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来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是专业学经济的,明白这个概念还真得绕一段时间。
“供给侧改革”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对症良药。传统意义上,研究宏观经济普遍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是“三驾马车”,即投资、出口和消费。而总理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未来如果要继续发展,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是不可持续的。
老百姓越来越多的选择外国产品,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国内一些同类产品的质量无法满足需求。这说明,我们供给端提供的商品出了问题—制造业的生产路线盲目追求产能,而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能力落后。
那么,未来中国经济想要继续保持中高端增长靠什么?国务院总理给出的答案是:推动结构性改革,其核心要素便是“创新驱动”和“消费拉动”,简而言之就是贯彻“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这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供给侧改革”意味着老百姓将会在市场中找享受更多好的产品和便利的服务。首先,我们买优质产品不必再“海淘”了。
更值得高兴的是,房地产、医疗、教育等与广大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领域,以往普遍存在的“供给抑制”现在也有望得到缓解。
如果敢于打破上述行业中的各种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那么高效率供给的增加将有助于满足民众对社会服务的需求。
对物流行业来说:
供应侧改革将促使传统制造业对经营模式进行改革,也将进一步促进物流业的创新。据专家介绍,许多产业的转型升级,都认为物流是瓶颈约束。2013年,中国制造业与流通业的物流费用率为8.4%(制造业9.1%,流通业7.8%),而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5%。中囯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近10年,一直不低于16%,而发达囯家一般控制在8%至10%。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2014年全球供应链绩效指数排在28位。这足以说明,中国物流的供给结构、供给质量、供给效率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现在,物流外包服务的比例在上升,各行业对物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在增长,比如制造业的精益物流、电商物流、城市配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危化品物流、特种运输、医药物流、应急物流等都对物流行业改革提出了要求。随着供给侧改革的贯彻,物流企业有望获得税务,仓储等公共资源,金融融资等方面的进一步支持。“互联网+”的发展,也带动了物流行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了物流行业大数据的应用,将实现全网采购、调度、监控、金融服务等功能。随之也有可能出现一批具有更精细化服务能力的创新型物流企业。
对商用车行业来说:
商用车行业的发展向来是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房地产行业及金融环境的利好,将直接带动物流和建筑行业,也将利于商用车企业的健康发展。商用车企业也将在供给侧改革的趋势中改变产能过剩的现状,并通过管理结构调整,将精力和资金更多地投入到针对细分专业领域的产品研发中,将技术、品质、及服务作为竞争力,来占领商用车行业的金字塔尖。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