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源头的精益求精
发动机从图纸到实物,生产前的全过程几乎都是在玉柴的核心研发机构——玉柴工程研究院。就像人类怀胎十月一样,一台发动机也需要充分的设计、试验,待性能全部达标之后才能正式投入生产。
玉柴工程研究院,是行业唯一的国家内燃机工程实验室,目前有南宁、玉林两个研发基地。玉柴海外研发机构遍布全球,在欧洲、美洲都设有联合实验室,来保证每一款发动机的源头都是合乎标准,这也是打造卓越发动机的根本保证。
玉柴工程研究院发动机噪音控制实验室
研发工作由于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一直都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其实,研发的流程一般包括任务书下达——概念设计——详细设计——样机开发——试产——量产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经过充分的验证和开发,从燃烧到排放,从台架实验到高寒、高原、高温标定等环节,在投产前,玉柴每一款发动机都经历严格的试验开发。
玉柴主推重卡动力YC6MK产品质量的快速提升,是玉柴机器质量提升50%的具体表现。这款10升黄金排量的重型发动机在2011年刚刚推向市场就受到普遍的青睐。据悉,这款机型在投放市场前,公司对其进行了超过300项的改进。除此之外,还有YC6T、YC6C等大功率船电新产品可靠性提高速度较快。2011年玉柴凭借这几款产品,一跃登上了全国陆用发电机组配套率第二位。
2、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质量控制
对于玉柴这样一个独立的发动机制造商,唯有技术领先、品质卓越,企业才能长盛不衰。而要保证质量,需要质量管理手段的整体提升及质量意识的提升。
玉柴的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符合标准、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对手几个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玉柴质量管理从符合标准做起,开始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立起“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种现代企业意识。从那时候起,玉柴实现质量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在业内迅速崛起。
零部件质量检验工序
质量意识的春风吹过,玉柴犹如一棵倔强的树,拔节生长。经过几年的奋斗,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玉柴在行业里崭露头角。
1992~1995年,玉柴的质量管理思路是满足用户需求,开始导入ISO质量标准体系。1994年,玉柴启动了“可靠性三级跳”工程:3万公里无故障——10万公里无故障——30万公里无故障,全面提升产品可靠性与适用性。
YC6G(原型号为YC6112)是“可靠性三级跳”中改进最成功的机型之一,在现今的客车市场上被司机们称为“玉柴王”。玉柴在6112质量专项提升计划期间,组织解决了YC6G柴油机国产化存在的拉缸、烧瓦等主要质量问题,并将它成功推向客车市场,使玉柴机器在原本占有率几乎为零的客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直至今日,在这一领域,玉柴机器已拥有了约70%的市场份额。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发动机厂家能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占到如此高的市场份额。而这背后支撑的,是玉柴客车配套动力产品的卓越品质。
在完成“可靠性三级跳”工程后,玉柴又启动了“三赶超”工程、质量提升“五个一”工程及质量预防预警体系建设等,在质量管理发展历程上可以称之为“超越对手”阶段。通过玉柴人的努力,玉柴在技术、制造、服务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玉柴发动机质量实现了大幅提升,玉柴品牌在市场的地位最终确立。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玉柴将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很多发动机厂商甚至被淘汰出局。
2010年玉柴又启动了“三年质量提升100%”计划,2012年,计划顺利实现。
同年,在获得全国质量奖7年之后,玉柴荣获了首次由政府主导颁发的质量荣誉——自治区主席质量奖。
2013年12月16日,我国质量领域最高政府性荣誉——首届中国质量奖获奖名单在京正式公布。玉柴基于“零缺陷、零容忍”的全员精益管理模式受到了评选表彰委员会的肯定,荣膺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43家组织及3名个人。
3、面向互联网+的质量管理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下,玉柴已逐渐开始积极探索“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模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下,玉柴IT创新正成长为玉柴不可复制的基因,在促进公司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然互联网+对玉柴质量管理提升也有重大助推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精准化服务能帮助企业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收集产品并分析产品使用过程中相关数据,进而帮助企业加强产品服务质量。
智能制造是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玉柴客服管家APP就是一个精准化服务的案例。玉柴产品的终端用户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上的“微信”对玉柴服务网络网点进行查询和导航。同时也可以在微信上完成车辆报修及保养的预约,简单问题甚至可通过微信与专家客服进行实时沟通解决。
未来,玉柴还将从模块化设计及仿真测试、数字化工厂建设、打造协同供应链、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等方面,全面应用互联网+技术,为公众提供更加卓越的产品。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