学英语老师。2月3日他第一次见到汪勇,负责采购物资和送餐等日常事宜。他说,汪勇找物资有四个梯次状的条件:一是不急的物资尽量找免费的,二是尽量低于成本价,三是成本价,四是不得已才能高于成本价。“要用10万块钱办50万块钱的事情”,这是他们的宗旨。

  农贸市场关门,罗文怀他们就去“扫街”,透过留着一点缝的卷闸门去打探有没有人,店铺上贴着的电话号码抄下来一个个打过去问问有没有库存,听说某地有捐助的蔬菜急忙前去,22:00出发,24:00拉回来一些萝卜和花菜。因为经常开面包车拉货,这段时间,罗文怀重新拣起开手动挡汽车的手艺,甚至还依靠自己的常识判断,用外置电瓶和电瓶线夹,把医生无法启动的汽车给开到了汽修店。“汪勇心态特别好,做事情不放弃,有的时候一波三折,但不管怎么样,最后的结局都是好的。但他又特别讲原则,所以大家都信任他。”

  向他们捐助洗漱用品的一家基金会,捐出价值13万元的日化品,由于都是援鄂医疗队,盖章开接收函不现实,对方说只要医护人员都用得上,其他什么都不要。

  “让我最骄傲的就是彼此之间的信任,如果不是非常时期,我们无法做到这么快这么多地去协调资源,如果不是彼此谈论过生死,我们也无法建立这么高的信任。”

  500个紫外线灯、3000多双回力鞋、400盒面膜、900份早餐、400份饺子,以及衣架、防蚊液、图书、治颈椎的药……

  一份份待办清单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在抗疫面前,人人都是战士,而他们,就是给前线战士鼓气的人。

  看多了太多泪目之后,我们对于之前的那套感动方法论或许有些疲劳。汪勇说,每天都在感动,但最佩服的其实是这些医护人员绵延不绝的生命力,下班回到酒店“泡一个脚,贴个面膜,感觉生活圆满,很是满足”。这不到20元能买5片的面膜,不仅是减轻护目镜压痕的保护品,还在为医护人员的生活减压。

  “很多人的护肤品都用完了,那些贵重东西我们供应不起,但这些平常他们可能都瞧不上的面膜都成了宝贝。” 

  把刀刃磨利,解决更多问题

  从调配医疗物品、保障医护人员日常出行、协调1.5万份盒饭,再到给医护人员修眼镜、买拖鞋……一个月时间,普通的快递小哥汪勇成了医护人员的“大管家”。甚至医院里组织大家进行一场乒乓球赛也想到了汪勇。活动本来想活跃一下医护人员的业余生活,缓解心理压力,让汪勇帮忙筹办奖品。结果奖品筹到,大家觉得球赛有聚集危险。怎么办?汪勇想到了举办征文比赛,得到大家积极响应。“目前已经有100多人参加,这些文字、图片和视频里面,有着医护人员有血有肉的武汉生活。”

  “你一天除了医护人员,对接资源要接触多少人?”小编一直好奇这个组局者,为“医护人员的出行、餐饮、生活服务、医疗物资对接等”这些事宜,要协调多少人。

  汪勇一愣,“没数过,六七十人吧,每天的微信,除了微信群的内容,个人找我对接需求和我自己标注的未完成需求信息一天有200多条。”汪勇做事情喜欢建群,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永远是有限的,所以要调集更多的资源来完成这些事宜。比如医护人员打车,根据地点建立不同的“医护人员打不到车群”,安排在被限制出门的有时间的志愿者来组织这些群,通知大家7:00到8:30和17:00到19:00减少出行,其他时间由志愿者帮忙协调。事情做得细才能做得好,看着琐碎但这就是现实状态。而很多群可能建立了就用一次,比如协调一次国外物资的对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

  “时间不等人,推一个小时推一天就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正是这群有着共同目标的人,他们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

  “如果说以前学习需要时间,那这一个多月学习都是立竿见影,别人的一句话都能立马改变我自己处事的态度和方法。”这句话来自和汪勇合作给前线供餐的潮粤香餐厅老板方钟钦。因为一件汪勇认为是志愿者的失误导致的错误,汪勇大为着急。

