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中通在世界海拔最低的洲际酒店,邀请劲霸、网易严选、波司登等一众品牌客户,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且极具意义的“客户开放日活动”。
活动现场,董事长赖梅松和他的伙伴们围绕《直链•开放•共生》主题,坦诚分享了中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设想和展望,并对中通核心业务场景和产品能力等方面,展开了颇为细致的解析。与此同时,现场的一众客户嘉宾,也分享了各自对于综合物流服务的业务需求。
这不是中通第一次主动“让客户走进来”,早在去年10月,上百名企业客户就曾走进中通总部。今年8月份,在快递重镇义乌,近150位网点客户代表和50名网点代表也近距离的了解中通。
如果说客户是上帝,那么客户的视角,就是上帝视角。再一次站在了“上帝视角”之下的中通,这一次有何特殊用意?又亮相了哪些“家底”?
生态融合,联合进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在中通的“生态圈”里,中通快递更像是一个火车头,同时牵引着其他专列,每个专列对应不同的业务版块。
作为火车头的快递业务在今年的表现可圈可点可赞:
首先是业务量,从Q2财报各项数据来看,二季度完成业务量46亿件,同比增长47.9%,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21.5%,成为中国快递行业中首个市场份额突破20%的公司,领先优势已经确立;其次是资本市场的表现,目前,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开启二次上市。
在主业的强力牵引下,中通各大生态圈板块也开始接连发力,全速前进。从此次“高调亮相”的“星联+冷链”业务版块可以明显看出,以快递主业为核心,中通的生态圈效应正在显现:
星联+冷链,“双剑”合璧
在大多数圈内人的印象中,相较于中通快运、国际、云仓等广为人知的中通业务板块,中通冷链和星联航空这两个“后生”的面孔还略显陌生。不过在这次的活动中,这两大在中通内部被寄予厚望的业务板块率先登场。如此待遇,足见中通总部对该产品的重视。
活动现场,中通冷链执行总裁孟峰作了题为“冷先全国,链动世界”的演讲,对中通星联航空时效件、冷链产品需求定位和能力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先来看这两大产品目前的基本情况——
星联航空
星联航空的“定位”是:中通集团旗下高端时效产品服务品牌,为用户提供同城即配、全国“8h、12h、24h、48h”,全球48-72小时稳定、高效的门到门特快专递服务。
据介绍,星联涵盖36家星联子公司,100多家航空代理链接16家航司、80多个机场,可控航线8000余条,日均使用航线1300余条。全货运机运能30T /日,航空腹仓可控运力1500T/日。航空24小时可覆盖城市220个,48小时可覆盖地县级城市1500余个。
目前星联处于2.0阶段,即构建星联门到门SAAS系统,与快递、快运、云仓、冷链网络全面兼容,利用航空腹舱资源提供全国“8、12、24、48”门到门特快及同城5KM生活圈即送服务产品。
中通冷链
进军冷链,除了顺丰、京东等管控和执行力强的直营快递,包括申通、圆通、韵达、百世等在内的加盟制巨头在近两年也纷纷涉足和发力。中通亦不例外。
事实上,中通快递在过去两年,借力各地机场的腹仓资源与陆运直发优势,已经推出了较为成熟的生鲜产品——优鲜送。尤其是今年,中通在冷链上的布局明显加快。
目前,中通冷链拥有智能化运能,以高标自营仓+产销地共建仓模式,搭建全国仓网,五大核心DC智能仓将于2020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17个RDC智能仓计划于2021年投入使用。全国千余台冷链车辆、1300条星联航线、81个自营快递分拨中心共同支撑起冷链核心产销地干线运输网络。中通冷链的网络可覆盖近300个城市,其中当日达及次日达城市超100个,全温层覆盖50个城市。
截止目前,冷链已累计了许多的产地生鲜配送方案,也涌现了出了一批好的案例,比如包括云南鲜花松茸、海南水果、内蒙牛羊肉等,都做出规模和效益。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消费者高附加值产品、食品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有了星联+冷链的统筹和助力,中通接下来势必会加大在该市场领域的拓展,尤其是“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方面,肯定有更多的项目和解决方案出炉。
除此之外,对内向中高端电商客户群体渗透、助力“优鲜达”等生鲜产品的提速和市场拓展,也都是星联+冷链未来要发力的方向。
这些动作和需求叠加在一起,“航空+冷链”双剑合璧也就呼之欲出了,接下来的发力也就指日可待了。
生态协同,握拳出击
中通在业内得到公认的一个特质是稳。“稳”在哪里呢?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体现是对主业的坚守和深耕。
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中通国际是现在上市的五家快递巨头里面起步最晚的,中通快运也直到2016年才正式起网…除此之外,其他几大业务板块——中通云仓、中通金融、星联航空、中通冷链、中快传媒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布局,都是在上市以后的这三年里陆续启动。
这套组合拳确实打的“柔中带刚”,但其背后潜藏的一个“章法”更值得关注——生态协同。如同赖梅松在这次活动中所说,“快递行业的趋势,我认为一定是规模效应,网络效应,未来还有一个协同效应。”
有了这道护城河,中通的外延才得以持续扩大,而且是稳步前行。特别是今年以来,中通各生态圈版块开始密集发力,一系列动作和谋局不断,让人眼花缭乱。
比如“仓播”首秀的背后,是中通云仓与中快传媒、中通商业、中通科技的协同;此次活动中展示的门店调拨和工厂直发的业务合作模式,我们又看到了中通快运以及末端店配的影子。这种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是中通未来核心的商业逻辑所在。
目前,中通生态布局逐步成型,各项业务正齐头并进,如何实现各大版块之间有效协同?
