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条跨江商贸低空无人机航线在湖北武汉首飞;武汉首趟C919商业航班在天河国际机场降落;武汉联合长沙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鸣笛启程……
在武汉日前举行的主题报告会上,一个个鲜活的交通故事,讲述了江城交通人如何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一组组数据彰显了武汉交通加速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近年来,武汉“铁公水空”协同发展,双循环枢纽格局初显,从“满足出行”到“幸福通达”,综合交通正助力武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托起人民美好生活。
重大交通项目落地开花
今年前三季度,武汉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27亿元,占全市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三分之一,增速1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11亿元,增速13.3%,创历史新高。作为沟通南北、连贯东西的全国交通枢纽,武汉积极构建铁、公、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增强。
武汉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武汉抢抓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等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汉南长江大桥、双柳长江大桥等重要过江通道加快建设,武汉至宜昌、至黄梅等15条高速公路正加快开展前期工作,绕城高速公路中洲至北湖段改扩建工程即将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网加快形成。
交通在对内对外开放中作用重大。武汉积极构建“四向十通道”的中部陆海大通道:向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近洋直航;向西依托中欧班列,巩固直达欧洲的铁路干线;向南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布局连接东盟的铁海联运通道;向北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推动江海铁联运。
在枢纽衔接方面,武汉努力推动客运枢纽零距离换乘,基本实现“5分钟上公交地铁、30分钟上高速公路或铁路、50分钟到机场”,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城市客运量日均超700万人次,同比增长5%,轨道交通单日最高客运量597.5万人次,创历史纪录。
中国重汽 汕德卡SITRAK C9H 610马力 6X4 AMT自动挡牵引车(ZZ4256Y324HF1B)
品牌
|
车系
|
配置
|
图片
|
经销商
询底价
“武汉造”畅达海内外
自2012年10月24日武汉发出第一趟中欧班列以来,12年累计发运4000多列,开辟跨境运输线路56条,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8个城市和地区。武汉产的光电产品、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搭乘班列走向世界。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殿明介绍,武汉已形成至长江中游主要城市2小时至3小时、至全国主要城市群4小时至6小时通达的铁路交通圈。他认为,未来武汉“铁路中心点”的枢纽地位会更加突出。
11月1日,天河机场第三跑道通过行业验收,进入投运倒计时。届时,天河机场将正式步入“三航站楼+三跑道”的国际一流航空枢纽行列,与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并肩而立。
武汉天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左小平介绍,天河机场作为武汉的空中门户,累计开通国内国际航线200余条,基本形成“洲际连通、亚太畅通、国内畅达”的航空运输网。花湖机场打通了内陆开放“空中出海口”,累计开通国内国际货运航线81条,基本形成“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快货物流圈。
今年1月至10月,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2627.4万人次,同比增长22.4%,单日最高客流量10.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借力天河机场密集的航线网络结构、航班频次,以及花湖机场货运网络优势,可实现商品产品“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
武汉两江交汇,水运优势突出,湖北港口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政介绍,经过多年建设,阳逻港跻身世界内河港口第一方阵,连续多年稳居长江中上游第一大港。以阳逻港为起点,累计开辟30多条集装箱航线,60多条多式联运通道,构建了“覆盖省内、通达全国、辐射世界”的航线网络。通过阳逻港,“武汉造”可以到达12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本网注明转载文章中的信息仅供用户参考。凡注明来源“运输人网”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均不得转载、摘编或使用。联系邮件:master@yunshuren.com
评论