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的智配中心每天可分拣货物1.5万单以上,相当于5个配送站的运营能力之和。”在7月25日中国邮政快递报社主办的“2018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上,京东物流CEO王振辉透露了大城市末端配送难的破解之道。
在最后一公里领域,王振辉从“无界触达、智能变革、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分享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应如何创新和变革。
无界触达 极速精准
“京东物流已经相继打造了211限时达、次日达、京准达、京尊达、闪电送、极速达、长约达、快递到车等多元化服务产品,形成了一个用户可根据需求任意选择的全场景‘配送全家桶’服务体系。”在演讲刚一开始,王振辉就用“全家桶”惹得听众垂涎欲滴。
所谓“配送全家桶”,其实上就是京东物流在各个场景下使用不同的快递模式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交付时间、不同服务标准、不同的送达方式、不同的附加功能等个性需求,这也是京东物流一直推崇的“无界触达”。
“京东物流在国内首创的‘快递到车’服务已经上线,配送员可以直接把包裹放到汽车后备箱里。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半决赛、决赛期间,我们开通了24小时‘闪电送’服务,让球迷可以在1小时之内收到需要的食品和货品。”王振辉用京东物流的两项服务形象地描述的何为“无界触达”。
王振辉透露,京东物流即将推出城际快送业务,可以实现城际间当天寄当天到。目前在京东物流的“京尊达”服务中,已经有了服务城际的“高铁京尊达”,京沪两地的用户购买“高铁京尊达”配送的商品,即可享受即时出仓、高铁运输、京尊达专车专人配送的一体化服务。
“无界触达”不仅仅在于国内,王振辉表示,京东物流正在致力于搭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实现48小时中国通达全球,48小时各国本地交付。京东已经在印尼、泰国等地完成本地物流网络建设,例如京东印尼85%的订单可以在1天内交付,而现在印尼配送时效平均在5-7天左右。
智能变革 终端升级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的末端网点数量众多,并且传统的配送流程中,货物送达站点后,是由快递小哥手动挑选属于自己区域的货物,劳动速度慢、强度大,给企业都带来了比较大的运营压力,简单地增加配送点也不是长久之计。
京东物流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王振辉给出了“智能变革”的答案,“探索建立集约化、智能化的终端智配中心,通过迷你版智能化的自动分拣系统,实现终端货物的集约化分拣,提升效率。”
王振辉所说的终端智配中心是通过合理的场地规划,应用先进的自动化分拣设备,结合多维度数据采集和预分拣技术,实现将货物自动分拣到配送员的路区。简单点说,就是用大型分拣中心自动化智能分拣系统的MINI版,来实现终端货物的集约化分拣。
以北京亦庄的智能配送中心为例,在投入运营之后货物分拣更加高效准确,每天可分拣货物1万单以上,峰值可达1.5万单,相当于5个配送站的运营能力之和。
据了解,目前京东物流已在北、上、广、深、杭等一线核心城市陆续建成多个智配中心,并在快速推进中。
在无人化终端方面,京东物流建成全球首个无人配送站,在国内电商和物流领域首先实现无人机、无人车的常态化运营。在颇受关注的无人机运输配送方面,王振辉透露,京东物流的无人机末端配送已经在江苏、陕西、青海等六省常态运营,飞行总里程达12万公里。其自主研发的无人大飞机“京鸿”已在陕西总装下线。此外,超载重无人机已经立项,预计能够运载40-60吨重的货物,飞行超过6000公里。
可持续发展 全面创造价值
在今年的“最后一公里峰会上”,绿色快递的概念深入人心,寻找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成为快递物流行业的终极目标。
王振辉介绍,就在不久前,京东物流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行业协会、品牌企业等对“青流计划”进行升级,整个理念和内涵从“绿色”到“可持续”,由主要对“环境”的关注扩展到“环境”、“社会”和“经济”全局内容,相关的生态体系也从物流上下游企业扩展到整个商业体系。
王振辉表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京东坚持各环节的绿色可持续实践,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今年618期间投入使用太阳能智能配送车,未来全部推广使用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万吨。另外,投入使用10万循环快递“青流箱”,正常情况下可以循环使用20次以上;使用可循环包装袋每年可减少100亿个传统包装袋使用。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