以中通冷链为例,冷链业务的运营包括一地发全国、产销地仓干配、前置仓配送、销地仓配4种模式。一地发全国即星联特快+冷媒包装技术或全程冷链干线运输为全国的电商B2C市场提供一地发全国高性价比服务;产销地仓干配即依据现有市场分销模型,为客户提供产地总仓+销地分销仓的冷链仓干配一体化服务解决方案;前置仓配送即销地冷链前置仓+同城即配服务支撑5公里生活圈生鲜冷冻配送需求;销地仓配是指以销地仓+城市配送服务为模型,为用户提供仓配一体的B2B同城服务。
另一个潜在的优势,是中通快递及其合作伙伴的资源支撑。例如:星联计划与航司共同组建航空货运公司,自建全球航空枢纽货运机场,实现国内市场占比跻身前三的目标。在国际版图中,星联将与中通国际携手,实现稳定的全球48-72h门到门服务,实现全球快递物流服务网络全面成型。
例子不胜枚举。“生态协同”的新野望,是中通正在积极谋划和推进的又一盘大棋。
走出去,引进来
快递公司主动让客户“走进来”,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种与客户保持互动、加深友谊的方式。但从总部层面就如此重视,而且还是掌舵人亲自出马,在快递江湖,中通还是首家。
问题来了:中通为何这么做,而且还如此的不遗余力?
在老鬼看来,中通的诉求之一就是主动升级求变,用新渠道和新产品主动贴近客户。
众所周知,以往大家都是靠增量市场撑起行业的高速发展。时至今日,快递行业已步入存量市场的竞争时代,客户从没得选到选择泛滥,业务量的提升和获取越来越难,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具备更高维度的思维做经营决策,用上帝视角去寻找方向。
老鬼的朋友安德华举了个例子,他认为:
当前快递行业的竞争是二维的,横坐标是价格,纵坐标是服务。各大快递品牌要想在行业立足,只需要把横轴降得更低低,纵轴提得更高。但未来的竞争是三维的,不在只是友商,而是客户的选择。因为货的来源不同,他们的诉求各不相同,除了快递的基本诉求外,有的希望快速清库存,有的希望能提供冷链服务。
具体到这次的“走进中通”活动,有一个细微的变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往年的活动中,中通主要是向客户介绍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和产品。
今年不一样了。
赖梅松在活动现场强调,“我们希望在时效方面,中通能够做到比我们现在优秀的公司更好的体验,我们不求做大,但我们要改变用户对中通品牌的认知。我们希望未来大家再去愿意出高溢价享受高服务的时候,能够想到中通。”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通已经开始由营销驱动向服务驱动转变,或者说向“营销与服务双驱动”转型。
如此良苦用心,背后的逻辑和目的,你get了吗?
赖梅松一直信奉“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信条。
当我们把视角拉到更宽广的空间去看中通的成长,深耕快递主业、进军国际和快运、布局商业和云仓、加码科技投入、试水传媒营销等生态体系拓展以及接受资本合作,都是在该原则下做出的适时选择。
可以肯定的是,中通接下来的打法相较于之前会更加多元,生态圈的协同效应也在会快递的牵引和合作客户的支持下逐渐显现。赖梅松也曾多次明确表示,中通的目标是成为“全球一流综合物流服务商”
雄心至此,“上帝视角”之下,如果中通出拳,你怎么应对?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