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6年新中国第一台卡车一汽解放CA10下线起,中国卡车的历史已经延续了63年,期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发展。从只有5.6升、90匹马力的CA10,发展到13L排量、550匹马力,动力性能指数基本比肩欧洲进口发动机主流机型。
此外,国产卡车的驾驶室可以说进步最为神速,主流厂家已形成了独特的家族脸谱,平地板、宽卧铺、冰箱、气囊悬置、独立空调等都满足新一代运输人的需求,俨然把驾驶室转变为了一个工作生活兼顾的“移动家庭”。
发展至今,卡车最重要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桥,其中发动机、车桥和欧美车厂的差距已经逐步缩小,唯有AMT变速箱是目前横亘在卡车智能化、无人化的最大阻碍。
中国AMT变速箱十年发展史
2008年可以算作各个厂家AMT变速箱的元年。这一年,中国重汽在豪沃A7车型上装配了其自主开发的AMT变速箱,这款AMT变速箱的本体是重汽16档手动变速箱,其电器组件由WABCO提供。
历经10年的技术积累,2017年5月,重汽高端品牌汕德卡交付了首台配备自主AMT变速箱的牵引车,客户使用后反馈效果很好,比手动变速箱还节油。
在重汽的产品中,除了专配自主开发的AMT变速箱外,还可装配ZF最先进的 Traxon AMT 变速箱。
同样在2008年,一汽解放借鉴了美国伊顿变速箱技术,关键部件采用BOSCH部件,也发布了自主AMT变速箱,并在奥威车型上装配。
2017年12月,解放发布J7车型,开始主推ZF 12档AMT变速箱,由此正式开启国内AMT变速箱大批量装配。
作为变速箱供应商的领头羊, 法士特手动变速箱在国内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也同样重视AMT变速箱的研发。
2011年,法士特和WABCO签订产期合作协议,由WABCO为法士特AMT变速箱提供电控气动控制系统,近两年已经能看到福田、陕汽及北奔的重卡装配法士特AMT变速箱。
追溯AMT变速箱欧美起源
欧洲卡车的AMT变速箱推广稍早于美国,2002年,AMT变速箱真正开始走向成熟并大规模装配。
这一年,奔驰推出的第二代Actros开始配置Telligent Gearbox(之后叫Powershift变速箱);沃尔沃重新命名自家的智能变速箱为I-shift。
十多年后,Powershift 完成了4代的更新,I-shift也发展到了F版本。当下AMT变速箱已经成为欧洲卡车的标配,即使是全驱车和大件车,也都取消了手动变速箱。
如今,欧洲的卡车厂商已经把AMT变速箱又向前推进到了智能网联时代,卡车都装上了SIM卡,可以从云端下载前方的路线及地形图,后台计算器根据车辆的载重优化出最省油的行驶模式。
驾驶员无需踩油门,只要通过方向盘按钮设定好需要的巡航车速即可,剩下的路程云平台会帮忙完成。
美国的第一款AMT变速箱是由德国ZF和美国罗克韦尔(后改名为美驰)生产的,这款名为Freedom line的变速箱已经取消了离合器踏板。随后在竞争中,对手伊顿顺势推出新款Ultra-shift AMT变速箱,拉开了卡车AMT变速箱的帷幕。
福莱纳卡车是美国的第一大卡车制造商,借助戴姆勒-奔驰的实力,开发了能够适配其底特律发动机的DT12 AMT变速箱,并于2014年宣布重型卡车标配AMT变速箱。
沃尔沃则是直接把I-shift推广到北美,装配到了北美版沃尔沃卡车上,直到7年后的2013年,沃尔沃和马克卡车在美国中部卡车展上才宣布在北美车型标配AMT变速箱,但依然保留手动变速箱作为选配。
影响卡车发动机市场格局
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是卡车最重要的三大件,也是客户在购买卡车产品时主要考查的对象。在手动变速箱时代,发动机和变速箱是各自独立的,厂家的任务多是放在结构匹配上。
因此,在早些时候,不同的发动机和不同的变速箱任由客户选择组合,同时帮助中小品牌完成产品及价格上的差异化,为厂商带来利润。
到了AMT变速箱时代,这种情况就要发生变革了。
因为发动机和变速箱不再是彼此只有简单的结构连接,AMT变速箱有了ECU,ECU需要时刻和发动机保持通信,后续还有大量的软件数据标定工作,这才可以赋予一台卡车灵魂。
当下国内主流商用车企,基本都完成了动力总成的建设和搭配,进入AMT变速箱时代。
动力总成的品类多样性会被软件多样性替代,卡车动力总成的发展趋势也会逐渐摆脱往日繁杂的机型和变速箱类型,转而优化2到3款可靠性最好的产品即可。
因此,硬件软件化、软件智能化才是智能卡车的方向。通过加载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化软件,给客户提供简单、节油、可靠的产品。
在国内,电商的发展,需要物流更高效;新一代运输人需要更好开的卡车;油价不断上涨,需要更节油的卡车;这些都是大力发展AMT变速箱的天热动力。
欧美国家大致经历了10年的打磨,才开启AMT变速箱的规模应用。中国推广AMT变速箱也有10年的光景,国产变速箱的可靠性已经充分得到市场的验证,接下来AMT变速箱应该要规模登场了。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