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温度零下12度是什么概念?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年待上60多天呢?想想,小编就已经"瑟瑟发抖"了。近日,带着访问江淮汽车高寒试验团队的任务,小编奔赴黑龙江省黑河市。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一看这些耐寒的勇士们如何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开展试验工作的。
12月19日,横跨六省一市2700多公里,乘坐了两个多小时的飞机、十几个小时火车,终于和黑河高寒试验营的勇士们胜利会师。
早上八点,大家伙在开早会。在这里,早汇报、晚总结是惯例,更重要的是每天都要发布实时温度,以便及时调整试验计划。
每次出发前,所有驾乘人员都要对车辆进行全方位检查。
一切准备就绪后,路试性能检测正式开始。乘用车每天需行进400公里,商用车300公里,只有这种长时间、长周期处于极冷环境中的路跑,才能真正检验出车辆性能。白天温度达不到试验的低温标准,所有的验证都将在夜里进行。
试验营的小伙伴们每天两点一线,除了路试就窝在酒店里对接事项、整理试验数据,几乎没有娱乐项目。因环境、气温变化而凌晨试验的情况时有发生。
到达黑河的第二天凌晨5点,室外温度徘徊在零下20度左右。这是进行验证的好时机,试验营的除霜小队早已准备就绪。
接上检测仪器后,除霜小队分别对部分乘用车、商用车进行人工喷雾,除霜试验前的"造霜"工作正式开启。
水雾喷下,即刻在玻璃表层凝成了一层厚厚的霜。
"造霜"完成后,试验员启动车辆,打开除霜按钮,以5分钟一循环为记录单位,用记号笔在玻璃内侧画出除霜的变化情况和反应曲线,并在试验完成后拍成照片,做成记录表留档。
凌晨,室外温度低达零下24度,准备前往低温区开展"车辆采暖"试验的队伍正在行进中。
打开四门,所有人员撤离到保障车内,让试验车内温度逐渐与外部环境温度一致后,再打开暖风,按时间段收集温度上升的关键节点和关键数据。参与试验的老师傅们说,当年刚开始进行采暖试验,没有保障车,试验员只能围着车跑步取暖。
除霜、采暖试验项要求的温度虽然很低,但和低温冷启动试验相比,可算是小巫见大巫了。当环境测录员告知江边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3度左右时,低温冷启动试验才真正拉开序幕。图为车队正在赶往黑龙江边的路上。
所谓低温冷启动试验,即在零下30-35度时间段内,将车辆驶至环境温度最低的测试点(一般为江边),搁置24小时,让车"冻透",继而检验在极冷的低温环境下,整车启动情况。
常态化的颠簸路测试也是整车高寒性能试验的重中之重。
或许在初来乍到者看来,这是一个"北国风光无限好"的极美所在,可在连续十年,每年坚守两个多月以上的高寒试验团队看来,这就是一个追随环境温度变化而随时开展工作的"路试广场"。
随着高寒性能测试、高寒可靠性的验证,这些小伙伴们用默默的坚守换来的是江淮汽车产品力的日益提升,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个赞。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江淮轻型商用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