  方钟钦说:“你需要知道你时刻在干什么,你需要做什么,你正在做什么,只要方向一致,就不要把精力、心情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他不是武汉人,但从大年初二起一直在坚持为医护人员免费做盒饭。别人都在付出,我们还能讲什么条件。”这一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汪勇。“就觉得自己的思想进入了另外一个层次,控制情绪才能聪明做事。原来我认为一件事情是对的,就必须这么干,现在处理事情游刃有余,沟通不了再试,实在不行再想办法。别人往前进一步,自己往后退一步,这样事情就成了。”

  3月12日,有来自大学的老师请求把汪勇事迹编成教学案例,老师说:“想让学生感受到善的力量,知道面对真实困难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让学生了解在这样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才能立足。”

  “不可避免,有很多事会经历很多波折,但就像磨刀一样,必须要把自己的刀刃磨锋利,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有很多事情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也是对自我能力的倒逼。”

  “你是怎么做到这么细心的?”

  “你不知道这些医护人员有多么坚持,不到万不得已,他们绝对不会提,只会说‘谢谢你’‘已经很麻烦了’,你一定要在他们张嘴之前发现问题,找到需求点,一一破解,然后再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从送第一个护士回家,到成为医护人员的“大管家”,汪勇说:“我所有的资源就是一辆车,但我用自己串出了一张网。如果说成绩,这是队友们齐心协力的结果,我就是一个组局的人,而局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拿命在扛,在这场疫情中每一个付出的人都是英雄。”

  有人说汪勇“红”了,他说红是一个好颜色,党旗的红,鲜艳纯正,志愿者们也都有这样的一颗红心。而这种“红”,让他集纳和调动更多的资源,帮助更多的人。

  和汪勇聊天的过程很有趣,他爽朗地笑,感染着你,但突然,你的笑声可能会被哭腔卡住,因为他说,“我终于休息了5分钟”。但他始终情绪平稳。

  以前的他,做事“表面平静,内心不平静”;现在的他,做事“表面平静,内心更平静”。 

  "多,真多,汪勇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名字"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新民周刊》小编吴雪的稿件《快递小哥搞定金银潭医护难题: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啊!》一发出,无数人被感动到流泪,了不起的“勇哥”更入人心。她在自己的小编手记里说:“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我数度落泪,为了不影响采访进度,我极力控制自己。汪勇所讲述的画面,过去数天,仍然刻在我的脑海中。”

  一边撞击着心灵,一边流着泪记录写作。她告诉小编,“这些志愿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网络,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闪光点。也是在对志愿者的更多报道中,很多事件都串联起来,这是一个由小人物组成的强大网络”。

  吴雪最欣赏的,是汪勇没有回避自己的不完美,虽然报道之前没有想到后期的反响,但是编辑部内部在编稿审稿过程中都触动很大,汪勇所表达出来的,是一个普通人从纠结、害怕到愈来愈爱的过程,是一个平凡小人物在疫情防控中的担当,“每一个口述代表不同人的性格,不同的纠结,包括不完美,而承认不完美才是这个社会的进步”。对于汪勇的组织能力,吴雪表示钦佩,“无论是物资分发,还是满足医护人员出行需求,他都是当成项目在处理,责任到人”。和中新社小编孙恒业一样,吴雪也在采访和之后接触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汪勇的朴实善良有责任感,家庭从小为他种下爱的种子,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又深受王卫的影响。与汪勇接触的志愿者,都对他夸赞有加。一位基金会的志愿者说:“他太强了,滞留在仓库数天的物资,他开车冲过去就拿回来了。”还有义务理发师甘师傅说:“汪勇组织协调能力特别强,他一个人可以顶十几个人的队伍。”

  报道发出之后,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写道:“疫情过后,我第一个要感谢的除了医护人员,就是快递小哥!医护人员救命,快递小哥保命,他们都是拼了自己的命来守护我们共同家园的人。”

  2月16日,越来越多的周刊读者留言要求捐款捐物,在与汪勇商议后,他们决定只开辟“捐赠物资”的通道。目前已有多批物资发往武汉前线。

  报道发出后,吴雪和她的同事们也多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武汉线上志愿者,两天只睡三个小时的他们,深刻理解汪勇以及前线志愿者的辛苦。好在,通过周刊,北京一家基金会帮助调集了部分防护服,北美留学生支援团队也有大批量物资发往武汉。大家信任汪勇,他就像一盏灯,照亮医护人员,鼓舞着每一个身处“黑暗”的普通人。

