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2018年中国物流发展与形势分析大会上,中国物流领域的权威代表们纷纷发言,金句满满,政府代表和业界的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物流和供应链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和解读。而其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就是如何以供应链为推手推动制造业进行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发言中,把供应链与制造业的融合做了精准的表述,他提到在国家经济工作层面,着力的方向之一就是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两个抓手,一是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二是促进制造业的新技术、新组织模式和核心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发展。这两个抓手中间的核心,就是供应链。产业之间的融合,必须通过供应链去实现。所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一定是以供应链为支撑,才能够实现。
他还提到物流发展趋势当中的三个创新,第一个“新”是物流方式的创新,这就是供应链,不能为了做供应链而做供应链。供应链是社会经济发展到高质量增长阶段中,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第二个“新”是物流的功能、模式在不断创新和深入。过去讲物流,主要是围绕着如何提升一个或者单个企业的效益进行,而现在,物流的功能不仅要着重于企业的效益,更加着重的是企业和企业之间,产业和产业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的协同,通过协同形成整个产业链和区域之间的经济运行的效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物流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企业的边界,已经超越了产业的边界,甚至超越了区域的边界,互联互通,形成彼此协同的发展效应。第三个“新”是现代物流的组织模式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密切地融合。从场景上来看,这两年在物流领域出现“四无”现象: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无人岗。这都是因为先进的技术和我们的现代物流业融合的结果。先进的技术有学者用ABCDE进行归纳(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技术、5G移动技术),这些都是技术方面的创新。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在发言中更加强调了供应链置于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没有制造业,中国14亿人的现代消费就无从谈起。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是高质量的制造业和国内消费,在中央刚结束的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指出未来两个轮子的核心是要把高质量的制造业和国内消费市场相融合,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当然其中并不排斥开放,优势的出口和消费的进口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常态。作为物流供应链的从业者,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把这些常态转化成国际供应链的控制性指标,来指导我们的供应链体系发展,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来把握物流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在行业权威专家对供应链趋势的研判下,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为B2B工业制造业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竞争优势的准时达,正是在这样趋势下的最佳实践企业。准时达根据多年来在制造领域所积累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以及对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前瞻预判,所形成的商业发展模式完全符合物流发展趋势,与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把供应链作为推动制造业发展重要抓手的方向相一致。
“供应链是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已经成为共识。准时达作为B2B工业制造业领域提供端到端智能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的佼佼者,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不仅着眼于企业的效益,更看重上下游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同,通过供应链的协同形成整个产业链与区域之间的价值最大化,这与整个物流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现如今物流的发展已经开始超越企业的边界,向不同产业、区域过渡,非常需要有准时达这样的企业来发挥供应链的协同作用,实现互联互通,彼此协同。
社会的发展对物流的要求不仅仅是更加高效,更加可靠,更加安全,还要更加敏捷,更加柔性,更加可定制化,更有价值创造的能力,这考验的是物流企业是否能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与自身的模式相融合。准时达以科技型供应链企业的定位努力沉淀自身的科技实力,在打造供应链实时协同平台、智慧化供应链等方面做了很多突破性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借鉴的实践成果。准时达所打造的供应链实时协同平台,正是在制造业当中灵活柔性的、开放的、能满足我国物流供应链多样化现状和发展要求的可定制化的科技信息系统平台,这是推动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企业层面的最佳实践和场景应用。
本次峰会是2018年末,物流业界的一次盛会,是对物流供应链行业未来发展的机遇、趋势和方向的指导性会议。来自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巡视员,商务部流通发展司领导,国家统计局服务业司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个城市的物流行业协会统计部门代表,中国物流企业50强代表余1000人出席了本次峰会。
本次峰会上还进行了“2018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授牌仪式,准时达位列其中。获得2018中国物流企业五十强的殊荣,是中物联等权威机构对准时达在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和服务方面取得业绩的高度认可。准时达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供应链的创新能力,为推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充分发挥供应链协同的价值创造作用。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