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飘不起纸片,孤树顶不起狂风”。在大柴的历史上,也有一支队伍似骇浪似山峦为这里倾注了所有的力量。
今日的道依茨一汽大柴经历了沧桑依旧未改“英雄本色”。日前,运输人小编借着这“十年之日”走进道依茨一汽大柴工厂,除了领略到它厚重的历史、国际领先的技术,还有一份“难得的”精神——大柴工匠的传承精神。大柴为何有如此“令人倾情”的魅力?
有人感叹说:“我总觉得,我们生产的柴油机能够安装在民族品牌——解放卡车上,有一种自豪感。”或许,这也正是在大柴成长起来的能工巧匠们坚守大柴、传承大柴的“使命感”。
坚守岗位第一线 变成“更好的自己”
为了打造高技能人才团队,道依茨一汽大柴持续提供主题研修、专家培训、技术交流、学校深造、国外考察等良好的知识学习平台,使人才素质得到持续提升。
年轻工程师代表 李明
年轻工程师代表李明博士对此深有感受,据了解,李明自博士毕业来到道依茨一汽大柴从事柴油机模拟仿真工作已有7年,他说:“道依茨一汽大柴给我们这些年轻的工程师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让我们在工作的同时继续学习、成长,能够为企业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同时和企业一同进步。”
不仅如此,道依茨一汽大柴还通过“师带徒”模式,使新员工一入职就具备一定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理念;建立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构建人才选拔、培养、任用、考核、激励的科学机制;建立培训体系和团队,将员工的职业素质、工匠精神培育系统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另外,还开展以赛促学系列活动。
技术代表 马成忠
技术代表马成忠在培训学员理解技能方面有“妙招”,他说:“从发动机装配来说,培训学员要从理论知识培训及实际动手能力两方面着手,除了通过面对面技能训练外,平日里还可以借助微信群来实时分享技巧及心得体会,以此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大工匠”的滴滴热血,皆为传承
大柴工匠技师鹿新弟在介绍劳模工作室的日常工作时说:“发动机在试验的过程中有100多分贝,我们要长时间守在工作岗位提取数据,在上千次的试验中整理出上万组数据……”
工匠技师 鹿新弟
据了解,鹿新弟与大柴并肩作战已有30年光阴,走过辉煌走过没落。在后来的采访中,鹿新弟这样向运输人小编说:“无论怎样,我都选择义无反顾地爱它。”
在道依茨一汽大柴的技能训练场上,运输人小编再一次感受到“正能量”的味道。据悉,道依茨一汽大柴为打造高技能人才团队创造了包括投放设备、学校深造、技术交流等多方面的条件。而这些学到了先进技术的“能工巧匠们”也毫无保留地将知识分享给更多的“大柴人”。工匠技师于开春表示,“我们除了消化掉所学的技术知识,还要分享传递给更多的技师、学员,提高团队的制造能力。”
工匠技师 于开春
十年间,道依茨一汽大柴先后组建或参与建立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集团专家培训室、人社部大师工作站、青年创新工作坊、技能训练场等多个工作室,培养出包括鹿新弟、于开春、叶长美、韩晓伟、马成忠等“工匠人物”、“高技能人才”754名,高技能人员比例高达61.4%。这些“能工巧匠”拥有24项国家专利,共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311项,其中115和项目荣获国家、省、市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
2017年,是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与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已并肩同行的十年。这十年,下一个十年......都倾注了“大柴工匠”的青春与心血,代代传承。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