  新民周刊小编吴轶君给汪勇团队直接对接物资,几百名捐赠者,来源不一,有公益团体,有热心个人。她给小编讲述了一些温暖人心的事,“一位志愿者捐赠了8件防护服,当我们记录他的名字的时候,他说‘汪勇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北京的一群小学生录制视频《童言无忌》,希望通过《新民周刊》传递给武汉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杭州的老师们把汪勇的故事编辑成两期广播节目,小朋友们给亲爱的“哆啦A梦”汪勇叔叔说了很多悄悄话。汪勇在回复中说:“在孩子的声音中听到了力量,听出未来的不畏艰险、勇于拼搏和扛起社会属于你们的责任和荣耀。”

  说起汪勇,湖北顺丰公共事务部负责人何向军不住点头称赞,“这个小伙子勤劳、细心、踏实、能吃苦、肯担责任”。提起新领导汪勇,顺丰武汉硚口点部收派员陈伟和舒凯满心敬佩,纷纷竖起大拇指。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一个月前,他们彼此陌生;如今,得知他要回家时,数名医护人员要为他让出自己肺部CT的免费额度。这是汪勇与白衣天使之间建立的情谊。

  汪勇发的朋友圈,每天都有五条左右,对接物资,感谢队友,找二手手机,租车租房,都和支援前线有关。

  2月2日,汪勇发了一条朋友圈消息,“这么多天扛住,护士的一句关心让我泪流不止”。但医护人员对“勇哥”说着感谢时,他说:“其实我们是被他们每天感动着,在口罩紧缺,满屋子消毒的情况下,他们将本来应戴4个小时就换的口罩用6小时,只为戴两次能够‘抠’出一个给我。”在采访中,轻易不动情绪的汪勇提到这些语速缓慢。

  只有大家互相认同,心和心才能够在一起。这是汪勇这一个月最大的感触,而他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故事,用他的话来说,“这份情谊很重、很真,我和他们之间的故事,可以听到你温暖的感动,也可以听到你哭。即使哭也分好几种,可以让你呆呆地流泪,思绪静止;也可以哭到怀疑,哭到崩溃。最重要的是,我们扛过来了。”一听说他要出行,群里就有人回应:“勇哥小心,多保重。”有的医护人员发了增强免疫力的药,自己吃一半,给汪勇留一半。

  2月21日,听说汪勇要做肺部CT的消息,医生护士群里异常热闹,什么时间最合适,哪家设备有空闲,除了支招,就是捐献自己的免费额度,最后结果是医院给汪勇申请了免除CT费用,结果显示一切皆好。

  和医务人员接触久了,汪勇更多地理解了这个群体,理解了他们为何宁愿走4个小时也要回家,理解了他们面对时间和生命的竞夺中的那种无奈,理解了他们每人在“天然的盔甲”之后的温和软弱。“在很多报道中医护人员要么英勇地出行,要么是悲壮的殉职,要么是义无反顾的坚持。其实他们也害怕。正是这一个月的相处,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有生命力的医护群体。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遇到困难没有放弃,这是他们教我的”。

  就像看待快递小哥一样,汪勇觉得,很多时候,大家都是用惯性思维来看待一个群体,他希望可以为快递小哥这个群体呼唤更多的理解和关注。“每个人都在往前走,拼的是身体和信念,不是身份。每个人都是让社会良好运转的一个环节,都如此重要,每个人都在为这个社会贡献力量,不能因为某个职业或者身份而瞧不起他人,每一个付出力量的人,都在推动着社会前进。希望大家多一分理解,那这个社会就多一点温暖。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师傅、滴滴师傅,各种服务人员,希望这些社会基层人员在疫情过后能被记住,温柔以待。”

  3月13日,湖北顺丰决定为所有援鄂医疗团队的返程行李寄递提供免费服务。公告的下方“默契”地公布了提供免费寄递服务的具体联系人—快递小哥汪勇。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大家讨论给汪勇做CT的同一天,湖北顺丰对25名在疫情防控期间奋勇拼搏、彰显担当的优秀员工予以火线提拔,汪勇被跨等级提拔为武汉硚口分公司经理。他在朋友圈中说:“感谢公司在曾经的管理岗位中的栽培,让我处事冷静;感谢父母教导让我知道自己该做与不该做;感恩我遇到的一切美好。武汉,加油。”

  在顺丰公司给汪勇随口罩寄来的祝福卡片上,也同样能感知爱的心意。卡片正面,收件人是“珍贵的您”,以“顺丰人”为名手写的祝福内容,表达了公司对汪勇的骄傲自豪、敬意和感谢,尤其叮咛他在今后的行动中注意防护,保重身体。而到达新岗位后,汪勇本来以为自己的志愿工作要按下“暂停键”,没有想到,他得到了公司和同事更大的支持。

