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个新十年的开端。这个新十年,将是汽车产业新四化转型变革成果落地的关键时刻,虽然方向明确,但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
尤其是在这个产业变革的关键时刻,全球汽车企业都进入了困惑期和探索期。电动化路线依然摇摆,智能汽车到底如何定义,无人驾驶到底能产生多大价值,人类的出行还将如何改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
疫情之下,练就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无论是车企还是下游经销商,都不得不延迟复工时间,让本就处于下行的汽车市场再次受到较大的波动。师建华认为,与非典时期不同,2000年处于中国汽车消费井喷的时代,汽车产品作为当时的刚需,在非典结束后销量出现较大增长。而从现在来看,本就在下滑状态的汽车市场,受疫情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将大大降低,一至二月汽车产销量都将大打折扣。
对汽车人来讲,借助发达的网络通讯条件,企业仍能够推进经营活动的运行,以应对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师建华表示,困难是暂时的,要放眼到长期和宏观层面,过度惊慌和盲目乐观是不可取的,在顽强抗击疫情的同时,企业应该保持定力,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对未来充满信心。
被“敲醒”的汽车产业
“过去这一年实际上使我们的汽车行业更理性、更冷静了。从原来那种浮躁的状态,一下被敲醒了。”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办公室里,师建华如是说道,“表面上看是销量问题,实际上是发展的一个阶段,早就应该出现一些波动,来让我们更加理性的去看待汽车产业的发展”。
过去一年,因为市场出现多年来的产销首降,市场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加剧。汽车企业经历了从最开始的恐慌失措到从容应对的情绪起伏。
但师建华认为,这才应当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正常轨迹。
“任何一个产业不可能永远上升,这是不正常的,也不是市场规律。市场应该有供有需、有升有降。经历了2019年,也让人们知道,汽车产业并不是永远向上走的,也有往下掉的时候。”师建华说。
这也预示着,一场梦一样的狂欢,该被”敲醒“了。
过去28年里,中国汽车市场存在着上百家车企,借助产业崛起的东风,有的疯狂成长,有的即使滥竽充数,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由于过去强势的刚性需求,使得大家能够在这个市场里活得不错,所以不太专注于深度长远考虑产品的研发,没有塑造百年老店的想法,都是以挣快钱为原则。”
而当市场大环境出现大幅下滑时,严酷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市场需求的大幅度下滑,整个产业都开始冷静下来。狂热的汽车市场的人们也冷静下来,这个行业不是那么好玩的,要面对优胜劣汰,也要面对生死博弈,反而是那些有底蕴、有实力的企业表现的很不错,经得住这种大局,长城、德系三巨头等等”。师建华表示。
所以在师建华看来,无论从研发还是打造硬实力的角度,过去一年的下滑都让市场更加理性与冷静。
这将过滤掉人们常讲的”裸泳“的企业,也将中国市场带进一个新的阶段: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未来应该是按照这样一个节奏发展下去”,师建华表示。
在他看来,2019年的汽车市场已经“趴到了地板上”,2020以及未来几年都将以低速平缓的速度缓慢回调。
此外,对于未来的中国汽车产业,师建华认为中国市场仍然有刚性需求。虽然不会似从前一样飞速增长,但可能过了十年以后,甚至更长时间之后,才会达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平衡点,大概为3500万辆-4000万辆。
关于未来的产业结构,师建华表示:“新能源汽车不应该是主流,还应该是传统汽车,十年后,纯电动汽车可能还是难以超过总量的50%。有一些电动化配置的改进,燃油车仍然是汽车市场的主力。”
过去十年带来了什么?
中国汽车市场在过去十年连续增长,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的一举一动从此都开始具备带动作用,甚至成为全球整个产业的风向标。师建华认为,这是过去十年,中国汽车市场迅速崛起带来的成果。
同样,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对电动化的支持,让中国市场占据了世界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给了中国新能源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锻炼的机会、试错的机会,这是新能源汽车十年发展带给产业链的独有优势。“中国有这样的机会让企业成长,别的国家德国、日本、韩国等电动化转型较慢,没有机会推进例如宁德时代这样的公司的成长”。
车云网、电动邦创始人程李(左)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右)合影
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繁荣还影响了深耕在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甚至带动了全球市场对电动化的重视,国际汽车企业之间,例如丰田、大众、宝马等,都是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才逐渐注意到向电动化转型的重要性。
带动世界其他国家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时,也为中国市场带来压力。
师建华认为,尽管在政策的帮助下,新能源汽车水平有所提升,但仍然不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尽管过去十年政府进行强势补贴,但是企业没有把补贴用到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上,产品品质、性能、安全性、可靠性还没有满足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基本要求。”
就如《共话新十年》访谈第二期中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所言,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创造力与核心竞争力方面依然有欠缺,此外,中国汽车企业存在的形式还比较零散,车企之间需要合并以及资源的整合。
对此,师建华也拥有同样的观点。中国市场存在着近百家车企,但却没有几家具备与国际巨头抗衡的实力。相反,大大小小的车企存在于市场内,良莠不齐,占据着大部分的资源。在师建华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师建华是中国汽车工业成长的见证人,近30年的时间,汽车产业的产值在增长,规模在扩大,企业的集中程度却没提升。
“我们的企业还是那么多,市场化竞争的产业集中度没有提升,使我们的优胜劣汰不能够尽快的去实现,我们形不成强大的企业。100多家企业零散的存在,实际上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这不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我国自主品牌所占市场份额与外资品牌相比并不低。问题也出现在这,虽然市占率略胜一筹,但中国企业不够集中。“人家是一个拳头,几个核心企业都是强者,我们是一堆散在这”这是中国车企的现状。
所以师建华对此感慨:“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形成一些核心竞争力强的超级汽车企业,中国汽车产业未来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与威胁。”
新能源汽车如何发展?
