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末端者,得天下。快递业末端配送,逐渐成为行业新的角力点。而基于解决社区、商圈、办公楼末端配送的方案——智能快递柜成为了创业热点。
近日,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5大股东顺丰、申通、韵达、中通、普洛斯增资5亿元,用于智能快递柜网络的建设。这也意味着,丰巢注册资本将由原来的5亿元翻倍至10亿元。
此前,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智能快递柜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智能快递柜的需求主要以一线城市为主,未来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渗透,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能快递柜产量将超过5万组。
不过,由于我国智能快递柜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各快递柜公司之间互立壁垒,用户数据分散,难以形成真正的规模效应。业内人士认为,丰巢融资后,或加速资源集聚。
“微仓”模式一年布局70个城市
早在2015年,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5家物流公司宣布将共同投资5亿元成立丰巢科技,研发“丰巢”智能快递柜。其中,顺丰持股35%,申通、中通、韵达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丰巢法人为顺丰总裁王卫。据悉,此次增资仍按原先比例,持股结构保持不变。
根据丰巢官方数据,在一年时间,丰巢完成了超过70所大城市、逾2万台柜机的布局,合作国内知名的物业集团超过20家,日均承接近百万票快件的派送,同时服务于20万名快递员、1000万消费者。据丰巢方面透露,计划到2016年底,丰巢将在80个大中城市完成3.5万台柜机的布局,服务超4500万户家庭。
快递业务量持续以年50%速度增长离不开电商企业的高速增长,高速增长背后隐藏着巨大物流末端人力成本压力。智能快递箱则是电商和物流市场衍生产物,其最直接的触动点则是解决物流终端难题。
智能快递柜将快件暂时保存在投递箱内,并将投递信息通过短信等方式发送用户,为用户提供24小时自助取件服务。这种服务一定程度上被业界认为是解决快件“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方案。
对于此次增资,丰巢方面表示主要因为短期建立的多元化服务能力以及被验证的商业模式,使得股东方信心倍增。
业内人士认为,短短一年时间丰巢发展如此迅速,得益于业务模式上的创新。2015年“双11”期间丰巢联手顺丰首创“微仓”模式。“微仓”的应用是基于大数据的算法和匹配,将消费者个人信息与丰巢点柜信息匹配,提前布控商品,后台即推送丰巢取件密码至消费者手机端。
据悉,目前丰巢业已标准化整套服务系统,为有微仓服务需求的企业提供支持。除快递末端服务平台之外,丰巢的商业模式还将更加多样。丰巢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在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形成寄件佣金、软硬件服务以及快递柜显示广告的营收模式。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申正远接受采访时表示,五大巨头联合丰巢探索智能快递柜,是希望通过末端配送切入市场更大的社区商业中,成为未来社区商业的关键流量入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快递行业未来通过提供高附加值业务,获得更大的效益的野心。”
智能快递柜市场刚起步群雄逐鹿
国内智能快递柜的发展缘起于2012下半年,目前国内智能快递柜项目已经有百十来家,快递巨头、电商巨头以及独立的第三方快递柜企业阵营划分明显。
以邮政、丰巢以及菜鸟网络等为代表的快递公司先后布局智能快递柜市场。早在2014年11月,中国邮政在广州推出“小蜜蜂邮包包”服务,同城4元,定位O2O物流,主要在商圈和学校超市设置“BEEBOX(蜜蜂箱)”。不过目前来看,有顺丰领衔的五大物流公司加持,丰巢优势明显。
而以自建物流为核心的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几年前就开始在一线城市布局自提柜网络。数据显示,京东在2014年底实现了2045个配送站1045个自提点的建设。最近一年时间,渠道下沉是京东重要的战略,“京东到家”的O2O平台、“京东管家”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都是两个重要的服务载体。另外还有一类智能快递柜则是第三方快递柜运营管理公司,比如近邻宝、速递易等。
根据国家邮政局于2015年6月发布的《中国智能快递柜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从开始使用智能快递柜派件到2015年4月底,我国业务量前50位的城市共安装智能快递柜31156组,累计派送快件超过1.13亿件。
而与之相比,国家邮政局于2015年4月发布的另一项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39.6亿件。也就是说,智能快递柜启用两三年以来,累计派件数量不及一年快递总量的0.8%。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智能快递柜目前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还未形成规模效应。
而在国外,24小时自助快递站已经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日本每栋楼宇都有一个标准的配置用来收发快递,德国、俄罗斯、法国等其他国家都在使用。
申正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长远来看,智能快递柜市场前景明朗,末端配送市场隐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智能快递柜领域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由于智能柜提高了末端配送效率等,所以也需要更高的购置成本、运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
行业快递企业借智能快递柜占领数据入口
目前,国内快递业正面临新的生存瓶颈。而在互联网经济下,真实动态的消费数据成为竞争核心,智能快递柜则是连接消费者数据的一个很好载体。
在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看来,此次五家快递企业这次联合建立“智能柜”,表面竞争完善服务网络,背后更强大的意图是掌握消费者的真实动态数据。
杨达卿告诉小编,随着京东、苏宁等自营电商越来越强地掌控上游货主数据,并掌握终端消费数据,快递企业很可能沦为替人跑腿的工具性企业,增值空间进一步萎缩。因此,快递企业极力占据数据入口,并掌握动态真实消费数据,这也是近两年的快递发展新趋势。
“末端配送领域竞争激烈,但目前行业整体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未摸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在申正远看来,除了物流企业抢占布局之外,电商以及互联网巨头也进入终端配送领域,可预见末端配送领域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尽管智能快递柜是一个新兴产业,但由于其发展迅速,且与快递物流公司以及电商企业联系紧密,其行业并购已经开始。
早在2015年7月,丰巢试图拟增资认购第三方快递智能柜——三泰控股旗下的速递易30%-40%的股权。不过两个月之后,最终因整体估值、入股比例、业务合作、回购权等核心条款未能达成一致,双方终止了合作。
而在2016年5月18日,菜鸟网络宣布联合12家快递公司和包括丰巢、速递易在内的8家自提柜企业,建成全国最大的快递自提柜服务平台。根据公开数据推算,目前丰巢快递柜占据了菜鸟平台上约40%的柜机网点。
申正远分析认为,去年丰巢与速递易收购终止,不排除获得增资后的丰巢再次启动收购。而风巢背后股东顺丰布局社区智能快递柜的最根本目的主要是想进一步渗透社区O2O服务,因此也将会在下游服务上有所发展。
互立壁垒,难成规模效应
目前,智能快递柜普遍存在四大痛点:一是服务承载能力固定,遇“双11”等消费高峰易爆仓;二是快递柜进社区存在入驻困难,被多头争利;三是作为基础设施投建,盈利能力普遍不足;四是快递柜多数只能满足标准化小件,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网购需求。
此外,智能快递柜还没有看到较好的多样化商业落地。智能快递柜不应该像目前这样是一种独立的末端模式,而应该作为一种高效的智能工具植入,同时解决消费者与代收点时空不匹配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智能快递柜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各公司之间互立壁垒,用户数据分散,难以形成真正的规模效应。没有全国性的网络资源,对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都不利。
丰巢融资后,或通过并购加速资源集聚。目前国内快递柜企业普遍生存艰难,年内或有一些收购整合加速资源集聚。其中,服务和货源较为稳定的校园智能柜和成熟商业区智能柜企业,将是被收购的重点。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