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人记忆中的徐工,应该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起重机行业的绝对龙头。却很少有人注意到,2017年徐工重卡以黑马之势跻身国内重卡行业前十,全年累计销售各类重卡12888辆。其中,牵引车销售7500辆,稳居前十并在第四季度进入行业前八;自卸车、搅拌车分别以1800辆、1200辆行业排名第七。
尤其2018年,无论是在重卡行业喜迎“开门红”的1月,还是市场同比、环比双双下跌的2月,徐工重卡皆以稳中有增之势稳固着销量前十的行业地位。
旋律一:平台化
让“徐州造”的汽车奔跑在四通八达的路上,是几代徐州人的梦想。2015年3月,徐工重卡高端产品漢風重卡在徐州新生产基地正式下线,填补了徐州在汽车产业的空白,开启了徐工的“圆梦之旅”。
徐工重卡高端产品漢風重卡在徐州新生产基地下线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表示:“徐工是一个接受挑战、不断攀升的企业,越是行业低迷越要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创新,漢風重卡的推出将为徐工带来新的竞争力、发展力。”
徐工集团总经理助理、徐工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党委书记罗东海
2016年4月25日,徐工重卡携漢風家族三大新品(漢風G9系列/G7系列/G5系列)首次亮相北京车展。那一年,徐工集团总经理助理、徐工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党委书记罗东海在接受《运输人》小编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投身重卡制造行业,要有定力和耐心。在中国重卡市场上真正做到有名有位,首先要保证技术实力,其次要实现规模化效应。”
同年,徐工重卡便推出了漢風、祺龙、瑞龙、非公路四大系列、六个产品平台,形成了从中卡到重卡、从窄体到宽体、从左舵到右舵、从公路型到工程型、高中低并举的产品群。
经过三年,徐工重卡以高速度全面推进“专业化+平台化”运营模式。一方面精细化业务平台,将内部组织架构细分为漢風销售部、自卸车销售部、搅拌车销售部、随车吊销售部、工程车辆公司及新能源车辆公司,以提高各销售平台的专业性。
另一方面持续提升产能,在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搅拌车、随车吊五大产品体系上全部实现了漢風平台覆盖,各类版本基本齐全。
旋律二:智能化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认为,智能制造、大数据等热捧的概念,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当重视,要有这方面得战略安排。
“漢風重卡”的生产车间,就是按照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一流现代化重卡工厂定位和建设,全面采用了智能化技术。位于徐州的徐工重卡全新生产基地,占地1382.26亩、建设总投资25亿元、年产6万辆重型卡车、4万台工程机械驾驶室。2017年,在两化融合项目顺利推进下,ERP系统、PDM系统顺利上线并平稳运行,助力实现汽车制造智能化、数字化管理。
此外,徐工重卡启动了“智慧徐汽”建设项目,着力构建PDM、DMS、MES、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综合性信息化集成平台,实现整车展示、产品档案查询、在线服务、备件销售一体化服务,成功获取江苏省专项支持资金,车身涂装车间被评为2017年第一批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
旋律三:新能源
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号召,徐工将新能源汽车项目列入2016年、2017年重大项目,徐工汽车事业部细化并制定具体发展战略及规划。
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29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名录中,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申报的纯电动厢式运输车(NXG5080XXYXBEV)和纯电动载货汽车底盘(NXG1080BEVXAX)荣列榜单。
徐工重卡成功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徐州市首家也是唯一的入围企业,并陆续推出一体化纯电动厢式运输车、载货车等产品,欲在2020年前完成轻、中、重全系列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0月,徐工重卡漢風便低调拿下九江物流的300台漢風LNG牵引车订单并交付,创下了当前国内天然气重卡领域的“行业第一单”。
另外,徐工首款21桶纯电动密闭式桶装垃圾车也于近日成功下线,为其新能源系列产品家族再添新战将。
徐工重卡的”汽车梦“到“中国梦”
罗东海强调,未来三年,是徐工重卡的第二个十年,也是“十三五”冲刺的三年,徐工重卡将坚定不移地在2020年实现销售3万辆,营收达百亿元的目标。
2018年,是漢風重卡下线的第三年战。之后,徐工重卡将推出漢風2.0,在外形、安全、实时性、智能化、节油性能、精细度、车联网技术、NVH性能提升、自动驾驶、车型差异化方面做出显著升级。
徐工重卡作为有着红色基因的汽车制造企业,从徐州人民的“汽车梦”到产业报国的“中国梦”,始终秉持初心,用长线眼光部署未来发展的大格局。相信随着物流运输行业的升级,徐工重卡会开创出更多的“奇迹”。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