过去几年间,国家通过政策层面的补贴,以降低新能源汽车转入门槛,甚至为了获得补贴,一辆普通燃油车通过改装动力电池就变成了一台纯电动车,成为车企的惯常操作。所以在师建华看来,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门槛并不高,产品发展才是一道难过的“门槛”。
随着补贴的不断退坡,一大波新能源车企被淘汰,在师建华看来,现阶段的补贴政策实际上已经起不到对新能源车企的保护作用,竞争更加激烈,推进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降低门槛起到的是一种市场化的作用,大家在市场互相竞争,能行就做”。
而随着补贴的逐渐退坡,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考验更严峻,他们还需要更多的资源与机会。
2019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这条被看作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大鲶鱼”引起了业内的轰动。从在上海工厂开始建设,到最后国产Model 3的正式交付,特斯拉一路顺风顺水,成为了在华第一家外资独资车企。特斯拉的进入,无疑为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增加了活力,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过去靠补贴挣快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特斯拉的顺风顺水,也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国产新能源汽车本来拥有的资源。所以,在师建华看来,特斯拉的进入为中国市场的确带来了一定好处,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发展了近10年,现在正处于关键阶段。相比一路顺风顺水的特斯拉,中国车企也同样需要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和更公平的对待。
中国企业如何活下去?
不少权威业内人士都不约而同的看到了当前汽车产业存在的机遇与问题。凭借智能网联以及电动化的优势,中国汽车市场占据着世界的主要位置,矛盾的是,创造性与核心竞争力仍是中国企业亟需提高的素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又如何找到机会,活下去?师建华给出了他的看法与观点。
1.利用好中国品牌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凭借着国内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国车企向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速度称得上迅速,相比之下,国际巨头车企显得有些“大象难转身”,从接受程度与国际环境来讲,中国车企都具备先发优势。
2.要有打造百年老店的精神。中国汽车产业虽然迅速崛起,但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企业并不多,哪怕自主品牌的头部力量吉利、长城等,声量大增也仅仅是出现在最近几年。而国际上,称得上巨头的依然是以宝马、奔驰、大众等为代表的欧美日汽车公司。
师建华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发展的希望仍然在主要的国有企业和优秀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有自己真正的战略,这里面有投入、有付出、有舍弃,每个阶段都会盯着自己的创业目标,一定要坚持下去”。师建华如此评价如今吉利、长城等头部民营企业力量,正因为所有的都是“自己的”,这些民营企业才会更努力,更拼命的打造民族品牌。
所以师建华对这些国有车企和民营车企抱有极大的希望,当被问到未来十年,中国是否能有一个类似丰田、大众这样的巨头车企出现时,他肯定的表示:“肯定会的,我眼看着吉利、长城一年一个变化,他们跟得上这个速度”。
此外,对于如何看待新造车公司,师建华的看法较为中立,他看到了新造车公司处境之难,同时对之批判又期待。
“有些新造车公司想搞成互联网也好,风险投资也好,网络经济或者资本运作也好,这样的企业肯定不能存在下去,缺乏对造车的敬畏之心”。
他表示,未来真正存活下来的新造车势力,一定会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汽车制造商。“祝愿这些能够脱颖而出的头部力量能够真正走下去,他们一定会融合成一种带有新理念的现代思维的汽车制造商或者汽车供应商。但是多数肯定是不行的”
从整体的局面来看,随着国内股比政策的放开,车企之间的合并,未来汽车产业格局还存在着无限可能。师建华认为,未来十年,独资车企很可能占据一方势力,此外,中资车企、合资车企、以及包含一两个新造车势力将各自占据市场一角。
师建华对中方车企也充满期待“未来肯定有独资和合资公司,如果我们中方企业能够在合资中与外方占比到50:50,就是好样的”。
每一个车企都不得不承认,过去一年带给他们的收获,比过去的十年还多。车市的下行,给了中国汽车公司重重一击。这并不能完全看作是一件坏事,他们真的被“敲醒”了,有敢于面对谷底的勇气,才会有极度反弹的机会。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机会还在,就如师建华对未来十年的期待:“未来十年,中国汽车产业要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跟宝马、奔驰齐名的企业”。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