  在顺丰的支持下,汪勇目前大部分时间仍然冲在志愿者第一线。妻子彭梦霞说:“有时我晚上睡到12:00发现他还在手机上回志愿者信息。然后每天5:00起来去给医护人员送早餐。我问他‘这么早去干吗?你不是很早之前就交给其他的人了吗?’他就说‘其他志愿者那么辛苦,我想让其他人多休息一会。’”

  汪勇现在一回到家,就在饭厅旁的电脑桌上处理事情。电脑、手机同时对接不同的资源。最近采访他的比较多,他说没那么多时间接受采访。但还得去解释清楚,他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医护人员身上。最近天气转暖了,医护人员的羽绒服、鞋子都穿不了了,他就在准备换季的服装。

  “汪勇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中国人,但他却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少先队员也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让妈妈找到了汪勇的微信号,捐出了我的压岁钱。我相信在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胜利的曙光已经到来!”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五年三班学生孙盟鸥在《〈快递小哥搞定金银潭医护难题〉的读后感》里写到。孙盟鸥的父亲说,这是孩子长这么大做得最棒的一件事。

  对于下一代的影响,也是汪勇最为看重的。他希望下一代看到这些东西,内心有一种触动,“我长大了,会不会有一定的担当,会不会站出来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

  2月23日,另一个父亲汪勇回家了。

  离家的踌躇,他用了一个小时;回家的喜悦,他提前三天在朋友圈里“广播”。

  这天晚上桌上的饭菜,全是他爱的口味。过去的一个月,他吃的泡面相当于自己大学四年吃的所有的泡面数量。但现在不变的是,不管汪勇到家早还是晚,基本没有时间陪孩子。

  汪勇的女儿两岁半,平时就像橡皮糖一样黏在爸爸身上,这段时间她其实很希望爸爸回来的,就算不能奢求爸爸陪她玩和亲一下她的脸蛋,她觉得能站在爸爸身边就很满足了。“平时爸爸在电脑上工作,她就要坐在爸爸身上,敲着键盘瞎捣乱。后来慢慢就变成爸爸在工作,她站在爸爸旁边也是好的”。

  当荣誉、掌声、热情、呼喊铺天盖地而来,汪勇说:“我不是什么平民英雄,我更喜欢大家和平常一样,叫我一声‘勇哥’,我们继续往前走。”疫情过后,他最想做的只有三个字,“陪家人”。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所有的善意之后,彼此回归,把最深沉的爱给家人。社会对顺丰小哥汪勇这样了不起的普通人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摩顶放踵,宽宏坚毅”,而他们渴望的,是一切回归正常的生活。汪勇可以和他的女儿,在每个下班后的时刻,一起欢乐戏耍。这是一个普通的武汉青年,用行动给出的生活呼声。

  从一无所有到一呼百应,从一心一意到一往无前,四个词串起汪勇的这段美丽人生。电影《美丽人生》里说,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丽的。

  汪勇说自己最感谢的,就是自己除夕前夜11:00的那一刻,有点冲动,有点理想主义。就是这一刻,让这份从大年初一凌晨开始的温暖,绵延不绝。

  时间往回倒退17年,2003年非典过后,一座“人间天使”铜雕在清华大学拔地而起,上面镌刻碑文:“魔鬼出现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发现天使其实就在身边……在人类遭遇的某些特殊时刻,如果有一个职业人群能够舍生忘死去履行天职,不顾一切去捍卫自己的职业尊严和职业荣誉,他(她)们就是人间天使。人类需要每个人在必要的时候都能成为别人的天使。”

  17年过去,流转的是时光,不变的,是每一个平凡人的担当。

  有人建议拍一部电影,叫《公民汪勇》;有人说,好样的汪勇是不是用“义士”更贴切,侠者,义也,以众生为己护。虽不及护众生,但汪勇现在的心情,就是“我不能停”。

  明天,他还要走多少路?答案也许就像我们不知道2020年的春天以错过的方式到来一样难以预测。但世上很多事情总是有深深浅浅的善意叠在一起。还好,春天真的要来了。

  他说,只愿所有医护人员凯旋,一个不少。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快递杂志
阅读
收藏 收藏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check in
同步到在路上
report
图片
热门活动
品牌车系用途
推荐品牌
精选车系
说说你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
join favo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