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物流行业既不缺人,也不缺车,缺的是什么?小编在调研中发现,信息孤岛是卡住物流业脖子的瓶颈。未来物流行业的竞争力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规模和价格的竞争,而是依靠仓储智能化、平台信息化及供应链持续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智慧化助力物流升级
购置生活用品,米面油太重,人们越来越习惯网购。随着你的下单,一个物流环路开始流转:离你最近的仓库与电商平台同步收到订单,仓储机器人智能匹配货架,将货物从仓储区搬运至配货区,配货员按电脑提示配货打包,货物被分至不同的线路配送到家……这样的场景在浙江杭州百世云仓得以成为现实。通过语音识别、自动化传输及识别码扫描,实施分拣打包,仓库已基本实现半自动化。
江苏物润船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光辉说,长江上近20万条运输船已经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交易线上化、运维数据化、运输场景化及监管可追溯;企业通过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证据流和票据流一体化,构建了线上交易生态体系。
在央企中储股份打造的中储智运公路电子交易平台上,开发货主客户1500余家,运费普降20%左右。华英汽车集团董事长甘胜泉说,随着车联网、船联网及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应用,海量数据云存储为控制风险、质量、安全和成本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说,许多地区,许多行业都在通过供应链模式创新,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形成利润空间,这是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补齐体制机制缺陷
据中物联统计,管理环节的成本仍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2%左右,美国仅为3%。业内表示,政出多门、多式联运标准缺失、执法不公等问题,卡住了物流业的脖子,应尽快补齐制度设计缺陷,发挥智慧化物流降本增效的功能。
当前,我国智慧物流管理体制不健全,业务管理涉及众多行政管理部门。一些港口和物流信息平台负责人反映,由于物流业涉及行政审批和许可,管理部门较多,同一经营事项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存在多头管理、重复审批现象。由于智慧物流管理责任不清晰,致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良莠不齐,互不兼容,效率低下。
智慧物流是建立在物流信息标准化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在编码、数据接口、电子数据交换等相关代码可交换。朱光辉说,水路、公路和铁路的数据分散,难以交换共享,影响了物流行业的电子商务运作。
中储智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敬泉说,我国由于缺乏信息的基础标准,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导致企业间、平台间、组织间很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各自为政、圈地服务”情况较为普遍。
创新管理 加强信息共享
如何破除物流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李敬泉说,“互联网+”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政务的配套跟进,应建立一整套扶持标准,成立智慧物流基金,通过创新管理和资金,改变“政出多门”的扶持方式。
小编在采访中了解到,发展多式联运,宜在线上先行一步。朱光辉说,有些部门还是把信息当作私产,不愿意分享。建议尽快督促相关部门划定公开边界,实施数据共享,满足互联网接入标准,可以发展长江多式联运为试点,为企业降本增效探路。
蔡进建议,各地都在加大力度治理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宜借此机会推进信息化建设,从根本上铲除超限超载的生存土壤。同时,逐步规范无车船承运主体的运行,确保物流平台信息的真实性,真正发挥智慧物流的作用。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