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青年到“方向盘上的新农人”从几亩薄田到百户乡亲的信任链,一辆东风多利卡,载着两代人的生计与乡情,在襄阳的晨曦暮色中,写下朱克平父子朴实而坚韧的创业篇章。
从打工到“方向盘上创业
几年前,朱克平还是外地工厂的一名操作工。父亲一通电话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村里老张头用东风车贩菜,一年挣了十多万。
东风 凯普特星云K6-L 160马力 4.17米单排仓栅式轻卡(EQ5041CCY8CD2AC)
品牌
|
车系
|
配置
|
图片
|
经销商
报价: 18万
询底价
看着自家荒废的几亩承包地,他毅然回乡,用打工攒下的积蓄和父亲凑钱买下一辆东风多利卡。“这车能装、扛造,咱庄稼人就图个实在。”老朱抚摸着车门上的"东风"标识,语气里透着信赖。
如今,这对父子档分工明确--父亲凭借十多年卖菜经验把控市场动向,儿子发挥年轻人头脑灵活的优势,用手机对接农户、计算差价。从农贸市场到田间地头,他们的车轮丈量着方圆百里的“蔬菜地图”。
淡旺季里的生存智慧:多拉快跑的生意经
'夏天本地菜断档,得挨家挨户收;冬天反着来,得抢时间往外地运。”谈起行业门道,小朱展示着手机里的记账本:豆角每斤赚3毛,白菜保本走量,偶尔遇上行情跳水也得咬牙清仓。“去年腊月拉一车萝卜遇上暴雪,多利卡的防滑胎愣是没趴窝:这要是耽误一天,可就得赔本。
正是这辆东风多利卡,用低油耗和数十万公里无大修的可靠性,支撑着他们“薄利多销”的生存法则。车厢里码放的不仅是蔬菜,更是数百户合作农户的口碑--谁家莴笋要赶早市,哪片菜地明天开摘,后视镜下总挂着乡亲们捎带的种子化肥。
车轮碾出的信任链“一庄稼人的“朋友圈经济”
在新野的田间地头,朱家父子的东风车就是一张行走的名片。“老李介绍的客户?那得给挑最新鲜的!”每当车停村口,总有相熟的农户抱着刚摘的黄瓜西红柿往车上塞。靠着“朋友带朋友”的口碑传播,他们的货源网络已覆盖3个乡镇,连初次见面的农户,聊两句就能找到共同熟人。
这种以车为媒的信任,在一年冬天得到进一步验证:当暴雪导致物流中断时,朱克平父子用多利卡打通“绿色通道”,帮乡亲们运出滞销蔬菜20多吨。“那时候每天跑三趟,车斗里码得冒尖,发动机都没喘过大气。”老朱的话语里带着骄傲。
当晨曦染红襄阳的早市招牌,秤杆起落间,朱家父子头天收的豆角、茄子就变成一沓沓现金。“这行当苦,但踏实。”小朱擦着额头的汗笑道。
不远处,那辆沾满泥土的东风多利卡正在静静等待,待到日头西斜,它又将载着新的期待,驶向炊烟升起的村庄。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